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龙源期刊网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作者:邱新军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照本宣科。

应试目的十分明确。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过程并不能带来愉悦的体验,将游戏融入课堂却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的影响下,按部就班成了习惯。

我们必须打破常规。

游戏教学是对生活和现实的一场模拟,从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真正感受到来自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水平。

如何将游戏与数学教学融合呢?
关鍵词:游戏教学;数学;现实生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78-01
1.丰富多彩的游戏模式,引发学生兴趣
当下,小学教学效果受到较大来自学生智力水平的限制,在数学方面尤为明显。

由于小学生注意集中力差,抽象的公式,单调的定义,无趣的计算过程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

针对这样的现状,设计一些灵活有趣的数学课堂游戏。

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不仅让学生在欢乐中得到学习知识,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激情。

举个例子,出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小明出去买苹果,一共拿了三十块钱出去,苹果是五元一斤,小明买了一斤半,问小明剩余多少钱。

小学生对于一个这样有点拐弯的问题再一开始是很难接受的。

如果通过"实战演习"的游戏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

教学过程中,教室可以让学生主动承担游戏中的人物,然后再根据题目的意思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实行。

同时注意算数方法和方式的引导,强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也要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估计大家踊跃参与,让一些不主动的学生也敢于发言。

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也能让学生对于算数有个全新的认识。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注重学生合作探讨能力
关于数学教学的游戏任务常常需要多个人合作完成,小组的合作模式更是如今社会不可缺钱的一部分。

小组合作游戏的形式在数学游戏教学中也屡见不鲜。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的合作游戏其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合作分工,实现共赢。

例如学习图形,学习各种不同三角形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规则三角形等。

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角形生活实物搜集大比拼。

并且将搜集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每一个小组的组长要求作为一名总结者最后为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搜集的三角形都有哪些。

经过小组成员的大量搜集,再经过内部讨论与分工,将原来各种繁杂的三角形转化为生活中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