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A.生物的特征:○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2能生长、发育和生殖;○3需要营养;○4能呼吸;○5具有严整的结构;○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7能进行新陈代谢;○8具有遗传和变异;○9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B.非生物的特征:与上述相反。
C.注意:○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否具有生命(或能否进行新陈代谢-----生物基本特征)○2有些生物在死亡后就不再是生物,如生鸡蛋是生物,而熟鸡蛋是非生物(4)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是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昼夜伏处(夜间活动),要夏眠和冬眠,所以在春秋两季易找到;吃作物茎叶,属于农业害虫。
(2)蜗牛的结构:A.放大镜的使用:要想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可以将放大镜适当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然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自己的头部和放大镜。
B.蜗牛的结构:包括壳、触角、眼、口和足。
○1壳:螺旋状,具有保护作用;○2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3眼:在较长一对触角的顶部,能感受光线的强弱;○4口:内有齿舌;○5足: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腹,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片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的感觉:视觉、触觉(触角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嗅觉和味觉。
但蜗牛和蚯蚓都没有听觉。
补充: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①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②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
第二节细胞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软木栓的死细胞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3)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
(4)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5)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6)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的结构(1)细胞的大小和形状: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形态千姿百态。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作用②细胞质: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③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形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⑤液泡:成熟植物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液泡,内有液体叫细胞液,含有多种有机物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细胞没有(4)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意: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一种生物B.显微镜不容易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C.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液泡(表皮细胞和根细胞没有叶绿体)3.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
(2)显微镜结构:①目镜;②物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⑤物镜转换器;⑥载物台;⑦压片夹;⑧遮光器;⑨反光镜;⑩镜筒;○11镜臂;○12镜座。
注意:A.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B.使镜筒较大范围升降的是粗准焦螺旋;C.使镜筒较小范围升降的是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①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镜筒在前,镜臂在后,置于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
②对光-----三对:A.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转动遮光器,选取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C.左眼观察目镜,调节反光镜对准光源,选取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放片: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端。
④调焦:先粗后细,先低后高。
A.两眼从侧面盯住物镜,顺时针(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注意:这一步双眼盯着物镜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和损伤物镜。
}B.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C.最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物像看清为止。
⑤观察: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记录。
(4)放大倍数不够时:换用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此时细胞数目变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①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间②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5)常考点:A.调节视野明暗的是反光镜或遮光器;调节视野清晰度的是细准焦螺旋。
B.光线强弱问题:①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②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D.目镜和物镜的区别:①目镜:无螺纹,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②物镜:有螺纹,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E.低高倍镜的区别:①低倍镜下,观察范围大,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物镜离玻片标本远;②高倍镜下,观察范围小,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物镜离玻片标本近。
F.分析视野中的污点:-----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G.显微镜成像①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②视野中的物象移动:如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1)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且透明。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①擦: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保持细胞原来形状)③撕:将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从鳞片内测撕下洋葱表片④展:把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⑤盖: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盖在洋葱表皮上(玻片与水平面成45度角)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红墨水或碘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液泡)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选用较小光圈,图像界限比较清晰①擦: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原因:维持细胞原来形状,防止细胞吸水,导致膨胀破裂)③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的刮几下④涂:把牙签上的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在生理盐水(0.9%)中(均匀涂抹);⑤盖: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盖在口腔上皮细胞上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碘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表皮细胞临时装片(4)观察临时装片时常见问题的原因: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盖玻片时气泡太多。
B.视野中有污点:先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不目镜上;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
若污点在物镜上,则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
反之,则在玻片标本上。
C.视野中细胞有重叠现象: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或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
D.视野太亮: 把大光圈换成小光圈;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E.视野太暗: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F.观察物象不在视野中央:玻片标本没有对着通光孔的中间。
G.细胞结构看不太清楚:未染色。
H.压碎装片: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I.看不到白亮视野:物镜、反光镜或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J.在细胞结构中染色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与生物一样,都来自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它是一个全能干细胞,人体复杂结构是由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3.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①细胞分裂的结果(意义):A.使单细胞生物的生物个体数目增多B.使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数目增多,并产生生殖细胞②细胞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③细胞分裂时细胞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功能都不变。
④细胞分裂次数n与细胞个数N的关系为N = 2n⑤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2)细胞生长是指刚分裂的子细胞,其大小只有母细胞的一半,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的过程。
①结果是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②植物细胞生长过程示意图:(3)细胞分化是指长大后的子细胞,小部分再分裂;大部分会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过程。
-----结果是形成了各种组织。
(4)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示意图:4.组织(1)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皮肤的结构(由外到内):表皮、真皮(有血管)和皮下组织三层。
皮肤具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5.器官和系统(1)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①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A.营养器官:根、茎、叶(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B.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 ②动物的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感觉器官:眼、耳、鼻;B.消化器官:胃、肠、肝、胰;C.呼吸器官:肺、鳃;D.循环器官:心脏、血管;E.生殖器官:睾丸、卵巢;F.排泄器官:肾、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