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图表整理第一节概述P.S.关于免征额与起征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经常被混淆,甚至连媒体都经常混淆,但是在我们税法中,是有严格区分的,在个人所得税这一章,多次涉及到免征额和起征点,一定要分清!!第二节纳税人1.纳税人2.基本纳税义务上面*部分,作为高级管理人员也具有纳税义务第三节征税对象和税目参考第六节计税依据表注:几种个人特殊收入的税务处理第四节税率个人所得税依照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其中比例税率需要记忆。
第五节计税依据一、费用扣除标准:二、每次收入的确定:第六节应纳税额计算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汇总表例题分析(一)工资薪金所得1.一般计算:应纳税额=(每月收入-20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题·计算题】中国公民郑某2009年每月工资4000元,计算郑某2009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疑编号632040501]全年工资应纳税额合计=[(4000-2000)×10%-25]×12=2100(元)(二)经营所得1.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示1】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如取得银行存款的利息所得、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所得,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的规定单独计征个人所得税。
【提示2】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查账征收或核定征收。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注意与个体工商户相区别)应纳税额=(全年收入-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题·计算题】王某为中国公民,2009年承包经营一个招待所,全年承包所得是80000元(已扣除上交的承包费),计算王某2009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应纳税额=(80000-2000×12)×35%-6750=12850(元)。
(四)劳务报酬所得(注意加成征收)1.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2.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3.每次劳务报酬所得额>20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表【例题1·计算题】某演员王某进行演出,取得出场费400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320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20%+12000×30%=7600(元)简便算法:32000×30%-2000=7600(元)上题延伸:(1)假如王某从其取得的出场费入40000元中拿出4000元进行公益捐赠,则:捐赠限额=40000×(1-20%)×30%=9600(元)>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32000-4000=28000(元)应纳税额=28000×30%-2000=6400(元)。
(2)假如王某从其取得的出场费收入40000元中拿出4000元捐赠给某单位,应纳税额=40000×(1-20%)×30%-2000=7600(元)【例题2·计算题】某演员钱某进行演出,取得出场费700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应纳税所得额=70000×(1-20%)=560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20%+30000×30%+6000×40%=15400(元)简便算法:56000×40%-7000=15400(元)(五)稿酬所得(注意减征30%与次的关系)1.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1-30%)2.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1-30%)【例题1·计算题】某作家写作一本书出版,取得稿酬20000元。
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1-30%)=2240(元)。
【例题2·计算题】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家日报上连载两个月,第一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2000元;第二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5000元。
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728B.784C.812D.86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000×(1-20%)×20%×(1-30%)=784(元)。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连载而取得的所得为一次,稿酬按20%的税率征收,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
本题某作家的小说在报上连载,分别取得稿酬2000元和5000元,应合并计税。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注意手稿拍卖)1.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2.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例题1·单选题】某单位高级工程师刘先生于2009年8月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3000元,9月又取得一项特许权使用费收入4500元。
刘先生这两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1160B.1200C.1340D.150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次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4500×(1-20%)×20%=1160(元)。
【例题2·计算题】2008年我国某作家出版一部长篇小说,2月份收到预付稿酬20000元,4月份小说正式出版又取得稿酬20000元;10月份将小说手稿在境外某国公开拍卖,取得收入100000元,并按该国有关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000元。
要求:计算该作家上述所得在中国境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注意无扣除、上市公司股息减半、存款利息税率变化)应纳税额=收入×20%【提示】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l5日后孳生的利息所得适用5%的税率;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题1·计算题】张先生为自由职业者,2009年8月取得如下所得:从A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16000元,从B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7000元,兑现8月10日到期的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1500元。
要求:计算张先生上述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取得上市公司的股息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2007年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为5%。
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股息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16000×20%×50%+7000×20%=3000(元)储蓄存款利息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12×2×5%=12.5(元)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12.5=3012.5(元)。
【例题2·单选题】王某于2007年9月30日存入某商业银行一笔人民币款项,同年12月30日王某将该笔存款取出,应得利息收入100元,银行在支付王某利息时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元。
(2008年)A.5B.10C.15D.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后孽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由银行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税额=100×5%=5(元)。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1.个人将受赠不动产对外销售:(1)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在受赠和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按相关规定处理。
2.2个不缴税项目;(1)目前,国家对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例题·计算题】王某2009年4月1日将一套居住了2年的普通住房出售,原值12万元,售价30万元,售房中发生费用1万元。
要求:计算王某出售房屋应纳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应纳个人所得税=[30-12-1]×20%=3.4(万元)十、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每次收入额×20%【例13-10·计算题】陈某在参加商场的有奖销售过程中,中奖所得共计价值20000元。
陈某领奖时告知商场,从中奖收入中拿出4000元通过教育部门向某希望小学捐赠。
按照规定,计算商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陈某实际可得中奖金额。
【答案】(1)根据税法有关规定,陈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为4000÷20000=20%,小于捐赠扣除比例30%)。
(2)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捐赠额=20000-4000=16000(元)(3)应纳税额(即商场代扣税款)应纳税所和额×适用税率=16000×20%=3200(元)(4)陈某实际可得金额=20000-4000-3200=12800(元)十一:其他所得(略)几种一次性个人收入的税务处理每种类型例题分析:(二)一次性非年终奖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将、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计算题】中国公民王某为某文艺团体演员,2008年6月收入情况如下:每月取得工薪收入6000元,第二季度的奖金4000元;【答案】工薪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4000-2000)×20%-375=1225(元)注释: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一次性补偿收入(不用掌握)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