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门听课方案

推门听课方案

推门听课制度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校本教研制度,促进相互交流借鉴,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特制定本制度:1、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推门听课有助于教师形成开放的心态,推门听课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推门听课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要认真准备和听好每一堂课,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使教师真正成为推门听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推门听课的实施者。

2、所有课堂一律开放,学校领导、教师无须事先招呼,可以随时进入课堂听课。

经学校批准,学生家长、校外领导和老师也可进课堂听课。

3、执教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听课,也不得为听课随意调换内容,改变教学策略。

执教教师必须积极配合推门听课活动,不得故意安排自习或用其它方式抵制推诿。

4、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做到当天听课当天及时反馈,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效性。

反馈意见的宗旨是发现优点,指出不足,发现优点在前,指出不足在后。

同时可适当听取学生的感受和意见,授课和听课教师要将反馈意见作好记录。

5、逐步将推门听课制度化,落实推门听课“六保证”措施:①时间保证:由自主确定,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

②内容保证:全面铺开,不限于自己所任教或分管的学科。

③对象保证:以青年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为主,逐渐面向全体教师。

④节次保证:教研组长每月推门听课不少于1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周不少2节,校长每周不少于3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4节。

⑤质量保证:听后要评议,与执教者及时交换意见,并要求听课者每期选择感受体会最深、最大的一节
课,完成一篇“听后评议笔记”,期末交学校进行“文本交流”。

⑥考评保证:要求听课记录上注明“推门听课”字样,期末教导处进行检查量化,并对听课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汇总好每位教师的听课总节次,纳入个人津贴管理。

6、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

听课者着重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

观察体会授课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有效地处理师生关系、如何有效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以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听课、评课。

明确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寻找、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去学习、去发现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做到取长补短。

要求评课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进行评课,在评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仅要促进上课的教师完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授课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上课教师与评课教师通过评课分享彼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乐趣”。

1、科学、合理、体现新课标精神。

有一项不合要求者有两项不合要求者①不备课上课;②教学过程与备课吻合率在50%以下;③课前没有一项准备;④出现严重科学性错误。

课前准备
2、教具、学具、电教设施、作业本发放均到位。

教学过程
3、重点突出,难点得到很好突破,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均得到较好发展,教学民主、开放,教师(或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4、教
学过程与备课的吻合率在70%以上。

罗平县九龙小学推门听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双基扎实、能力全面的高素质学生,从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入手,着力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加强教师日常课的管理力度,带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日常教学理念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推门听课”管理考核小组:由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以及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推门听课”管理领导小组。

具体人员如下:组长:陈峰副组长:匡应琼组员:刘金平、赵淑霞、李梦影梁云峰、巴哈提哈孜三、操作办法(流程):1.推门听课按学科分工如下:语文:匡应琼、刘金平数学:陈峰、赵淑霞英语:李梦影音、美、体育:梁云峰
信息、品德、综合实践(抽查)、科学:巴哈提哈孜2、听课安排听课人员根据自己的空堂时间,按课表上的课程随机听课。

听课前不打招呼,临时决定听课对象,以便了解真实常态的课堂。

3、听课的要求⑴听课组成员按时到相应班级听课,有始有终。

⑵听课教师做到看教师精神状态是否饱满,教学行为是否规范;看教师对知识重、难点突破是否有力、到位;看学生听课、上课的习惯是否合乎要求;看学生参与课堂情况。

查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查教师教案和学案的设计。

4、交流反馈⑴听完课听课组人员及时与教师沟通,
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共同会诊。

⑵填写听课评价表,被听课教师书面反思。

注意事项: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要素决定了我们的课堂必须开放,“推门听课”既是开放课堂的有效形式,又是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源泉。

自新学期开学以来,应城市实验小学在各年级、各学科广泛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鉴如此,我作为一名推门听课的参与者谈点看法:
一、“推门听课”要持之以恒,形成常态。

如果学校领导经常推门听课,而不是心血来潮,像什么督促、抓“小辫子”之类的说法自然都说不上。

因为教师知道每天都有可能被听课,每堂课必定会认真备课,拿出自己最高水平的常态课,而不是作秀课,为学校领导准确把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教学改革的合理化意见提供有力的依据。

推门听课,不能是一阵风,要纳入教学常规,常抓不懈。

推门听课,不能光是领导的特权,更要发动教师全员参与,形成良好的教研之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推门听课,也不应该是某个时期的产物,而是最好的校本教研的形式,学校要以它为契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让“推门听课”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推门听课”要换位思考,重在交流。

推门听课之所以引起教师的反感,其关键原因是学校领导心态不正造成的。

有的领导老想着“治”人,抓老师的“小辫子”,而不是
想帮助教师成长。

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即使你听了一堂认为失败的课,但你也不能因此就把那位教师说得一无是处,而是要帮助教师找出原因。

制度是方的,人是圆的;制度无情,人有情。

我们应该借“推门听课”的机会,拉近领导与教师的距离,只有领导心中装着教师,教师心中才装着学校、装着领导、装着学生。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只需用教师对待学生的爱心,对待教师就可以了。

三、“推门听课”要全面观察,客观评价。

推门听课,听完之后,领导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看教师教学的全过程,看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上的师生互动,课后的作业辅导。

推门听课,领导不能听了就算了,抓到了“把柄”,就心满意足了。

应及时评课,主动与教师沟通,让教师消除顾虑,从内心深处认为推门听课是促进自己成长的加速器。

推门听课,不能“挑肥拣瘦”,什么课都要听,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哪怕是一节练习课,你也要一听到底。

因为任何课型都有“金子”,关键是我们领导怎么去挖掘、去发现?
四、“推门听课”要善于反思,着眼研究。

推门听课,是原生态的课,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课,作为领导要善于捕捉教师的教学亮点,要善于写听课手记或教学反思,把众多老师的成功做法进行及时总结,使其发扬光大;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课题,进行“草根式”研究。

能把病治好的药就是好药,能治病,最便宜的药最好,我们要树立自己的教师就是教学专家的思想,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教学专家。

不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要把“推门听课”的心态摆正。

只要领导和教师的想法一致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