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效果调试疑难问题汇总

效果调试疑难问题汇总

1. DLC的关键参数含义?计算原理?通常调试方法,和GAMA曲线的配合方法?那些场景的图片容易观看效果?
图1
RE:
如上图1,。

调试用到的关键参数有:
Static Curves共有3条曲线,Curve1是基本曲线,一般拉45度直线即可;Curve2a是高亮曲线,一般往下压(一般动170以下部分);Curve2b是低亮曲线,一般往上拉(一般动155以下部分)。

Dynamic Curves是根据当前画面的情况经过计算完后的曲线。

Histogram Data Report的参数:
Min value: 当前画面的最小亮度;
Max value: 当前画面的最大亮度;
Average value: 当前画面的平均亮度;
1~16: 4, 180, 2301。

17~32: 377, 614。

表示把256灰阶分成32段,每段8节,4,180,2301这些数字表示当前画面落在该段的点的数量;
Pure_Image_Mode: 表示纯色的DLC模式,一般用LINEAR_CURVE;
Lumi_Limit: 表示Dynamic Curves高亮部分的DLC限制。

有0-4 Level,0表示不限制,4-Level 表示从高亮255往下4个点不做DLC处理,即保持45度直线状态;
L.L.U: Dynamic Curves的低亮部分往上拉的范围;
L.L.D: Dynamic Curves的低亮部分往下压的范围;
L.H.U: Dynamic Curves的高亮部分往上拉的范围;
L.H.D: Dynamic Curves的高亮部分往下压的范围;
S.L.U, S.L.D, S.H.U, S.H.D: 分别对应L.L.U, L.L.D, L.H.U, L.H.D的增益,相当于倍乘系数;YavgThres.L: 低亮的门限值,一般在0-40之间;
YavgThres.H: 高亮的门限值,一般取128;
DLC计算的原理:
DLC算法通过对当前画面取点(通过Histogram Data Report),得到平均亮度Average value,然后比较平均亮度和门限值的大小关系:
如果平均值< YavgThres.L, Curve2=Curve2b;
如果平均值> YavgThres.H, Curve2=Curve2a;
如果平均值在YavgThres.L和YavgThres.H之间, 根据离那个值近就占的权重大的原则,按一定的权重叠加计算得到Curve2值;
Dynamic Curves就是Curve1和Curve2的相加,再加上内部还有一条曲线(芯片默认的)的影响,和L.L.U(D), L.H.U(D)的共同作用下得到的曲线。

当前画面DLC的作用就是通过该曲线来作用的;
通常的调试方法:
一般来说,DLC曲线可以用以前调试OK的曲线,但是与某些屏配合或者参考某些样机调试时,需要调试DLC曲线。

根据经验,调试时可以先把Curve2a,Curve2b的值Reset,看芯片内部的曲线状态是什么样的,清楚了后再调试Curve2a,Curve2b的曲线,Curve2a 一般往下压(一般动170以下部分),Curve2b一般往上拉(一般动155以下部分),注意Curve2a 的低阶的第1个点一般不压太多,Curve2b的低阶第1个点一般不提太多。

L.L.U(D), L.H.U(D)的值也可以适当调试,用于限定动态曲线上拉或下压的范围。

如果高亮部分某些阶不需要做DLC处理,可以设定Lumi_Limit的值;
一些测试画面:
如BOOK1里的雪地松树,弹钢琴,船画面,水煮叶子画面等都可以;
2.在调试VIF_PEAKING方面时,调TV下的重影与清淅度兼顾时不好把握,每个参数的具体含义?是否有什么副作用?
图 2
RE:
Pre-Defined定义的是VIF Peaking的强弱;
User Control定义的是Freq: BPF的频带宽度;Gain: 增益;Sharpness: 清晰度大小;
当遇到TV下的圆图,狮子头图有重影,可以适当调节这些参数。

建议尽量调节Pre-Defined
的值,不要轻易调节User Control。

调节了User Control的值后,需要确认清晰度会不会影
响太多,Color burst的幅度会不会变化太多,不建议大改动。

3. SCALER里的处理影响清晰度的有:PREFILTER, HSD_Y, HSD_C, SRAM1,SRAM2,HSP,
VSP分别是什么含义?具体怎么调试?
RE:
PREFILTER:信号进Memory前的FILTER, 值越大表示高频细节越多;
HSD_Y, HSD_C:Y, C信号的水平方向SCALING DOWN,进Memory前的处理;
VSD: 垂直方向SCALING DOWN,进Memory前的处理;
HSD, VSD一般不调试,用PQ表默认的。

