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以深圳为例(蕾奥讲座)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以深圳为例(蕾奥讲座)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以深圳为例
牛慧恩 2013年4月
深圳城市发展三十年
深圳是至今世界上发展最快速的城市,在短短 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边陲农村地区到现 代化大都市的巨大变化。
1979年前的深圳渔村面貌
今日深圳
深圳城市发展三十年
2011年底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933平方公里(国土口径)
东莞
惠州
600000 机动车拥有量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小汽车拥有量
其它
6
过境交通
深圳城市发展三十年
深圳快速发展三十年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起步发展阶段 •经济特区建立 •工业迅速增长 •特区总体规划
加速发展阶段 •经济高速发展 •人口空间膨胀 •全市总体规划
惯性发展阶段 •产业集聚发展 •城市趋于饱和 •新版总体规划
……
深圳三次总体规划
时间
人口规模 (万人)
用地规模 (平方公里)
确立城市空间组团结构与功能布局
2001年进一步确定了的全市多级中心体系和11个功能组团的布局结构
《皇岗口岸旅客及客车出入境改造工程》 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
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2005年正式划定了国内第一条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土地面积 为974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
东部:电子装备及化工基地 装备-数控机床、运输设备、电 器机械、新能源、输变电、 创意研发基地 精密机械制造 高新-数字视听、IC制造、生物 医药、精细化工 传统-家具、自行车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2005年工业园区规划整合为9大重点园区、20个培育园区、23个提升园区
工 业
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重点建设地区——坪山新城
• 生态型现代化制造业新城
重点建设地区——西部滨海地区
•
依托国际机场的发展,带动相 关产业集聚,作为国际化城市 的门户地区之一,成为新的增 长极核和重要的城市功能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
物流、会展区
生活居住 航空、海港功 能带 科研教育区
金融商务区
重点建设地区——东部滨海地区
深圳三次总体规划
《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
深圳三次总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深圳三次总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发展从这里起步……
现蛇口
现罗湖
现沙头角
深圳早期城市发展聚点
1、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
向供应链和国际贸易 延伸的现代物流 面向国际市场 的总部经济 与国际接轨的科技 和专业服务
以离岸业务 为突破的创新金融
前海
配套发展 高端商业服务 以互联网为主要 载体的通讯及媒 体服务
产业
前海中心
• 将水融入城市,并用水来赋予鲜明的区域特征。 • 注重采用生态创新技术对水体进行净化和改良, 同时创造出类型 多样的滨水都市环境。
加强以轨道为核心的公交网络建设
• 强化轨道交通建设。远景轨道网总长约596.9公里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 构建功能齐全、安全方便、环境宜人的地下空间体系,有效提高城市空间 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功能。
华强北改造:地下商业街开发
引导城市有序更新
环境改善 城中村
更新对 象 旧城区 产业升级 社会和谐 旧工业区
• 建立符合城市发展目标、适应人口结构特点的住房供应体系
居住用地规划图
1.2020年,居住用地达到220平方公里。 2.新增住房建筑面积1.2~1.5亿平方米,住 房建筑面积总规模达到3.7~4.0亿平方米。 3.新建和回购存量社会住房等方式,增加供 应3000万平方米政策保障性住房。
启动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
户籍人口
暂住人口
4
深圳城市发展三十年
深圳市GDP 2011年超过了1.1万亿元;2012年超过了2000 亿美元
1979-2007年深圳市全市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值情况(亿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引导城市有序更新
大芬村改造
优化绿地布局
• 优化绿地布局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森林公园—城市公 园—社区公园”三级体系,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20.3平方米。
森林公园
城市公园
社区公园
强化海岸线的保护
• 合理利用海岸线资源,强化海滨城市特征
生产岸线
生活岸线 生态岸线
提高住房保障,创建宜居城市
• •
“国际一流水准的生态 型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大鹏半岛是深圳的“生 态基石”,以及整个珠 三角地区“生态支柱” 之一。 “保护为主、在保护中 高水平开发”,实行慎 重的开发策略和规划管 理措施。
•
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深港枢纽
内 地
深圳
香港
亚太及世界
• 国际航运中心和华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空间结构
1986年特区规划 (1986-200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110 (2000年)
430 (2010年) 1100 (2020年)
122(2000年)
480(2010年) 890(2020年)
多中心组团式带形结构
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 组团集合结构 三轴两带多中心
——需要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审批,是中央和上级
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就城市发展达成共识的法定平台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之总体规划
•
(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 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 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四)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五)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 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 储存设施的布局。
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宝安、龙岗区剩余可建设用地分布图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现代物流业
2000年,深圳率先规划了六大物流园区;2006年调整为七大物流园区,并增 加了2个配送物流中心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现代物流业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西部:电子及新材料生产基地 高新-计算机、化合物半导体、 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 生物医药、新材料、医疗 器械 传统-塑料、金属、模具、内衣 装备-船舶制造
能源使用 ——能源清洁高效化 生活消费 ——生活健康低碳化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两大基本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
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
——住建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
制度安排: ——是城市土地与空间开发建设的政府管控手段
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铁路:向区域性铁路枢纽转变
铁路枢纽
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广深港客运专线:全线开通后使得“广州、深圳和香港”融入半小时经济圈,在 深圳境内设站深圳北站、福田站、光明站
厦深铁路深圳段:途径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和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汕尾、
惠州、深圳等两省八市,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杭福深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
工 业
中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基地 高新-计算机、通信设备、机电 一体化产业群、汽车电子 零部件 传统-家电、服装、玩具
电子及新材料 生产基地
电子通讯设备 制造业基地
电子装备及化 工基地
特区内:创意研发基地 高新-电子信息、生物工程、 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 都市型工业-小型印刷、品牌 服装、黄金珠宝、钟表、 工艺礼品
香港 2007年城市建设用地
1990年城市建设用地
1996年城市建设用地
深圳城市发展三十年
201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046.74万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达到1500万人
1979-2007年深圳市人口变化情况(万人)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大型地下铁路车站、 珠三角重要的城际交通枢纽、深圳市重要的轨 道交通换乘中心。
国铁车站: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 城际车站:11号线(穗莞深)、14 号线(深惠)城际车站 地铁车站:1、2、3、4号线车站 交通接驳设施:常规公交、出租车、 社会车辆等场站设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