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工艺策划方案

标准工艺策划方案

标准工艺策划方案第一章概述一、编制目的为在集贤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中规范要求、科学指导,做到各项施工活动都有可遵循的操作性文件,以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为加强“标准工艺”应用,确保集贤500kV变电站建筑工程达标投产、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争夺国网2011三季度项目管理流动红旗;同时应建设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活动方案要求,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主要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库》 20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光盘》 200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0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06《国家电网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管理规定》20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Q/GDW248-200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房屋建筑部分)《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管理办法2004版》《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2、其他依据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上级相关文件等。

三、工程概况本工程站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以东20km的集贤县升昌镇北侧0.4km东方红村。

依饶(依兰到饶河)公路在拟建场地北侧3km处通过,交通方便。

占地面积7.44公顷(112亩),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5.59公顷(84亩)。

施工范围包括变电站主控、通信建筑、继电小室、电缆沟道、围墙及大门、所内道路及地坪,铁栅栏,构支架及设备基础、独立避雷针基础、主变中性点构支架基础、主变压器事故油池、建筑照明、道路照明及建筑内弱电通讯线路的预埋及敷设,建筑内给排水及所内排水设施等全部建筑工程。

不包括所外道路施工,所外电源,所区给排水工程设备、消防设备、采暖及水处理的设备采购及安装。

四、方案实施内容及计划1.于文件下发日期开始确定以项目经理钟鸣远为标准工艺应用主要负责人、张秀伟为检查负责人、各班班组长为标准工艺应用班组负责人的标准工艺应用保证小组。

2.于文件下发日期开始在以后的施工中,我单位将会不定期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光盘》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确保各级施工人员了解工艺流程、掌握工艺控制要点、工艺质量要求及最终的成品效果。

3.于工程竣工移交完毕后各管理人员针对本项目标准化工艺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研究改进施工工艺的具体措施,然后由公司相关负责人负责整理形成文件下发各项目部,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稳步提升建设质量,为公司荣誉及形象添光加彩。

五、剩余工程量集贤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已经历了2010年里6个月的时间施工、目前本工程剩余工程为各建筑物的装饰装修施工、屋面工程、220kV屋外配电装支架及设备基础、站区道路工程。

第二章劳动力及机具配备计划一、施工组织及人员计划二、工、器具配备计划一、材料准备1.材料员选购材料必须选择符合相应标准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进行验收,必要时委托试验、技术或有关专业人员联合检查,适用时填写试验委托单,收集并核对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并传递至资料员。

2.对于进场材料数量、规格、材质必须经专业人员检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3.主要工程量:二、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平面尺寸,会同甲方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做好记录,并针对有关问题做出解决意见。

2.技术交底: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要要以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为依据,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4.其他准备:各项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文件中应注明相应材料质量证明系数。

5.做好混凝土及砂浆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第五章建筑物内外墙面抹灰工程一、施工工艺: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水泥采用PC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砂采用中砂;混凝土界面剂采用108胶;抹灰用脚手架已经搭设完毕,架体离开墙面200-250mm,搭好脚手板。

2.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平面尺寸,会同甲方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做好记录,并针对有关问题做出解决意见。

(2)组织施工机械及材料按照计划进场,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好材料复检工作。

(3)根据本作业指导书做技术交底工作,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记录。

三、基层处理:1)清除砖墙面上残存的灰浆、灰缝中的舌头灰。

用钢丝刷配合压力水冲刷污垢、灰尘、浮砂。

2)光滑的混凝土基层面采用抗碱纤维网格布粘贴,宽度不小于300mm,一防止由于收缩模量不同产生的温度裂缝。

外墙(板、柱)交界处还应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用钢丝网加固。

表面有油污或采用脱膜剂的混凝土表面应用脱污剂或碱水将油污清除干净。

3)抹灰前墙面基体必须充分洒水或喷水均匀湿润4)堵脚手眼、门窗口缝前必须先清缝、清眼,而后用1:3水泥砂浆堵塞严实。

四、拉通线、吊垂直、做灰饼、标筋1)围墙面首先拉通线、吊垂直检查墙体表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实际情况,在保证超差较严重部位最薄抹灰厚度不小于10mm的原则下,确定抹灰成活面位置。

