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计划的优化与评估
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计划的优化与评估
⑨进口祖代鸡维护:目前从国外引进的祖代 鸡没有禽白血病,但进入国内后,鸡群偶尔也有发
生感染,因此祖代鸡场要控制养殖环境,定期检 测,淘汰阳性鸡,其阳性率要达到国家标准,保证 为社会提供无鸡白血病的种鸡和商品鸡。
通过净化,优秀的祖代鸡场,最终要达到禽白 血病血清学检测 A/B 亚群、J 亚群抗体阴性,p27 抗 原阳性率≤1%的目标。 2 净化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对孵化环节、育雏、育成、产蛋鸡舍内环境、 疫苗接种、人工授精、雌雄鉴别、饲养设施、各种器 具及外环境的消毒和疫苗检测等实行严格生物安 全控制。
②严格对环境控制与消毒(包括孵化器、出雏 器、育雏室、育成室、禽舍、设施等),建立可控的生 物安全环境。
③ 疫 苗 接 种 前 进 行 检 测 ,避 免 接 种 污 染 疫 苗。接种疫苗时注意注射器针头的消毒。
讼;SPF 鸡感染会造成疫苗污染,带来的风险更为 严峻。因此,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工作显得尤为迫 切和重要。 1 世界重要育种公司 J 亚群禽白血病的净化
从 1988 年开始,就有育种公司开始开展禽白 血病净化工作,由于最初没有很好的净化方法,净
- 38 -
2014 年第 36 卷第 3 期
专题报告
China Poultry Vol.36,No.3.2014
通过对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 228 只平养公鸡 和 228 只平养母鸡群体不加控制,定期进行禽白 血病检测,检测结果呈现以下特点:开始几周阳性 率很低,6~9 周龄达到高峰,最高阳性率达 50%, 之后开始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无论是 从兽医角度还是育种角度出发,对禽白血病的检 测控制都越早越好。因为,12 周龄以后内源性病 毒开始表达,后期的检测结果越来越难以解释。后 期禽白血病阳性率的降低,并非病毒被杀死,而是 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中和一定比例的病毒。 4 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
④育种前 1 个月内对纯系全群检测泄殖腔棉 拭子和蛋清 ALV p27 抗原,同时按 5%的比例抽 检 ALV 血清抗体,若检测不达标,再次普检。
⑤公鸡于采精前(150 日龄左右)、采精时期 每 2~3 个月全群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 p27 抗 原,淘汰阳性鸡。同时按 5%比例抽检血清 ALV 抗体。
⑥母鸡分别于 240 日龄和 320 日龄按 0.5%~1% 的比例进行蛋清 p27 抗原和血清抗体的抽检。抗 体检测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⑦对 ALV 抗原抗体检测中的可疑样本(包括 A、B 和 J 亚群 ALV)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并用 RT-PCR 方法进行鉴定,以保证净化质量。
⑧在现有家系的基础上扩群,对核心群单独 孵化和个体检测,通过 2~4 个世代检测,有效控制 禽白血病的传染与扩散,最终达到净化。
对开展净化的种群进行小群孵化,雏鸡进行 胎粪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 p27 抗原,对检出阳性 个体的进行整群淘汰。出雏后进行小群饲养,饲 养过程中至少进行 2 次病毒分离检测,对检测出 现阳性的家系不进行繁育后代。此外还要实施严 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尤其要加强鞋、野鸟以及人工 授精等的管理。 8 净化验证系统
①1 日 龄 进 行 胎 粪 抗 原 捕 获 ELISA 检 测 ; ②选育日龄开展病毒分离或者使用拭子进行抗原 捕获 ELISA(10 周龄之前);③开产前进行病毒分 离;④开产初期,进行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或病毒 分离检测;⑤利用开产最初的 2~3 个蛋进行蛋清 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由于最初 3 个蛋一般不入 孵,可节约生产成本;⑥产蛋中期进行拭子或蛋清 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 7 净化管理
