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规章制度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儿科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儿科主治医师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6.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值班、门诊、会诊、出诊等工作。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临床工作,定期组织进修医生、实习医师,结合病例进行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8.组织本组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9.经常督促检查本科病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儿科住院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儿科住院总医生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直接传达科室主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的学习及医疗工作,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
带领下级医师做好下午、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
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病例及医疗文件。
4.每日晨安排和调整病区床位,向门诊挂号处通知空余床位数,每日登记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督促一线医生报疫卡,每月统计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及各种指标并向科主任汇报。
5.按时参加医院住院总医生例会,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做好病死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6.负责每周及节假日医生组的排班,安排对进修医师的讲课及实习医师的带教。
儿科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工作,分管病床,具体负责患儿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负责制。
2.对新入院患儿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和首次病程记录。
每日定时查房,随时做好病程记录,对手术后和危重病员应加强巡视,积极抢救,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向值班医师交班。
3.随同上级医师查房,做好查房前的准备,报告病情,记录上级医师指示,经上级医师同意,做好出院、转科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事故差错。
5.参加临床教学,指导实习医师的诊疗和技术操作。
修改和审签其书写的医疗文件,有经验的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可指导进修医师工作。
6.认真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7.随时了解患儿思想、生活情况,征求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住院规则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患儿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儿科值班医师职责1.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按时交接班,施行床头交接班,具体负责当日全科所有住院患儿的临时处置、病区医疗和事故安全。
2.按科室规定具体负责当日新入患儿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如当日主管医生在位,并已经对该患儿进行处理,值班医生可以免接诊,但必须了解该患儿的病情及处理情况。
3.对新入院病人在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不定期巡视病房,病情有特殊变化患儿,及时处理并随时做好病程记录,如自己处理有困难,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情,记录上级医师指示,经上级医师同意,做好诊断、治疗或会诊、转科等工作。
5.认真如实书写交班记录,对患特殊疾病、应用特殊药物、做特殊检查及值班任的指示,管理住期间病情有特殊变化患儿,均有详细记录,次日口头告知主管医生和接班医生。
6.保持医生办公室及值班室的环境卫生,在值班期间不得接待与工作无关人员,不得看电视或在电话聊天。
7.值班期间在二线医生不在位的情况下,不得离开病房,科室间会诊由住院总医生或二线医生负责。
儿科实习医师1.在上级领导和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实习,参加门诊、急诊和值班。
篇二:儿科管理制度儿科管理制度一、儿科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呼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进修生医师,实习生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医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至少出专家门诊2-3次。
6、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去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二、儿科副主任医师职责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1次,亲自参加危重病员的抢救处理与疑难、死亡病案的讨论、会诊。
4、按规定时间参加门诊工作,随时解决疑难病症。
5、了解掌握学术动态和先进经验,定期或随时向科内人员介绍,指导临床工作。
6、督促下级医生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儿科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2,掌握病区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新入院、疑难、危重、死亡患者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四、儿科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医师、主办指导下,负责患者的日常治疗和处理。
2.贯彻落实临床住院医师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临床住院医师良好的工作网络。
3.按时完成检查诊断、查房、医疗文件的书写和治疗工作,及时查阅各种检验、放射报告,及时处理病情变化;经主管医师同意,做好病员出(转)院工作。
4.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对术后病员换药、巡视,积极抢救,向主管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5.上级医师查房时,应做好查房前准备,并负责汇报患者新的病史、体症的变化汇报生命体症,新的实验室和x线等实验室检查资料。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7.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参加门诊、出诊,负责完成病历讨论记录和会诊记录。
8.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档患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或家属对患者的诊治不满意时,立刻向上级医师汇报。
9.参加所要求的值班任务,值班时需了解危重患篇三:儿科病房工作制度儿科工作制度1。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在院长领导下,由科护士长配合,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完成门诊、住院病人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一次。
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二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住院医师三年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危重并能及时汇报。
3、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展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
4、落实十四项核心制度,坚持疑难危重病人、死亡病案的讨论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5、护士长负责病房的管理,达到整洁、卫生规范化,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病人,应设专门病房,严密隔离,积极抢救,努力提高治愈好转率。
7、严格遵守纪律,相互理解,加强团结,遵守医德规范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8、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质量,降低死亡率、减少发病率,促进和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篇四:儿科质量管理制度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中。
二.建立科质量管理组织,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三.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四.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五.根据妇幼院医务科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务科。
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务科联系。
六、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
(1)诊断质量标准。
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
诊断性治疗有效。
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
及时性: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及时转入上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