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法律法规试卷一
部门:姓名:岗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电力法》、《煤炭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能源立法的重大突破,提升了能源
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A. 《矿业法》
B. 《循环经济法》
C. 《节约能源法》
D. 《可再生能源法》
2.2008年国务院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强,我国能源管理法律
法规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A.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 国家质量监督局
C. 国家能源局
D. 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
3.()的颁布实施,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框架体系。
A. 《节约能源法》
B. 《环境保护法》
C. 《可再生能源法》
D. 《循环经济促进法》
4.迄今为止我国先后制定了《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等四部单行能源法律。
A. 《可再生能源法》
B. 《循环经济促进法》
C. 《环境保护法》
D.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5.能源标准是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标准按执行力度分为强制性标准、
()
A. 地方标准
B. 行业标准
C. 推荐性标准
D. 国家标准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起施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7年10月28日
C. 2008年1月1日
D. 2008年4月1日
7.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增设了()一章,明确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
府的采购政策。
A. 节能管理
B. 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
C. 激励措施
D. 节能技术政策
8.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的能源发展战略,从法律上对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明确
规定。
A. 开发为主,合理利用
B. 利用为主,加强开发
C. 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
D. 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9.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
能意识,提倡()的消费方式。
A. 清洁型
B. 循环型
C. 节约型
D. 环保型
10.《节约能源法》所指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
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 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B. 开采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C. 消费到回收的各个环节
D. 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11.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节能工作进行部署、指导和监督管理。
A.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B. 国家环境保护部
C. 国家能源局
D. 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
12.对违反有关规定,批准或者核准不符合()的项目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 推荐性节能标准
B. 设备能效标准
C. 设备经济运行标准
D. 强制性节能标准
13.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
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
A. 强制原则
B. 自愿原则
C. 限制原则
D. 申请原则
14.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
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 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
B. 实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C. 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D.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
15.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
A. 限期关停
B. 限期淘汰
C. 限期治理
D. 限期整改
16.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不符合()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
能设备、生产工艺。
A. 落后的耗能过高
B. 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
C. 设备能效标准
D. 设备经济运行标准
17.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A. 目标考核制
B. 节能目标责任制
C. 节能领导小组
D. 节能办公室
18.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
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A. 能源消费统计
B. 节能考核
C. 能源供应
D. 节能量检测
19.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
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A. 能源审计岗位
B. 合同能源管理岗位
C. 能源核算岗位
D. 能源管理岗位
20.我国在()中,第一次提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C.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重点用能单位不必每年应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送企业用能情况(错)
2、企业进行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项目建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
3、企业可以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错)
4、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全额补助(错)优惠贷款
5、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统一电价政策(错)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