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应该怎样写【篇一:如何写会议纪要】如何写会议纪要一、预测会议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会前对参会人员和研究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起草会议纪要有很大的帮助。
(一)根据参会人员预测会议内容。
会议记录人应在会前弄清楚会议研究的议题,再根据会议召集人、主要汇报人的职务、哪些部门负责人参加本议题的研究等情况,大致推测会议将做出什么样的决策,这样就对会议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便于做好会议记录。
特别是对没有书面汇报材料的会议,这种推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根据会议材料预测讨论焦点。
如果记录人有书面汇报材料,应该在会前快速浏览材料内容,弄清楚汇报部门提出的具体请求或建议。
一般来说,汇报部门请求解决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往往就是会议讨论的重点,会议最后一般都会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
会前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会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记录。
二、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会议纪要的初稿,做好会议记录对于写好会议纪要十分重要。
(一)突出重点记录。
一般情况下,每个议题讨论到最后,会议召集人都会做总结性发言。
这个发言是在归纳会议讨论情况,形成一致意见基础上做出的会议结论,也是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要尽可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同时,对于某项讨论问题,负责执行的参会人员往往操作性很强,对于落实会议精神十分重要,也要重点记录。
(二)有针对性记录。
无论什么工作,上会研究时都会有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记录时要注意记清楚每个人的发言中关于这些问题的具体表态。
如:某项工作由谁牵头,哪些部门配合;给哪个单位或部门多少资金,什么名目,怎么使用,等等。
这些内容往往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要严格按照主要负责人的原话记录,做到一字不差。
(三)注重细节记录。
会议讨论阶段,大家就某个具体问题纷纷发表意见,会议召集人可能会对某位参会人员的某个观点表示明确的赞成或反对。
这些意见中特别是涉及到具体工作措施、人员分配、经费安排等问题的,不管会议总结时是否再次提到,都应该把这些细节问题记录清楚,写进会议纪要。
三、会后拟稿会议纪要有其规范的格式,在拟稿时,除了要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语言精炼以外,还要注意文体格式和语言规范。
一般来说,会议纪要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
(一)标题的写法最常用的标题写法是“单标题”写法:由“单位+会议名称+文种类别(纪要)”组成。
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会议纪要”。
或是用“双标题”的写法:由正副两个标题组成,正标题概括会议主题,副标题与单标题的写法相同,由“会议名称+文种”组成。
如:“在比较中找差距——xx现场会议纪要”(二)正文的写法会议纪要正文一般分为导言和主体两个部分。
导言部分概述会议基本情况,主体部分记述会议内容。
1. 导言部分的写法。
导言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包括会议时间、会期、会址、主持人、出席人、列席人等。
2. 主体部分的写法。
这部分主要是写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是纪要的主要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三种:一是条文式写法。
以会议召集人的总结发言为基础,将会议议定事项分成几条具体意见写出来。
如:同意开展什么工作,给多少资金,由哪个部门负责(有时还需要点名由谁牵头),工作中要注意哪几个问题,等等。
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二是综述式写法。
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加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
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全面、透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落实的重大会议。
三是摘记式写法。
这种写法是把会议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逻辑顺序分别阐述。
这种写法能够如实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
一般来说,重要的座谈会或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三)其他注意事项会议纪要的称谓有特殊性,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
会议纪要以整个会议的名义表述,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必须概括会议的共同决定,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如“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与会代表一致表示”等。
凡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则需要分别论述并写明分歧所在。
由于会议纪要不可能全面记述所研究事项的各个方面,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研究的事情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会议同意某件事情,一般采用“原则同意??”的写法。
涉及具体工作时,不管领导是否强调,一般都加上“依法按程序办理”、“按程序报批”等内容。
同时,会议纪要还应注意如实反映会议内容,不讲究语言的华美和结构的精巧,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人为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