2)室内抹灰在房间地面弹十字交叉线规方,十字交叉线作为墙面抹灰的基准线,根据地面弹线,进行墙面塌饼、标筋。

3)一般是在大面两端或转角处吊垂直线,然后横向拉通线通过调整外凸严重部位的最薄厚度确定灰饼面位置。

4)灰饼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开始冲筋,冲筋面以中层灰外表面为准。

5)柱面、墙面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高度不低于2m,护角每侧宽度不少于50mm。

五、贴灰饼、标筋、护角:1)分隔条粘贴外墙面刮糙完毕后,墙面弹线、分格,将墙面分格条、滴水线条等线条粘贴完毕后,并浇水养护。

抹灰分格条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光滑,棱角整齐。

墙面塌饼、贴分格条。

2)窗台、阳台、挑檐等突出墙体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流水坡度、滴水线(槽)应顺直,内高外低,滴水线(槽)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3)滴水线(槽)的施工顺序按先抹立面,后抹顶面,最后再抹底面。

六、抹水泥砂浆面层1)墙面刮糙完毕后,抹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为6-8mm。

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中层砂浆粘结,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找平找直,待其水分略干后,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及水灰比。

2)面层灰施工前,底灰基层用喷壶洒水湿润,刮一道素水泥浆,随即抹罩面灰与分格条平,用铝合金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搓平后,铁抹子压光。

为了避免出现收缩裂缝,可以在表面稍干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向同一方面轻刷一遍。

3)面层灰抹压完毕后,即可将分格条起出,待面层灰干后,用素水泥将缝勾好。

(6)洞口部位修整抹灰层砂浆完成前,对预留洞口、电气箱、槽、盒等边缘进行修补、光滑,残余砂浆清理干净。

七、质量验收1.主控项目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2)一般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

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

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2.一般项目1) 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3)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4)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5)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层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6)抹灰分络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7)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

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8)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八、质量通病现象及防治1.砂浆配制比例不均匀现象:抹灰砂浆未按设计要求的体积比配制,表现为水灰比过大或水泥量过少,砂子过粗,或者水泥量过大,石灰掺量过多等,导致稠度小、粘结力小或流坠严重,易干缩。

原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未按设计要求配制,并拌合不均匀。

砂浆使用砂子不合适,含水率大且粒径过粗。

防治措施: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者应交底清楚,并严格砂浆配制情况。

严格控制抹灰砂浆的原材料水泥、砂子的质量。

抹灰砂浆应拌合均匀。

2.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不方正现象:墙、地面表面凹凸不平,阻阳角不顺直,阴角、阳角大于90°或少于90°,墙面不垂直、平整。

原因:抹灰前未认真做灰饼和冲筋。

阴角冲筋位置不准确,阳角处未作护角,影响阴阳角的垂直。

防治措施:按操作工艺将房间找方、挂线,地面贴灰饼,墙面找垂直和冲直筋。

有阴阳角两边冲筋抹灰,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

3.门框与墙体间空鼓现象:门窗框与墙体间的水泥砂浆抹面产生不规则贯通性裂缝或与墙体分离造成空鼓,门窗使用关闭时,门窗框口灰皮裂缝、脱落。

原因:预留木砖与门窗框之间间距过大,致使抹灰层过厚,易与墙体脱离。

门窗口塞灰不严实或所塞灰浆稠度大,硬化后缩,周边即产生空鼓,导致门窗框松动。

门窗口塞灰走头处抹灰未充分润湿,造成两次抹刷产生“二层皮”。

防治措施:预留木砖要求不突出墙面,门窗洞口每边空隙不应超过20mm,若超过20mm,应加设木垫。

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应用干硬性砂浆分层塞填严实,缝隙超过30mm时,应灌豆石混凝土,严禁在缝隙内塞嵌水泥袋纸或其他材料。

抹灰时,应将结合面充分润湿,同时控制灰浆稠度不宜过大,并注意养护。

抹灰层未上强度时,应尽量避免碰撞门窗框,使其松动,产生缝隙。

4.门框与墙体间空鼓现象:门窗框在抹灰时未做保护,致使灰浆,灰渣粘在门窗框上造成污染。

原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在门窗框部分衬垫纸带。

不干胶带,或塑料纸。

操作人员在进行完抹灰施工后,未将污染到门窗框上的灰浆,灰渣用干净布擦去。

防治措施:门窗安装时,不要破坏材料上面保护用不干胶或塑料纸,木门窗应用纸条粘盖住。

抹灰操作人员应在抹灰进行完后,立即将门窗框上的灰浆用干净棉布擦试干净。

第六章建筑物内外墙面涂饰工程一、施工工艺: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所有涂料等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货,并有合格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