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听课点评
任课教师:高一七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乐播放:伏尔加河纤夫曲,同学们体验音乐的情绪什么样的,导入苏联时期音乐的特
点
二、教学过程
(一)歌曲《喀秋莎》赏析
1、观看苏联时期电影片段
2、歌曲《喀秋莎》电影版本,发掘这首歌曲的时代意义
3、复听《喀秋莎》分析音乐作品本身特点
4、学唱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5、苏联歌曲传唱至今为什么?
(二)、俄罗斯的舞蹈
1、俄罗斯的民间舞蹈
环节:欣赏民间舞片段——教师示范舞蹈——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学跳两个八拍)民间
舞
2、《四小天鹅舞曲》
环节:教师介绍芭蕾舞起源特点;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学习芭蕾手位;学生
实践:分小组学跳《四小天鹅舞曲》
课后评语:
任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充满美感、富有文化气息、教学效果明显的音乐课。
这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个环节的把握是成功的。
1、这节课对音乐内容的定位是准确的。
选取了学生熟悉并典型的俄罗斯歌舞,在教学中教师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为线索,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引领学生在音乐中抒发情感、感受人文、探索音乐,这说明教师清晰的认识到了基础教育的主体——即学生,课程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感知音乐、体验和探究、音乐实践等综合能力。
而对音乐课程定位准确,使教学目标能够依照三个纬度设计的要求,直接指向教学的各种行为和各个环节。
2、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看到了教学的各种要素构建起了立体丰满的教学模型。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几个教学的线条,即以音乐人文为贯穿的横向线条和以音乐知识技能为渗透的数个纵向线条。
如横向的“国家”、“地理”、“民族”等,这条人文线索是清晰的;而纵向的音乐要素、作曲家介绍、作品背景常识、歌唱技能、舞蹈学习等等,多条纵线形成了一个纵面。
我们看到教师潜移默化地运用德育作为支撑,通过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这就是生命教育;在音乐中让学生感受到俄罗斯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教学内容中涵盖了声乐、舞蹈等多部音乐作品,满足了教学目标对于素材容量的主要需求。
3、充分发挥教师的音乐技能,引领学生多方位开掘音乐体验。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任老师在音乐的技能方面综合能力强,这些技能为引领学生体验音乐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