HSD用ALLPASS1X表示不做SCALING DOWN。

SRAM1是过Memory后的垂直方向的SCALING DOWN参数,值越大表示高频细节越多;
SRAM2是过Memory后的水平方向的SCALING DOWN,值越大表示高频细节越多;
HSP调用SRAM2的参数,VSP调用SRAM1的参数,调用时要注意对应关系,如4T, 6T
要对应;
一般只调试HSP, VSP,更改要慎重,最好与MSTAR沟通再更改;
4. HDMI_444_PC_Hup_Vup, HDMI_422_PC_Hup_Vup, DVI_Dsub_HDMI_RGB_PC_Hup_Vup,的信号格式区别?
RE:
HDMI_444_PC_Hup_Vup, HDMI_422_PC_Hup_Vup是HDMI的PC MODE格式信号,
分YUV444,YUV422格式,DVI_Dsub_HDMI_RGB_PC_Hup_Vup是DVI信号和HDMI的
PC MODE的RGB格式信号,和PC信号,这几种格式信号与普通的HDMI信号的区别是
不做效果处理,如DLC,PEAKING,DNR等都是OFF的;
5. ATV弱信号,有时噪点带彩色较明显,怎么处理?
RE:
BK367F: ACC maximum gain. 默认为1F, 可调小;
BK1820的BIT7,BK1843改为68,78;
还可以将COMB里的色饱和度降低,SCALER里的色饱和度提高;
6. FCC调试方法?
RE:
颜色的调试步骤一般是IHC,ICC,IBC--ÆFCC--Æ矩阵;
FCC调试的是7种基本颜色以外颜色,即过渡色;
T1-T8分别对应不通的颜色,如:T1->肤色;T4->蓝色;T5->绿色;
BK1851的BIT0,是DEBUG MODE,可以框住屏幕上要调试的颜色;
7. 某些屏水印严重, 一般是怎样的处理步骤?怎么样通过BYPASS各段信号流程的方式排
除是芯片的影响?判定是屏的问题?
RE:
压GAMA,对亮阶的水印有用;上抬GAMA,对暗阶水印;
LVDS的6BIT, 8BIT选择, TI模式等;
开DITHER, BK1038的BIT7,BK247E的BIT0-2;
某些颜色上的水印,可以通过将色调调偏避开;
注意ICC,IBC,IHC的值都不要偏离默认值太大;
8. 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进3D COMB的方法和原理?
RE:
对3D COMB芯片,静止图像肯定是进3D的,但是运动图像是2D处理的;
COMB相关的一些寄存器DEBUG:
BK3631,32->Y THRESHOLD, BK3633,34->C THRESHOLD;
强制进3D, BK3631,32,33,34写FF,BK3610->0X17;
进2D, BK3631,32,33,34写00,BK3610->0X12;
BK3655,56:3D的快慢,稳定。

某些非标台2D,3D进出不稳定的可以调整;
9. POSTCCS, POSTCCS_SMOOTH, MADI,EODI相关,FILM, FILM32相关的含义?RE:
POSTCCS:对高频信号的串色有作用,BK0598,BK05A9;
POSTCCS_SMOOTH一般不调试;
MADI: 降带宽调试。

降带宽会影响图像的细节。

如:25_4R, 表示信号格式为10BIT 的Y, U和V合起来也是10BIT, 再加上4BIT的MOTION;
24_4R, 表示信号格式为8BIT 的Y, U和V合起来也是8BIT, 再加上4BIT的MOTION;
所以25_4R比24-4R图像细节好;
EODI: DEINTERLACE相关。

如红旗飘扬画面,一般不调试;
FILM,FILM32:TV不开,隔行信号才开;
一些运动画面差线,可以开关FILM试下;
如:FILM关掉,看十字线运动画面,有闪烁;
有些误进的话,也会导致差线;
10. MCNR的作用?
RE:
MST6M48,MSD318等后续的高端芯片,有该功能,MSD306,9没有;
这是对DNR的一个补充,同时起作用,但只在SD信号下开,因为开强了会引起拖影;
所以MST6M48的DNR效果要比MSD306,9好;
11. 在PQ表里增加行,增加列的注意事项?
RE:
直接添加即可;
ANDY.ZHU
2011-4-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