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期末考试资料完美整理剖析

教育技术学期末考试资料完美整理剖析

教育技术学考试范围一、名词解释1.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即远距离教育,指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教师处于分离状态,利用媒体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学习的教育方式。

2. 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对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 专题学习网站(P162)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结构化知识展示。

2.扩展性学习资源。

3.网上协商讨论空间。

4.网上自我评价系统。

4.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学习发生的地点和空间及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也可以抽象地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即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5. 超文本和超媒体“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是由若干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节点之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的非线性网络。

“超媒体”是超级媒体的缩写。

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简单地说: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

6. 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它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摄像机、录像机、全程录音系统、视音频遥控系统、视音频切换机等,对学生进行某项专门训练,使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8. 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9.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二、简答和论述1. 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哪些特点?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与条件。

其特点有:①环境的开放性(时间和空间上)②资源的共享性和便利性(网络系统带宽的利用、图像、课件、精品课程等)③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个性化学习)④学习过程的协作性(远程教育、交流与协作)⑤学习内容的可操纵性和多层次性⑥知识学习的重构性和可再生性(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工具)⑦教育管理自动化2. 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包含哪些方面?一、试听教学理论——以戴尔的“经验之塔”为核心它指出了各种试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学习理论它是阐明人们的行为变化如何产生和揭示学习依据什么机制而形成的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把学习的环境条件看作是刺激,而把学习者的行为变化看作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并不仅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环境只能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潜在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

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斯基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双向过程。

学习是一个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教学不是知识的有效传递,教学需要为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设置情境、提供信息资源和相应的指导。

学习是一种协商性的活动过程。

学习是在社会、历史、学校共同作用下不断获知与发展的过程,人际间的协商性活动对这一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应该处于丰富的情境中。

学习要通过个体与同伴及特定情境的积极互动来进行,而不只是简单地对各种抽象的技能进行训练。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主要方面:心因动作(技能)、认知(智力和思维)和情感(情绪、价值观、态度),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人格因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三、信息传播理论它是全面研究人类进行信息传送、交换、加工的科学,对教育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四、系统科学方法论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横向科学,具有浓厚的方法论特性,提供了适合于现代科学研究与管理的新方法。

维纳——控制论;香农——信息论;贝塔朗菲——系统论。

【简要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借鉴了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哲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传播学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生物学、管理学、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科学等相关学科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技术和应用的基础。

第一,教育试听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第二,教育传播理论,包括拉斯威尔“5W 传播理论”、香农的通讯传播模式、韦斯特莱的控制传播理论;第三,现代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现代教学理论,包括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加涅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模式、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和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第五,系统学习理论,包括香农的信息论、维纳的系统论和贝塔朗菲的控制论。

】3.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P5)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技术的本质、概念、形成与发展以及类型的学科。

对象: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资源。

学习过程指学习者通过与信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知识、技能和态度长进的过程。

教学资源指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料来源或资料库,它包括支持系统的教学材料与环境,但资源并非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它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

也就是说,学习资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人力(教师、学生)、物力(设备、材料和设施)和财力等一切与教学相关的资源。

范畴:对学习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

①设计: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包括宏观层次的设计和微观层次的设计。

②开发:开发是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具体形式的过程。

③利用:利用是指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

④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

⑤评价:评价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达标以及达标程度的过程。

4. 一个标准多媒体教室由哪些设备组成?(P104)(一)简易型组合型多媒体教室的搭建:在普通的教室里面,配备收录机、投影器和银幕等常规教学媒体,进行录音教学和投影教学。

这种教学展示系统需要的设备造价比较低,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使用的教学软件价格便宜,有的还可以白己动手设计制作,因而在广大中小学中比较普及,设备利用率相对较高,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二)或者可以这样搭建:电脑+34英寸纯平电视机+高清晰电脑摄像头。

5. 在多媒体教室里,可以运用哪些教学方法?①演播——设疑法②演播——讨论法③演播——情境法④演播——发现法⑤演播——实验结合法⑥演播——操练法6. 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代表媒体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P191)(一)主要阶段和代表媒体1、函授教育。

以印刷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源,以邮政传递书写作业和批改评价为主要通信手段。

2、广播教育与电视教育。

除了印刷教材外,主要以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等媒体为主要学习资源。

3、现代远程教育。

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

不排斥印刷教材或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等第一、二阶段的远程教育的传播媒体,而是以最佳的方式结合这些传播方式,主要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教育信息的传送。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1、教学交互性强。

2、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

3、突破和延伸教学时空,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4、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类的学习理想。

7. 获取教学素材、专业学术资源的方法有哪些?(一)利用互联网资源1、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雅虎中国、天网搜索、搜狗、网易搜索等。

2、利用各种类型的网站包括各类教育网站、专业网站、主题网站等。

其中政府教育网站如: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专业网站如中学语文、中国数学等;主题网站如:数学奥林匹克俱乐部、鲁迅研究网、中国诗人等。

3、利用地区或学校教育资源库(二)利用现实资源1、图书馆2、实地采集素材8.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哪些作用?(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1.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2.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3.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课程的整合(二)信息技术的作用:1、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这一层次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创设学习情境(2)集中演示案例(3)评价学生作品2、在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这一层次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信息技术为课程学习提供资源环境(2)信息技术为课程学习提供信息加工工具(3)信息技术为课程学习提供协作交流工具9. 基于建构主义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型是怎样的?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建立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参与性及协作性的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