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发表时间:2020-03-27T08:08:33.68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1期作者:陆丽梅
[导读] 有一位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只有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心理,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

陆丽梅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高新小学 537100
摘要:有一位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只有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心理,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

而数学是一门相对严谨并且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学习生活中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环节,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引言: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从古至今,在学业中有所成就的人都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只有拥有学习兴趣,才会将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也就是“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讲,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遇到难题时能够不放弃,并且有钻研下去的精神。

一、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有良好的情绪进行学习。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对该教师的课格外上心,所以教师应该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关心学生。

(一)在生活中关心学生
对于小学生来讲,一进入学校就失去了父母的体贴和照顾,许多学生对学校都有抗拒的心理,而这些学生就特别需要老师对他们格外的关照。

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是学生已经将你当成好朋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学习上帮助学生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

教师要有服务精神,在学生需要答案时第一时间交给学生;在学生遇到难题解决不了时,第一时间给学生答疑解惑。

如此下来,教师就会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有些同学对数学的接受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我不行”的心理,教师要对这些同学进行有必要的指导,课内注意他们的课堂状态,尽量提问一些他们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在旁边悉心指导,如此下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会逐步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适当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很自卑,会产生“为什么别人行,我却不行”的想法,为了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教师应找寻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对其进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及其强的,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多边形面积,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数学趣味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疑惑不解,学生对事物疑惑不解时容易会产生强大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多边形面积的求法产生动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教材,恰当导入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能力很强,但是学习的专一度比较差,对于抽象并且需要强大耐心的数学来讲,教师需要将数学的抽象转变为现实生活中形象的事物。

在根据课本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导入一些故事情节,运用趣味小故事进行课堂讲授。

比如:森林里住着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大象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共21只小动物来参加小兔子的生日宴,小松鼠和小猴子一共来了8只,小猴子和小兔子一共来了9只,那么小松鼠和小兔子直接有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教师要将授课内容形象化成为小故事,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的了解数学问题,在生活中解决难题,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增加动手操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增加动手操作的实验课,利用动手操作的活动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从而做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笔或者大米粒等,在课堂上进行教学“20-9+3”,就是让每个同学手里先有20粒米,之后拿出去9粒米,再拿回来3粒米,这样数一下手里还有多少粒米。

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意识,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运用恰当的鼓励话语,使学生的态度更加集中。

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更加生动的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一步一步的进行操作,化数学的抽象为手中大米粒的数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增强。

而大米粒的教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增加趣味性,使所学习的数学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的问题,不断的探索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掌握知识。

不论运用什么复杂或是简单的教学手段,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数学并且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参考文献:
[1]徐燕.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18-119.
[2]李盛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才智,2019,17:41.
[3]张立堂.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28-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