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临床营养科工作计划篇一:临床营养科20xx年工作计划临床营养科20xx年工作计划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科在去年刚成立的基础上,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克服困难,通过学习和探索,建立了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职责,使科室迈上了发展的轨道,20xx年,将是我科励精图治,开展业务、服务病人的关键时刻,主要工作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科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卫生部《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临床业务开展1.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1)对重点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价。
(2)制定规范的营养会诊和查房流程,执行营养会诊,并定期查房,执行膳食医嘱,参与病案讨论。
由住院医生开会诊单,经营养师会诊后,拟定营养处方。
(3)制定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营养支持方案。
2.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记录(1)为重点人群建立营养病历。
(2)会诊情况及时反映到病历中。
13.制定“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根据临床需要提供治疗饮食。
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
向医院报告申请满足工作需要的营养门诊、配置室、营养食堂等。
4.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经临床营养诊查,制定营养处方,由临床营养科配制中心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工作。
三、学习与宣教1.定期组织科室人员业务学习,包括临床营养治疗学业务学习,医疗安全学习,三基培训学习,医德医风学习,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制度学习等。
2.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教,如医院板报、宣传栏、宣传印刷品、科普讲座、发表科普性文章及其他形式;组织患者营养讲座。
四、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工作,领导来科室进行监督指导工作。
临床营养科20xx年5月30日2篇二:营养科工作计划microsoftword文档营养科工作计划陈洁文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20xx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精神及20xx年我院创三甲工作的需要,参照卫生部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我院于20xx年10月开始筹建成立临床营养科,并制定了相关制度、法规及人员职责。
目前,我院营养科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肠内营养配制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并于20xx年12月下旬正式开展临床营养的肠内营养配制工作。
我院是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设床位800张以心血管病、肾病为基础,根据专科医院的特点开展临床营养科工作,由业务院长分管营养学科的工作,科主任是临床营养科诊疗质量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科室现有成员3人,其中营养医师2名,营养师1名(兼营养技师),设置有医疗办公区和营养治疗制备区。
医疗区开展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设在检验科)等业务。
营养治疗制备区开展肠内营养配制业务、治疗膳食配制业务。
营养病房(设在各临床住院部)。
营养门诊设在我院门诊三楼第12诊室,营养门诊配备安装有相应营养软件的计算机、身高体重计、握力计、皮褶厚度计、测量软尺、听诊器、血压计等。
提供营养咨询、营养测评及营养指导指导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科在去年刚成立的基础上,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克服困难,通过学习和探索,建立了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职责,使科室迈上了发展的轨道,20xx年,将是我科励精图治,开展业务、服务病人的关键时刻,主要工作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科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卫生部《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临床业务开展1.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1)对重点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价。
(2)制定规范的营养会诊和查房流程,执行营养会诊,并定期查房,执行膳食医嘱,参与病案讨论。
由住院医生开会诊单,经营养师会诊后,拟定营养处方。
(3)制定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营养支持方案。
2.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记录(1)为重点人群建立营养病历。
(2)会诊情况及时反映到病历中。
3.制定“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根据临床需要提供治疗饮食。
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
向医院报告申请满足工作需要的营养门诊、配置室、营养食堂等。
4.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经临床营养诊查,制定营养处方,由临床营养科配制中心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工作。
三、学习与宣教1.定期组织科室人员业务学习,包括临床营养治疗学业务学习,医疗安全学习,三基培训学习,医德医风学习,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制度学习等2.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教,如医院板报、宣传栏、宣传印刷品、科普讲座、发表科普性文章及其他形式;组织患者营养讲座。
