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疾病的营养治疗

儿科疾病的营养治疗


营养不良
病情迁延影响生长发育
无严重呕吐者 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
补充疾病消耗,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
严重呕吐者 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
酸中毒
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编辑版ppt
10
病毒性肠炎 多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 疑似病例暂停乳类喂养 推荐豆类、淀粉代乳品 发酵奶 去乳糖配方奶粉 减轻腹泻,缩短病程 腹泻停止后 逐渐恢复营养饮食 每日加餐1次 共2周
优质蛋白: 乳类、蛋类、鱼类、鸡 高糖食品: 藕粉、水果等 少食多餐
编辑版ppt
5
发热患儿食谱举例
蛋白质41.8g 脂肪40.6g 糖类175.1g 总能量5024.1kJ(1200.8kcal)
餐别
内容
食物
重 量(g)
7:00


30
肉松
肉松
15
9:00
甜牛奶
牛奶
200糖15Fra bibliotek11:00
挂面
面粉
儿科疾病的营养治疗
编辑版ppt
1
发热 腹泻 营养不良 苯丙酮尿症 小儿锌缺乏
编辑版ppt
2
发热
发热
一、营养因素
代谢
体重
氮质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增加13% 正常成人 基础能量的需要量为100%
败血症增加到的140% 脂肪是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80%~85%来自脂肪 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释放丙氨酸,呈负氮平衡
采用豆浆或去乳糖配方奶粉 双糖不耐受患儿 由于原性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 食用含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饮食可使腹泻加重 其中以乳糖不耐受最多见
编辑版ppt
13
营养不良
一、营养因素
营养不良早期改变
血白蛋白减少
非必需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比例发生改变
必需氨基酸减少
两者由正常 < 2
转为 > 3
消化道形态改变
编辑版ppt
18
存在的问题 无食欲而拒食,食后呕吐、腹泻等 应给予极大的耐心喂养 初时 米汤、稀米糊 提供碳水化合物 脱脂奶供给脂肪、蛋白质 蛋白奶、鱼蛋白、豆浆供给蛋白质 酌时 脱脂奶过渡到全脂奶
过渡到食用蛋黄、肉末及鱼等 病情稳定 餐间 水果 增加能量
编辑版ppt
19
蛋白质 宜逐步增加2~4g/kg/d 对奶品中氮的吸收良好,植物蛋白吸收差 脂肪的耐受力较低,稀到浓,少到多
轻度:补充口服补液盐 纠正脱水,维护肾功能 短期禁食 + 静脉输液 时间6-8小时
(3)肠道内营养 5%米汤 部分母奶及米汤 脱脂奶 脂肪含量0.5%-1.5% 胡萝卜汤 富含电解质和果胶 利于大便形成
编辑版ppt
9
腹泻:进食和吸收减少
肠粘膜损伤的恢复
代谢旺盛使营养需要量
限制饮食过严 禁食过久
脂肪吸收不良
浮肿型营养不良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肪泻
系肠腔内脂肪乳粒形成障碍
编辑版ppt
15
营养不良对脑发育的影响 关键时刻 大脑发育胎龄18周—2周岁
怀孕后期3个月—6个月 脑细胞 氨基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很活跃
出生后 脑细胞数不增加,仅体积增大 胎儿 出生6个月婴儿 营养素供应不足
蛋白质营养不良,脑细胞分裂增殖 脑细胞数永久性减少 影响脑细胞体积增大和髓鞘形成 影响今后的智力发育
胃粘膜萎缩 胃酸减少 十二指肠及空肠粘膜变薄
绒毛缩短 吸收障碍
容易发生腹泻,可加重营养不良
编辑版ppt
14
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
肠粘膜萎缩
严重营养不良 小肠吸收不良症
糖类吸收减少等
乳糖酶缺乏最多见 蔗糖及葡萄糖吸收不良现象
蛋白质吸收
含氮物质的吸收基本正常(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病人)
氨基酸吸收有轻度障碍
编辑版ppt
7
2.慢性腹泻 (1)营养不良
长期摄入减少 营养物质供应减少 肠道丢失增加 (2)营养不良影响腹泻的痊愈
①必需氨基酸吸收不良,影响组织修复 ②小肠粘膜双糖酶活性减低
双糖吸收不良,引起渗透性腹泻 ③免疫功能、抵抗力降低,是构成慢性腹泻的重要因素
编辑版ppt
8
二、营养治疗
1、急性腹泻 (1)对因治疗 控制肠道内外感染 (2)治疗原则:含钠口服液和/或静脉补充
50
鸡蛋
鸡蛋
50
肉末菜泥
猪肉
20
白菜泥
50

10
15:00
水果
苹果
100
17:00
白米粥

30
小包子
面粉
50
鱼丸青菜汤
鱼(去刺)
50
青菜
50
编辑版ppt 油
10
6
腹 泻 一、营养因素
1.急性腹泻 (1)营养素吸收率降低 排泻物中丢失大量氮、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营养素 吸收率减少 氮质为45%、脂肪43%、碳水化合物为55% (2)丢失大量水分及电解质 等张性脱水病人,水分丢失100ml/kg 钠丢失8~10mmol/kg,钾丢失8~10mmol/kg
编辑版ppt
16
二、营养治疗
目的 去除病因,补足优质蛋白质与足够能量 恢复肠道形态与功能
根据肠道功能状况,贯彻循序补足的原则 积极治疗感染性病灶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编辑版ppt
17
轻度营养不良 消化功能尚好 250~330 KJ(60~80kcal) Kg/d开始 逐渐增加至500~727KJ(120~170kcal) Kg/d 中至重度营养不良 能量 165~293KJ(40~70kcal) Kg/d 逐渐增加 500~727KJ(120~170kcal)Kg/d 接近正常体重,再调整到该年龄所需能量
编辑版ppt
11
2.慢性腹泻 肠道内 单糖、氨基酸、长链脂肪酸
直接刺激肠粘膜上皮细胞生长 诱导消化酶的活性 根据患儿具体消化能力 逐渐提供蛋白质等营养 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编辑版ppt
12
⑴积极对因治疗 菌群紊乱引起者,应停用抗生素 霉菌感染者,使用抗霉菌药物
⑵加强营养治疗 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增加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供应 ⑶争取母乳喂养 ⑷宜采用去双糖饮食
编辑版ppt
3
发热
胃液分泌减少 短期饥饿反应
脂肪分解代谢增加同时,糖原异生作用加强
肌肉释放的丙氨酸
转换成葡萄糖
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
输入葡萄糖可防止体内蛋白质消耗
每输入100g葡萄糖,可节约50g蛋白质
编辑版ppt
4
二、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合理安排饮食,支持代谢 采用流质、半流质、软饭 提供足够水分、维生素
先用 脱脂牛奶、脱脂奶粉 后用 全脂奶 酌情补充水分 (水肿型营养不良) 注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脂溶性维生素A及维生素D 锌 (葡萄糖酸锌)
编辑版ppt
20
中度营养不良患儿食谱举例 ( 3岁10kg)
蛋白质24.9g 脂肪10.9g 糖类101.9g 总能量2507.9kJ( 599.4 kca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