【篇二:如何写会议纪要2944169304】如何写会议纪要一、会议纪要的内涵《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我们根据上述规定,可以明确地把会议纪要定位为: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一种行政公文。
也就是说,会议纪要是对会议的目的、要求、基本精神及决定的事项加以文字归纳整理,以便上传下达,统一认识,进而推动工作的开展。
会议纪要在行文关系上,作为下行文可类似于通知,即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的形式,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作为上行文可类似于会议情况报告,报送上级,向上反映;作为平行文可类似于公函,发给平级有关机关,让对方知晓,沟通情况。
会议纪要以会议主持机关审定制发、其内容要求详尽具体之特点,区别于按照法定多数表决通过、内容多体现原则的会议决议;以突出会议的目的、要求、基本精神及决定事项为主要表达的项目上,区别于客观、原始记录会议情况的会议记录;以兼有反映情况、沟通信息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指挥的权威性上,区别于只用于反映会议动态、沟通情况,所载内容只具有参考性的会议简报。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会议纪要的三大特点是真实性、提要性、条理性。
(一)真实性。
会议纪要是纪实的,必须保证其真实性,这个要求是纪要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
会议纪要一经下发,特别是批转下发,它所记述的决议、决定就具有政策性。
所以办公室人员动笔写纪要之前,必须认真核实材料,没有核实的材料,切忌写进纪要。
为了保证纪要的真实性,纪要起草后,要听取与会者的意见,最后交由会议主持人或与会的主管领导审查,确认反映了会议的实际,才能签字印发。
(二)提要性。
要在会议纪要的“要”字上下功夫,对会议内容不可事无巨细、有则记之,应该对整个会议的各种材料和观点,经过分析、研究、综合整理,将主要精神、主要议决事项、主要观点,按一定逻辑顺序撰写出来。
在概括会议内容时,要特别注意突出会议议题,以议题为中心组织材料进行写作。
任何一个会议总有一个中心,即使有几个议题,每一个议题总有一个要点,也就是中心,中心就是会议的意图所在。
要围绕会议中心进行选材,重点应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
无助于说明会议中心议题的材料,即使是真实的、生动的,也一定要去掉。
(三)条理性。
每个与会人员的发言都可能是有条有理的,但是放在一起却很可能是“一锅大杂烩”,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有材料加以整理,使之有纲有目,纲目协调。
三、会议纪要的构成要件会议纪要的结构,一般由版头或标题、正文、版记三部分组成。
(一)版头或标题。
日常工作会议等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都有固定的版头,包括标题、纪要期数、纪要编发机关及成文日期等。
标题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纪要)组成,套红与否均可。
纪要期数、纪要编发机关及成文日期在标题下方注明。
一般非工作例会,如行业性或专题性的多数会议,会议纪要没有固定的版头,标题由会议名称加文种(纪要)组成。
(二)正文。
正文一般由会议概况(导言)、会议精神和决定事项(或结语)三部分组成。
会议概况主要包括会议时间(多次性会议应写明会议起止时间)、召开地点、主持人、参加人(日常工作例会的参加人员可以放在纪要末尾)、领导同志参加情况、会议议题等。
会议精神部分写会议的主要情况,对会议的原则精神、讨论结果和今后任务等进行具体叙述和说明,要有准确的概括和很强的政策性、指导性。
会议决定事项或结语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常常做出决定,需将这些决定事项加以归纳,扼要写出。
工作会议、专业性会议在结语这部分应对会议做出估价,指出方向,明确任务,提出希望和号召。
正文部分要对会议概况(导言)、会议精神、重要原则、主要内容和议定事项(或结语)等加以综合和阐述,通常用三种方式表述。
其一是综合叙述式,即把会议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统一认识和看法、议定的事项,加以综合叙述;其二是分类归纳式,即把会议的发言、讨论的情况以其内在联系归纳为不同的方面,来分别加以叙述;其三是发言记录式,即按照会议的发言顺序,掌握其重点,对记录如实加以摘要整理。
(三)版记。
纪要版记(纪要的末尾)部分包括纪要的关键词、上报或下发单位、印数。
若纪要无版头,则末尾部分可简化为纪要编发机构名称及成文日期即可。
本部分无需加盖公章。
四、会议纪要的类型根据性质与内容,会议纪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办公会议纪要。
所谓办公会议就是机关研究日常工作、日常事务的会议。
此类纪要主要是用来宣布各种日常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大都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领导层集体开会决定了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事宜后所使用的一种纪要。
内容往往是决定一个或多个事项放在一份纪要中,分别逐一表达。
(二)指示会议纪要。
即对某一范围较大或重要方面的工作会议所综合整理的会议纪要,既有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意见,又有对这一重要工作各种认识的统一,还包括对工作的具体部署、要求,行政约束力很强。
(三)学术会议纪要。
它不具有法定的行政权威和约束力,只具有参考性。
实际上学术会议主要是对某一重大的理论、实践课题进行研讨,所以这种会议纪要只起交流情况的作用,而非具指挥性。
五、会议纪要的撰写要领根据会议的性质和内容,会议纪要的撰写常用概述式、归纳分类式和摘记式三种写法。
(一)概述式。
这种写法是根据会议进行程序,将会议概况、会议议题、主要讨论意见、议定的事项分点顺序写出来。
这种写法的特点是简明扼要、顺理成章。
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等多用这种写法。
(二)归纳分类式。
这种写法是将会议讨论的内容依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综合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逐段逐层地将会议讨论的各方面问题阐述明白,可以分条撰写或冠以小标题。
这种写法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问题集中。
较复杂的工作会议、专业性会议等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三)摘记式。
就是根据会议议题把与会人员的发言要点顺序记录下来。
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