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法律是对权利、义务进行分配并解决社会纠纷的一些行为规则和制度。
它用于调节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但主要限于那些对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产生影响的行为和关系。
宗教是人们的一种内心确信,是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直觉知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的个人信仰。
二者的区别:
第一,产生的方式不同。
法的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宗教规范则由宗教领袖假托神的名义而制定,它被视为神意的表现,
第二,实现的方式不同。
法之所以为法在于它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作为最后的保障。
宗教规范的实现,则主要依靠教徒的自愿或自我强制
第三,制裁的程序不同。
法的规范体系的存在与司法机构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应当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都必须由特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
而宗教规范体系则并不要求一定有这样一个唯一有权作出决定的机构。
第四,作用的范围不同。
首先,法的规范只调整那些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具有较高价值的社会关系;而宗教规范则覆盖了全部社会关系。
其次,法的规范一般只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只要行为上无过错就不予追究,而不问主观上是否有恶意;宗教规范不但规范人的外部行为,而且更侧重于规范人的内心活动,行为上无过错而心存恶念仍然是不允许的。
再次,法的规范无条件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而宗教规范只能约束自己的教徒,对于没有选择该宗教信仰的人毫无约束力。
第五,规范的形式不同。
法的规范通过规定出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来给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它有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两种基本形式。
宗教规范则以强调人对神的服从义务为主,因为人在神面前是没有权利可言的。
故宗教规范大多是义务性规范。
二者的联系:
首先,法在起源阶段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每一种法律体系确立之初.总是与宗教典礼和仪式密切相关;
其次,在人类早期阶段,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君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往往把其统治的渊源归结于上帝、归结于神;
再次,宗教同法的价值有某些相通之处,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包括“使人向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混乱,甚至使人们精神上有所依*与寄托;
最后,法和宗教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