四、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工作,领导来科室进行监督指导工作。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20xx年营养科工作计划营养科学是一门独立学科,随着医院创“三乙”工作的深入开展,医院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治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营养食堂的质量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营养科工作的进一步提高,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建立健全营养科各项制度有营养科建制,各专业人员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
1、饮食安全制度2、营养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3、营养科工作制度4、营养科各级人员工作职责5、查房制度6、会诊制度7、值班、交接班制度8、工作人员考核制度9、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10、餐前检查制度11、卫生制度12、财务管理制度13、物流、库房管理制度一年来,关于“三甲评审”,牵涉了我不少精力,无论是去检查,还是被检查,或是书写检查细则,都做了一些相关工作。
因此,在这里简要的表达13点工作体会;并不是完全按照检查条款去系统性的规范阐述,仅仅是我个人主观感受,仅供参考。
1.管理。
具体操办医院等级评审的机构是卫生部下属的一个事业机构——“中国医院管理研究所”,大致是这个名字,他们在北京开会时,最后一张幻灯片是这样说的:“要打造中国的jci”。
这一轮评审与上一轮有本质的区别,它基本上是参照了jci的工作思路:重在管理。
因此,我想强调的第一点就是:营养科的同仁和其他专业的医疗同仁一样,要应对检查,就要去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调查、分析、判断、制定目标和方案、实施、监控、评估、改进。
如此往返,成为一个个连续的闭合循环,这是管理的基本路径。
当然,jci和等级评审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做表达:制度、计划、实施、监控、评价、改进;他们是用这种类似的表达。
因此,营养科主任和营养师们面对自己的工作,就要自问“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是否符合这个循环?有无缺少的环节?”2.证据。
在应对检查时,有一点也是需要强调的,针对检查的每个条目,一定要有相应的证据,不要用口头回复。
这里的证据是指:证书、文件、文本、照片、录像、录音等。
3.制度。
⑴很多同志把别人的制度拿过来,复制一下,这不妥当。
因为如果严格检查起来,是拿你的制度来对应,是否按照制度做的工作计划并落实,因此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医院实际情况去制定制度。
(国家并未强制要求制度要做的多么“丰满”,因此内容要少一些,不要自己给自己挖了许多“坑”。
)⑵我也看到了,有很多同志自己将制度打印出来,这也不妥当。
营养科的制度要分两类,重要的、牵涉面广的需要由医院来正式编号、发文,剩余一些仅仅涉及到营养科内部的制度,营养科也要自己编码,正式行文,绝不是用a4纸打印出来即可。
⑶当然,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各个学会、协会也可以给大家起草一些参考的文本。
前一段时间,我也尝试做了一些,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各单位同仁可以在这些共性材料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进行适当增减,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4.培训。
在检查当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家比较忽略的就是培训。
这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临床营养学科里面有个很有名的方法——“知-信-行”理论;简单说:提高认知,有助于形成正面的态度、积极的观点,进而发展成良性的行为,最终能坚持的话成为习惯,出现良好的结果。
当我们制定一个新的制度时,领导和同志们都是非营养专业的,他们不懂、不了解,如何谈得上去支持、去执行呢?因此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我本人做河南省营养质控已有十一二年了,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检查时大家很重视一哄而上,检查过后就散了。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医院领导、职能科室、临床医护、厨师等人员,并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临床营养,临床营养到底有什么好处、什么必要性,我们有很多营养师和营养科主任,仅仅把这个应检过程当作一个要硬件、整材料的过程,其实它本身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就像是我们营养师在面对患者时,既是营养诊疗过程,同时也是全程营养宣教过程,必不可少。
又想起来这么一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战斗队,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在培训时,一定要留有物证,例如培训计划、签到表、培训提纲、课件、照片、总结,是否还要设置考试,主要取决于培训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数量。
这一次等级评审有个特点,它对数量大多没有要求,例如文书的数量、各项工作的工作量等,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按照规范多少有一些即可,但一定要扎实,因为这种检查方法在国家大范围展开也是第一次,全国各地差异又很大,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如果此次检查收效较好,今后应该会继续沿用这种方法,将来随着检查的深入,对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
想起来我们当地也是这样做的,最初的时候我设计的本省检查标准对数量的要求比较低,到20xx年左右对数量的要求就增加了。
6.难度和趋势。
也听到许多同志公开或私下里在抱怨,说这个项目要求很高,很难达到。
这样的话这些年来听了很多遍,说说我省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在20xx年,我设计河南省临床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