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共10张)

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共10张)

A1 、A2是主题的第一变奏和第二变奏,依此类推。
.
两重变奏曲形式
A1
B1
A2
B2
(引子+A+a1+a2+a3)(B+b1+…+b13)(a1+a2+a3)(b1+…+b18)
.
引子
第一主题 第一主题第一组变奏 木管乐器 第二主题
第二主题第一组变奏 第一主题第二组变奏
第二主题第二组变奏
尾声
.
弦乐器
.

婚礼歌曲:《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
.
主题一:《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
.
“变奏”是将一个音乐材料在保留某些 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变化,一方面可使人听 出原型,同时又有新鲜感。
变奏曲式是由主题和它的一系列变体构成的曲式。 图式为:
A+A1+A2+A3+A4+A5+A6+A7…… A是主题原型,
.
.
俄罗斯民族风情
学 习 目 标
1、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 的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 亚幻想曲》感受俄罗斯民 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2、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 代表人物及相关的音乐知 识。
3、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 象,并尝试用探究的方式 深刻理解音乐主题。
.
俄罗斯民族音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 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 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 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 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 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 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 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 情。
作品分析
•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于1847年间在华沙写成。 乐曲的原名是《以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和舞 曲为主题的幻想曲》,后改为现名。这是格林卡 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作品,是俄罗斯交响音乐的 奠基之作。乐曲的历史意义,正如柴可夫斯基所 说:“所有的俄罗斯交响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 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这正如橡果孕育出 橡树一样”。乐曲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 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 林斯卡亚》的主题。
.
这两件乐器你认识吗?
.
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 响
俄罗斯民族音乐现状的落后
为振兴俄罗斯音乐,格林卡在好友普希金的资助 下,1830年前往意大利深造,1834年回到祖国
《伊凡·苏萨宁》——俄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正 的民族歌剧,奠定了俄罗斯“人民历史剧”的基础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奠定了俄罗斯“民间历史剧”的基 础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孕育了俄罗斯的整个交响音乐
铜管乐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