禽白血病检测主要有 3 种方法,即通过胎粪、 泄殖腔或阴道拭子、蛋清和病毒培养物进行抗原 捕获 ELISA 检测;A、B 亚群和 J 亚群 ELISA 抗体检 测;病毒分离检测。 4.1 抗原捕获 ELISA 在胎粪检测上的应用
该方法具有实用(在孵化室即可快速得到结 果)、有效(可作为快速降低 ALV 感染的基础)、廉价 (费用大大低于病毒分离)、易于操作(实验室人员 不难培训,容易获得技术支持)等优点。在检测中, 假阳性可通过重新检测解决,假阴性可通过小群孵 化进一步排除。由于在孵化时内源性禽白血病病 毒表达较少,检测结果不需太多解释。利用该方 法,如净化有效,可使阳性率降到 1%以下。 4.2 抗原捕获 ELISA 在蛋清检测上的应用
④翻肛鉴别公母雏时,避免交叉污染,工作人 员要不时消毒洗手。
⑤鸡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便于消毒, 减少交叉感染。
⑥母鸡输精,一只鸡一根输精管,防止人为传 播病原。
⑦小群饲养是降低和减少该病传播的有效 途径。
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计划的优化与评估
报告人:何 辉(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该方法也具有有效、实用、廉价、易于操作等 优点。但检测时需了解每个遗传系和鸡群年龄范 围的基准线。由于内源性病毒特异性抗原的存 在,慢羽品系和一些快羽品系可能产生大量假阳 性结果。因此,必须在蛋清特异性抗原基准线建 立后对检测方法做相应的内部修正。对检测结果 需做进一步解释,可通过病毒分离进行支持。
对于蛋清的选择,有研究结果表明内层的稠 蛋清病毒含量可能更高,但从可操作性方面,外层 稀蛋清更易于实验室操作处理。 5 净化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原则:早期检测,越早检测 越容易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进行多次检测,一次 检测结果难以分辨内源性病毒和外源性病毒;病 毒分离是金标准;p27 抗原的 ELISA 检测是所有 计划的核心,因为所有的 ALV 都具有相同的 p27 抗原。 6 美国对禽白血病进行根除的执行方案
化工作进展缓慢,直到 2000 年左右开始有公司完 成净化工作。之后,随着禽白血病检测试剂盒的 开发和科技进步,完成净化所需时间越来越短。 2 禽白血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禽白血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传播, 即通过生殖道(体细胞)发生的先天传播;通过遗 传性(种系)发生的垂直传播;通过紧密接触(分泌 物、排泄物、血液)发生的水平传播;通过污染疫苗 发生的外源性传播。 3 禽白血病在不同性别鸡群的传播和感染率
验证程序包括以下几步:对所有死亡鸡只进 行剖检;对可疑鸡只通过病毒分离进行复检;对可 疑后代的父母代通过病毒分离进行复检;取可疑 鸡只的脾脏进行 PCR 检测;进行 DNA 测序。 9 净化进展评估方法
无论哪一种检测程序都要建立相应的基准 线;需采用一致的采样日龄、样品类型和检测方 法;对比正在进行的和计划开始时的数据;在遗传 品系、遗传水平内和遗传水平之间进行对比。如 果净化工作开展顺利,胎粪检测阳性率可迅速降 至 2%以下,病毒分离检测阳性率在 1~2 年内降至 5%以内、2~3 年内降至 2%以下,鸡群死亡率降低, 极少发生肿瘤性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禽白血病是目前对我国养禽业尤其是种禽业造成重要经济影响的疾病。本文概 括分析了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净化原则以及净化管理,并对该净化程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与优化。
关键词:禽白血病;净化程序;评估
禽白血病的发生,对我国家禽产业造成了严 重的经济影响。一般情况下,禽白血病可造成成 年鸡死亡率和肿瘤增加、产蛋下降及饲料消耗上 升;造成青年鸡群体均匀度下降、体重下降、死亡 率和饲料消耗上升;育种群感染会影响商品雏鸡 质量,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或发生相关投诉或诉
2014 年第 36 卷第 3 期
专题报告
China Poultry Vol.36,No.3.2014
响。根据检测阳性率决定扩大检测的数量,阳性 率高的品系需要普检。
③5%产蛋率时,按 5%的比例采集初产蛋蛋 清进行ALV p27抗原检测;开产后1个月(180日龄 左右)全群普检泄殖腔棉拭子和蛋清 ALV p27 抗 原,并按 5%比例抽检血清 ALV 抗体。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