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者电脑音乐教程第二十五课——侃侃录音话筒的使用2007-06-29 13:29:16一段时间来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更新教程(网友们大叫:我靠!你还好意思说啊!)……啊,大家别生气,前言中我承诺过一定要给初学电脑音乐的朋友们写完这部入门的教程,从什么是MIDI一直写到混音。
既然说到就一定会完成它!(掌声,鸡蛋、瓜皮飞来,大觉者倒地……)言归正传,下面开始继续讲课!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使用Nuendo软件录音的基本操作。
可以说,知道了这些基本操作,我们就可以录音了。
不过,下面我们先将软件放一放,再来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
因为做为录音师,所要掌握的并非只是操作软件,还有很多其他棚内的工作。
比如,我们不清楚话筒怎么摆放,那么也就无从谈起声音录进电脑后再怎么处理。
因为我们知道,话筒是声音变成电流的第一步。
话筒里的振膜振动,将声音变成电信号。
如果话筒本身有问题,或者话筒的摆放有问题,那么你录进来的声音本身也就有问题,再靠后期的处理去修,那是亡羊补牢。
所以说录音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证进入你电脑的是完美的,正确的声音。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了解对于录音师最重要的一件设备——话筒。
话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icrophone ,音译为“麦克风”,也叫做传声器。
它是在录音中拾取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基本设备。
可以这么说,它是最重要的录音设备。
因为无论你的声卡、电脑有多高级,如果话筒不好,那么一切都白搭,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相机的象素再高,后期的数字处理再厉害,如果镜头不行,照进来的东西本身就是模糊的,那照样白搭。
呵呵。
就是这个道理。
话筒的分类很多。
最大致的划分,可以按用途分为录音(广播)及演出用话筒、通讯用话筒和专业测量用话筒这么三种。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都是第一种。
按照换能方式来划分,话筒可以分为电动式(包括动圈式和带式)、电容式(包括驻极体式)、电磁式、压电式等。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划分方式,比如按照振膜受力、指向、有线无线等来划分。
其实这些都并不重要。
我们用来录音的话筒一般是动圈式和电容式两种。
动圈话筒是最常见的话筒。
卡拉OK练歌房里摆的都是它。
哈哈。
它的构造很简单,话筒里装着一块磁铁,在振膜下面带着一个线圈,当振膜振动时,线圈就在磁场中运动,由于电磁感应,就产生了电信号。
可以说动圈话筒是应用最广泛的话筒,多为手持式,因此大多用在演出中。
当然录音中也常常使用。
如下图所示:图:动圈话筒一般来说动圈话筒的价格比较便宜,做为初学者,如果你钱包不是很鼓,可以先购买一支性能不错的动圈话筒来练习。
而且,动圈话筒有个好处,就是对录音环境要求比较低,即使你没有专门的录音室,动圈话筒也一样可以进行录音。
不过还是尽量买质量好一些的,太差的就别考虑了。
呵呵,想当初俺刚毕业的时候,买了电脑,用步步高VCD自带的卡拉OK话筒插在Live声卡上来录音,那效果叫一个惨不忍睹……如果资金稍微充裕,建议还是使用一个电容话筒来录音吧。
目前可以说个人工作室里几乎都是使用电容话筒来录音。
电容话筒的构造和动圈不一样,它由一片很薄金属片来做为振膜,另外还有一块金属后极板,当加电之后,两者构成一个电容器,振膜振动时,其距离和极板不断变化,其电容量也随之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变化的电信号。
因此,电容话筒是需要供电才能使用的。
电容话筒的特点是灵敏度高,频响范围宽,音质好。
是目前专业录音中最常用的话筒。
电容话筒的价格一般较高,从几百元到几万元都有。
显然这东西是越贵音质越好。
选择什么档次的只能看你的腰包了,呵呵。
图:电容话筒还有一种话筒我们经常和它打交道,它也属于电容话筒的一种,这就是驻极体话筒。
所谓驻极体,就是一种在强电场中经过极化后制成的一种电介质,由此起到电容的作用。
如果说这些你不明白,那么说白了吧,哈哈,就是语音聊天用的那种东西,如图:图:驻极体话筒这东西价格极其便宜,音质当然也不用说了:一个字,烂。
如果稍微有点专业精神,还是别拿它录音的好。
当然,玩玩还是无所谓的。
其实,在专业录音棚中,往往都有各种各样的话筒,而不是一支两支。
录音师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话筒来使用。
如图:图:录音棚中各式各样的话筒图:还是录音棚中各式各样的话筒话筒上一般都有一些标志和开关,它们用来设置话筒的指向。
其实,这些标志也就代表着话筒的拾音指向。
下面说一下:圈型的标志是全指向,打到这个档位上,话筒可以拾取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如图:图:全指向8字型的标志是双指向,在这个档位上,话筒只拾取来自话筒正反面的声音,侧面的不拾取。
如图:图:双指向心型的标志是单指向,打到这个档位上,话筒只拾取来自正面的声音。
如图:图:单指向蘑菇型的标志也叫超心型,它也只拾取来自正面的声音,但拾取的声音范围很小,只拾取来自正对着话筒方向的声音。
所以又叫超指向。
如图:图:超指向有些话筒只具有一种或者几种指向,也有很多话筒具备所有的指向,可以随意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选择话筒,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的。
不可能说这个人就适合这个话筒。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录音话筒很多,反正越贵的越好。
不过,也不完全如此,很多时候,也不一定昂贵的话筒就一定适用。
在录音师熟悉了一个话筒的声音特点后,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感觉去给某乐器或者某个人使用某支话筒。
而话筒的声音特点除了看它本身所标注的电声参数之外,凭主观听感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做为个人工作室,只拥有一两支话筒,录音也仅仅是以录人声为主,这样的工作室就需要挑选一两只能够尽可能适应各种声音的话筒来录音就可以了。
而在大录音棚中,我们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话筒来搭配。
