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误差与精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误差与精度的基本概念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8
误差的来源
条件误差
•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气流及振动的影响;
•对野外作业的经纬仪和测距仪,受到大气扰动及阳光照射后角 度的变化等;
•对于电子测量,电源电压和电磁干扰对其测量误差有影响。 •激光光波比长测量中,空气的温度、湿度、尘埃、大气压力等 会影响到空气折射率,因而影响激光波长,产生测量误差。高 精度的准直测量中,气流、振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22
误差的表示方法
2. 相对误差
定义
x r x0
绝对误差 被测量的真值,常用约 定真值代替,也可以近 似用测量值 x 来代替 x0 相对误差
特点
①相对误差只有大小 和符号,而无量纲, 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
② 相对误差常用 来衡量测量的相 对准确程度。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0
误差理论的发展历程 3. 现代误差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期(二十世纪末)
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颁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 南》,建立了在测量中评定和表达不确定度的一般规则,适用 于不同准确度要求的测量领域。 现代误差理论的特点: ① 由静态测量问题发展到动态测量、全过程的测量控制; ② 由简单的误差修正发展到实时的、在线的复杂误差修正、补偿 、自校准;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5
研究误差的重要意义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ayleigh)在测定氮的密度时,发现 大气中分离的氮的密度为1.2572g/L,而化学方法提取的氮 的密度1.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分析结果证明,空 气中分离的氮含有其他成分,由此导致了后来雷塞姆(化 学家雷莱)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发射人造卫星的控制和遥测系统,如果测量不够准确,最 后一级运载火箭的速度若有2/1000的相对误差,则卫星就 会偏离预定轨道100km,真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如使用γ射线治疗疾病时,若 对剂量测量不准,过少则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延误治疗; 过多则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3
第一节 研究误差理论的意义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4
研究误差的重要意义
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方法,有两种: ① 理论分析 ② 实验测量 对于实验测量的方法,常常需要极其精确的实验测定,以希 望得到没有误差的测量结果,因为误差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歪曲客 观事物的规律性。 研究误差的来源及其规律性,减小和尽可能地消除误差,以 得到精确的实验结果,对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及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8
误差理论的发展历程 1. 经典误差理论的萌芽期(十八世纪)
1794年,德国数学家高斯首次提出了最小二乘法原
理,并于1809年在其著作《天体沿圆锥截面围绕太
阳运动的理论》中发表,被称为高斯最小二乘法。 同一时期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尔也于1805年在其著作 《决定彗星轨道的新方法》中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 观察结果,为测量数据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 不应单纯追求测量仪表准确度越高越好,而应根据被 测量的大小,兼顾仪表的级别和标称范围(或量程)上限 合理进行选择。 ② 选择被测量的值应大于均匀刻度测量仪表量程上限 的三分之二,即
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
2 x xm 3
xm rx s% 1.5s% 2 xm 3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21
【例1-1】
测得值
用某电压表测量电压,电压表的示值为226V,查该 表的检定证书,得知该电压表在220V附近的误差为 5V ,被测电压的修正值为-5V ,则修正后的测量 结果为226+(-5V )=221V。 绝对误差 真值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4
误差的定义
3.真值:是指一个特定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客观量值 ,又称理论值或定义值。
1)理论真值:亦称绝对真值,一般只存在于纯理论之中。 如三角形内角之和恒为180º,一个整圆周角为360º。
2)约定真值:世界各国公认的一些几何量和物理量的最高基 准的量值。 如米基准的长度定义为:1米=1650763.73λ,λ为(2P 10 5d5 )氪跃迁在真空中的辐射波长。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23
误差的表示方法
3. 引用误差
定义
xm rm xm
仪器某标称范围(或量 程)内的最大绝对误差 该标称范围(或量程)上 限 引用误差
引用误差是一种相对误差,而且该相对误差是引用了特定值, 即标称范围上限(或量程)得到的,故该误差又称为引用相对 误差、满度误差。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2
第二节 误 差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3
误差的定义
1. 测量误差:是指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i xi x0
i 1, 2,3 n
测量误差值=测得值-真值
2. 真误差:其大小表示每一次测得值对真值的不符 合的程度。 1)误差的必然性——真误差恒不等于零。 2)误差的不确定性——真误差之间一般是不相等 的,或者说,测得值之间是不相等的。 3)误差的未知性——真误差一般是未知的。
仪器误差
以固定形式复现标准量值的 器具,如标准电阻、标准量 块、标准砝码等等,他们本 身体现的量值,不可避免地 存在误差。一般要求标准器 件的误差占总误差的1/3~ 1/10 。 测量装臵在制造过程中由于 设计、制造、装配、检定等 的不完善,以及在使用过程 中,由于元器件的老化、机 械部件磨损和疲劳等因素而 使设备所产生的误差。
即测量误差不会 超过测量仪表等 级的1.5倍。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26
【例1-2】
某被测电压为100伏左右,现有0.5级、量程为300伏和1.0级、 量程为150伏两块电压表,问选用哪一块合适?
【解】 当用0.5级、量程为300伏的电压表测量时,有
xm1 300 r1 s1 % 0.5% 1.5% x 100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6
误差理论的基本任务
•研究误差的来源和特性,对误差做出科学的分类;
•研究误差的评定和估计的合理方法,研究误差的传递、转 化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及误差的合成和分配的原则; •研究在各种测量方式及测量条件下,降低误差、提高精度 的途径,以最经济简便的方法得到最优的测量结果。
第一章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院 系】 光电工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本章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通过学习,应该掌握:
§误差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误 差的表示方法
§精度的一般含义和具体 意义 §测量及测量的要素
长春理工大学
§ 误差的分类
§ 精度的含义
§ 测量与测量过程
§ 测量的要素
起的测量误差。
长春理工大学
条件误差
人员误差 由于测量者造成的误差, 如瞄准误差,读数误差, 以及测量者生理感官与精 神状态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6
由于测量过程中 测量条件的变动 所引起的测量误 差。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来源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24
误差的表示方法
电工仪表、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
我国电工仪表、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accuracy class)就 是按照引用误差进行分级的。 当一个仪表的等级s选定后,用此表测量某一被测量时,所 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公式1) 最大相对误差为
xm xm s%
标准器件误差
装置误差
附件误差
测量仪器所带附件和附属 工具所带来的误差。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17
误差的来源
装臵误差
设计测量 装臵时, 由于采用 近似原理 所带来的 工作原理 误差 组成设备的 主要零部件 的制造误差 与设备的装 配误差 设备出厂 时校准与 定度所带 来的误差 读数分 辨力有 限而造 成的读 数误差 数字式 仪器所 特有的 量化误 差 元器件老化、 磨损、疲劳 所造成的误 差
绝对误差的最大值 与该仪表的标称范 围(或量程)上限 xm成正比
xm xm s% (公式2) rx x x
选定仪表后,被测量的值越接近于 标称范围(或量程)上限,测量的 相对误差越小,测量越准确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25
误差的表示方法
仪表准确度等级选择原则
长春理工大学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7
误差理论的实际应用
1. 对测量结果进行判断和统计处理,如对测量数据的合理 性、可靠性、相关性及其分布规律的判断和估计,通过 一系列的计算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的数学表示及其精 度评定; 2. 综合评定某实验方法或测量仪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产品设计时,进行误差的分析和分配,预估产品的精度; 4. 确定最有利的实验条件; 5. 根据被测参数或被检仪器的精度,合理选择测量仪器或 检定仪器的精度; 6. 根据测量精度,合理选择测量方法、测量方程式及必要 的测量次数。 7. 判断旧产品的精度是否蜕化降低,或技术革新和改进后 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