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支撑模板现场施工方案

木支撑模板现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柳州市真龙花园10#、11#、12#楼工程,位于广西柳州市桂柳路南侧,该工程包括10#、11#、12#楼三个单体工程,总建筑面积18023.19m2,无地下室。

10#楼建筑面积4622.1m2,建筑层数地上12层,建筑高度为32.5米,建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模板工程施工工艺3.1、施工准备①技术准备2、梁板模板顶撑支撑说明(1)(2)现浇板底板选用1.8 cm模板(3)(4)小楞木选用5cm×8cm,间距不大于30 cm(5)(6)大楞木选用6cm×8cm,间距不大于30 cm(7)(8)梁底板选用宽24 cm,厚1.8cm的模板(9)(10)梁侧选用1.8 cm厚模板(11)(12)梁侧板固定立档选用4cm×6cm木档,间距40 cm(13)(14)顶撑:φ8 cm,间距为45 cm(15)(16)水平支撑选用木档4cm×6cm,在0.5米处与1.75米处设置双道纵横相连的⑴工艺流程模板设计→模板加工模板安装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

柱模板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安装柱模→安装柱箍→安拉杆斜撑进行校正加固→验收。

墙模板工艺流程:弹线→安装门窗洞口→安一侧模板→插入对拉杆及套管→安另一侧模板、校正加固→验收。

楼板模板工艺流程:弹线→搭支撑系统→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与墙或柱接触面的处理)→安装侧模→安装主、次龙骨→铺板(与墙接触面处理)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验收。

⑵模板的配置及加工缝处用5mm×10mm 的海绵条填塞严密,防止砼漏浆。

外墙大模板要将竖向龙骨下伸,用下层螺栓孔将其与墙面固定严密。

C、梁模板梁底板、侧模板均采用18mm 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mm×80mm 木枋。

大于600mm 高的梁,必须穿对拉杆,用φ48 钢管加固,接缝与墙体一样做法,梁底与侧模的接触面采用企口连接。

跨度大于4m 的梁底模按设计要求起拱2‰,大于2m 的悬臂梁起拱2‰。

⑶、模板安装A、安装墙模板立杆牢固地支撑在垫块上。

柱模缺口处钉衬扣,再安装梁底模,接头安装侧模,待主梁模板安装校正并紧固后,再安装次梁模板。

现浇板底模安装在梁模完成后进行,施工时严格按要求及时调整标高,并固定。

安装后的梁、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合格后办理预检。

C、楼板模板安装(1)楼上下层模板的支柱,应安装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在已拆模板的楼面上支模时,必须验算该楼层结构的负荷能力。

(2)模板的支柱间距,横纵向应按模板设计计算书进行布置。

(3)底层模板的支撑,宜先做好地面的垫层再支模,在原地上支模时,应整平夯实,做好排水措施,支柱下端应设通长垫板,并设一对木楔并用铁钉钉牢⑷模板安装后的验收所有梁、柱、墙模板均按图施工,特殊部位增加细部构造大样图,模板排列图、排架支撑图,班组均需按图施工。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施工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件螺栓,对拉螺栓进行全面检查,浇混凝土过程中应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组、技术组。

在梁、墙、柱底部均应留垃圾清扫孔,以便将垃圾冲洗排出,浇灌前再封闭。

所有楼板、墙板内的孔洞模板必须安装正确,并做加固处理,防止砼浇筑时冲动。

四、模板工程计算书针叶材:樟子松、杉树底模下面的楞木距为0.80,底模的计算简图如下所示,它是一个等距的多跨连续梁,底模板长度有限,可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满足(4)计算底模桡度计算桡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砼荷载Q=(6.57-0.67)×0.9=4.4KN/MW A=0.967×QL4/100EL=0.967×4.4×4504/100×9×103×1/12×240×183=1.83㎜允许桡度为L/400=450/400=1.125>1.07㎜满足(二)、梁侧模板计算:(1)4.038×104/(180×182/6) =4.15KN/㎡<1.3×13=16.9 KN/㎡满足(3)计算抗剪强度Vmax=0.62qL=0.62×10.3×0.4=2.55KNTmax=3 Vmax/2bh=3×2550/(2×800×18)= 0.27 N/mm2 < Kfv=1.3×1.4=1.82 N/mm2W A=0.967×QL4/100EL=0.967×10.3×4004/100×9×103×1/12×800×183=0.72㎜允许桡度为L/400=400/400=1>0.84㎜考虑立档梁距小于0.4M,满足三、梁顶撑复核N=1630/0.453×3.14×(80/2)2 =0.72 N/㎜2<Kfc=1.3×10=13 N/㎜2满足(四)、楼板底横板计算(按二跨连续板计算)(1)(2)荷载:砼重24×0.14=3.36KN/㎡钢筋重 1.1×0.14=0.154 KN/㎡模板重5.58×0.018=0.1 KN/㎡施工人员及设备重 2.5KN/㎡(五)、小楞木计算(近二跨连续梁计)(1)(2)荷载设计值:底模 6.5×0.4=2.6楞木自重1.2×5×0.05×0.08=0.024所以设计值为2.61KN/M标准值:4.6×0.4+5×0.05×0.08=1.86KN/M(3)(4)复核抗弯强度(大楞间距为450㎜) Mmax=0.125qL2=0.125×2.61×0.452=0.066KN·M大楞木自重1.2×5×0.06×0.08=0.029所以设计值为2.37KN/M 标准值:1.86×0.9+5×0.06×0.08=1.69KN/M为便于计算将集中荷载近似化为均布荷载q=2q1/0.8+q2=2×2.34/0.8+0.029=5.87 KN/M(2)复核抗弯强度(大楞间距为450㎜)Mmax=0.1171qL2=0.1171×5.87×0.452=0.14KN·MMmu/Wn=0.14×106/(60/6×802)=2.19 KN/㎡<Kfm=1.3×13=16.9 N/㎜2支撑中1.26M处设水平拉杆,取撑距450㎜,稍径8㎝。

L0=1×1.26=1260㎜I=R/4=80/4=20λ=L0/I=1260/20=63(1)(2)强度计算N=5.87×0.8=4.7KNN/A0=4700/3.14×(80/2)2=0.936N/㎜2<Kfc=13N/㎜2满足(3)3、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

严重弯曲及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

4、严重锈蚀、变形、,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

5、建筑金属的拉杆,不宜采用铅丝攀拉,必须使用埋件形式的钢性材料。

6、不宜采用承插式钢管做底步立杆交错之用。

7、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kg·m。

8、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

应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0.4m。

(二)、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9、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

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m高以上。

10、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11、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顶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2、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3、装、拆模板时禁止使用2x4”木料作立人板。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

不允许一次吊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6)监测频率: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20~30分钟一次。

监测时间可控制在混凝土浇注前直至砼终凝。

(7)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

七、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2.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本工程在分析、辨识施工中,危险因素是5#楼地下室顶板梁板层高达5.6m ,梁截面尺寸400×1200mm ,板厚平均200 mm,支架受荷偏大,可能产生支架的不稳定性,扣件滑移造成框架梁砼倒塌,高空坠落、高空落物伤人等。

在工地已采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作好以下危险因素产生的应急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