比如录制一个交响乐团,面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我们就得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使用不同的话筒,同时不同的乐器,话筒的摆位也都不同。
一般来说,话筒按照摆放来说,可以分为单只话筒录音、双话筒立体声录音、多话筒录音等情况。
这些都是经常要遇到的。
单话筒录音顾名思义也就是只用一支话筒。
这个不必多说了。
而立体声拾音,则需要两只话筒来录音。
我们一直在强调:一支话筒就是一个声道,那么我们想录立体声,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两支话筒。
就如同人的两只耳朵一样。
立体声录音的话筒摆位方法有多种,一般分为AB制、XY制、MS制、人头录音以及OSS等。
所谓AB制,就是将两个完全一样型号的话筒并排放置,相距几十厘米到大约一米的这么一个距离,然后进行录音。
图:AB制摆位图:两只话筒并排录音AB这种摆位方法的优点是临场感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两话筒之间容易产生相位干扰。
关于相位干扰我们后面会讲到。
因此,这种方法已经很少使用了。
XY制和AB制不同之处就在于两只话筒是重叠的。
一看图大家就明白了,就是这样摆:图:XY制摆放一般XY制话筒的角度都是90度,这样的摆位不存在时间差和相位差,因此效果比AB要好。
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另一种立体声拾音方式是MS制。
它和AB制摆法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它使用两只型号、性能不同的话筒构成。
其中一个话筒主轴正对声源,称为M,另一个的主轴则对准左右两侧,称作S。
MS制摆位几乎完全没有相位干扰,因此效果是最好的。
如图:图:MS制摆位(侧面)图:SM摆位(正面)从第二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明白了,上面的M话筒是单指向的,指向声源,而下面的S话筒则是使用了8指向,拾取左右两侧的声音。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人头录音,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录音方法,它使用一个和真人头一样大小的模拟人头,把两个无指向的话筒分别装在人工头的耳朵里。
这样录下的声音,佩戴耳机欣赏,就会非常好地重现当时的声场,当时的假人头“听”到的一切,你也都可以听到,这种录音方式所创造的立体声效果是无与伦比的。
不过,只有戴耳机才能听,用音箱是听不到的。
因为只有耳机才能再现当时假人头上两个话筒的位置。
图:人头录音好,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话筒使用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或许有人要问,话筒的使用还需要什么说法么?接上线,把话筒支在那里,让歌手对着它唱不就完了?呵呵……话筒的使用可大有讲究!可一般说来,话筒的使用又都是凭借录音师的经验和感觉的。
当然了,话筒的使用是有一些规律可以遵循的,下面我们来讲一些关于话筒使用的知识,这些也是做为录音师要懂得的最基础的知识。
1,选用话筒的时候,要注意话筒的声音离轴染色现象和近讲效应。
所谓染色现象,是指在录音时,由于种种原因,声音的某一频段得到了过分的加强,这和录音环境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没有强吸音处理的小房间容易发生。
而除了环境之外,和设备本身也有一定关系。
我们知道,话筒是有方向性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轴向。
在使用话筒时,声波进入话筒的入射角度不同,其灵敏度也不同。
这就是所谓“离轴染色”。
话筒的轴向频响曲线当然是越平越好,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声音的入射角度不同,频率相应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任何话筒都会出现的。
近讲效应,是指声源靠话筒比较近的时候,出现的一种低频提升现象。
任何话筒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但不同的话筒,体现出的这个特点也不一样。
你可以试试,离话筒远一些录音,和离话筒很近录音,录下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其实,声音的染色和近讲效应等现象并不是坏事,加以利用反而可以成为好事。
关键是我们想得到什么样的声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录音师故意让歌手“啃”话筒,离话筒非常近,而这样录出的声音非常浑厚而有磁性。
和离话筒一米远是不一样的。
也许你会说,那离话筒越近越好了?当然不是!这仅仅是一种情况,不同的歌手,不同的话筒,不同的环境都不一样。
所以说实际录音的时候,话筒的使用是非常灵活的。
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所拥有的每一支话筒的特点,了解你的录音环境特点,同时还要了解这个歌手的特点,这样才可以利用话筒的特点来创造最完美的声音。
2,注意话筒过载。
过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录劈了”。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即使是再大牌的录音大师,也不敢保证自己在录音的时候从来不劈。
呵呵。
录音的时候录劈了,就是声音信号超过了设备所允许的最大声级所产生的非线性失真。
而“劈”的地方可能有很多。
比如在声卡里劈的,或者在台子上、话放上劈的……等等,而往往新手容易忽略的,就是话筒本身劈了。
往往我们在录音时,听出声音录劈了,电脑上显示的波形是“平头”,但振幅很小,根本没有顶到头。
再看看调音台、话放上的过载灯都没有亮,声卡的输入显示和Nuendo本身的输入也都没有亮红灯。
那究竟是在哪里劈的呢?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话筒的问题了。
我们知道,所有的话筒都有一定的声级承受范围。
一般来说,话筒的灵敏度越高,声音承受能力越低,出现过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以,在录制高声级的声音时,使用灵敏度比较差的动圈话筒,往往比使用电容话筒更合适。
在实际应用中的确如此,比如我们在棚里录制戏曲的锣鼓组的时候,如果给锣鼓用一支U89,那么就很容易录劈,而话筒放远了效果又不好,这时就不如使用两只SHURE的动圈,得到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