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技术规定.pptx
某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技术规定.pptx
以上,其它设区市达85%以上(可靠性95%)。 2、总体各类林地面积调查精度 ⑴多林地区以县(市、区)为总体的,要求精度达到95%以上。 ⑵少林地区以设区市为总体的,要求精度达到90%以上。
1 总则
7
1总述
第四条 精度要求
二、样地测设 1、样地定位误差不大于图上距离的1mm(比例尺1∶50000的地形图);用
20cm的树木,测量误差小于1.5%。 3、树高测量:当树高小于10m时,测量误差小于3%;当树高大于或等于10m
时,测量误差小于5%。 4、地类、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等因子不应有错。
1 总述
8
第2部分 技术标准
9
2 技术标准
• 本章节和上期不同部分 一第五条第1款林地划分为8个二级地类(乔
木林地、灌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未 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迹地和宜林地)、 13个三级地类。第2款各类林地地类划分技 术标准作了相应调整。
GPS定位时,纵横坐标定位误差均不超过10m。 2、样地周界测量闭合差不大于0.5%(即 51.6cm)。复位样地边长累计误差
不大于1%。 三、样地调查 1、量测株数 ⑴乔木:胸径小于等于8cm,其株数允许误差为5%,且最多不超过3株;胸径
大于8cm的,株数不允许误差。 ⑵毛竹:株数允许误差3%。 2、胸径测量:胸径小于20cm的树木,测量误差小于0.3cm;胸径大于或等于
二、少林地区,包括漳州市(不含华安、南靖)、泉州 市(不含德化、永春)、福州市(不含永泰、闽清)和平潭 综合实验区、宁德市(不含古田、屏南)、厦门市、莆田市, 以设区市作为调查总体。
1 总则
6
1总则
第四条 精度要求
一、总体估测精度 1、总体活立木蓄积调查精度 ⑴多林地区以县(市、区)为总体的,要求精度达90%以上。 ⑵少林地区以设区市为总体的,厦门市和莆田市要求精度达80%
161
无立木林地 火烧迹地
162
其它无立木林地 163
宜林荒山荒地
171
宜林地
宜林沙荒地
172
其它宜林地
173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180
一级 二级
三级 代码
乔木林地 乔木林地 1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灌木林地
特殊灌木林 地
131
一般灌木林 地
132
竹林地 竹林地 113
疏林地 疏林地 120
林地
未成林造林 地
未成林造林 地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抽样调查的任务是获得调查单位最新的森林、林木、 林地等基础数据信息,准确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掌握森林生态系统 的现状,并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1 总则
4
1总则
第二条 调查内容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抽样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资源现 状,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利用与覆盖:包括各类土地、植被类型的面 积和分布;
一级 二 级 有林地
三 乔木林 红树林
级
代码
一般乔木 林
111
人工矮化 乔木林
118
112
散生型竹林 1131
竹 林 丛生型竹林 1132
混生型竹林 1133
疏林地
120
林地 灌木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 林地
131
其它灌木林地
132
未成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未成林封育地
141 142
苗圃地
150
采伐迹地
141
苗圃地 苗圃地 150
采伐迹地 161
迹地 火烧迹地 162
其它迹地 163
造林失败地 171
宜林地 规划造林地 172
其它宜林地 173
11
2 技术标准
1、去除“有林地”二级地类,“乔木林地” 和“竹林地”为二级地类。把原乔木林中 “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归类到灌木林地 。把原红树林按乔灌属性分别归类到乔木 林地和灌木林地。
2 技术标准
第五条 土地类型(地类) 一、类型划分
土地类型(以下简称地类)是根据土地的覆盖和 利用状况综合划定的类型,包括林地和非林地2个一 级地类。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二级地类,13个三级 地类。见表2-1。
2 技术标准
15
2 技术标准
2 技术标准
16
2 技术标准
第五条 土地类型(地类)
1、林地
『主讲人』施恭明 『时 间』2016.7
1
目 录『contents』
本技术规定主要分为六部分:
1 总则 2 技术标准 3 调查方法 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使用外业平板 调查软件导入 数据处理系统 或直接用数据 处理系统录入, 数据处理系统 待开发。
5 质量检查
6 调查成果
2
第1部分 总 则
3
1总则
2 技术标准
4、去除“无立木林地”二级地类,把原“采 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新增的“其它 迹地”(灌木林经采伐、平茬、割灌等经 营活动或者火灾发生后,覆盖度达不到30% 的林地)归并为“迹地”作为二级地类。
5、把原无立木林地中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 准的其它无立木林地以及原林业辅助生产 用地归入到宜林地。把宜林地划分为“造 林失败地”、“规划造林地”、“其它宜 林地”。
⑴乔木林地:
由乔木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0。其中, 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 10m以上;
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 平行林带的带距≤8m时按片林调查。包括郁闭度达不到0.20, 但已到成林年限且生长稳定,保存率达到80%(年均降水量 400mm以下,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为65%)以上人工起源 的林分,也包括由以乔木型红树植物为主体组成的红树林群 落。
2、把原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更名为“特 殊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更名为“一 般灌木林地”。
2 技术标准
3、去除“未成林地”二级地类和“未成林封 育地”三级地类,“未成林造林地”为二 级地类。把待补植的造林地(包括未到成 林年限待补植的人工造林地块;达到成林 年限后,未达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疏 林地标准,经补植可成林的造林地),归 入到未成林造林地。
二、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数量、质量、 结构和分布,森林按起源、权属、龄组、林种、树种的面积 和蓄积。
1 总则
5
1总则
第三条 调查总体
在上期调查的总体为准,进行样地复位调查或重新布设样地。 一、多林地区,包括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所辖县
(市、区)和漳州市的华安县、南靖县,泉州市的德化县、 永春县,福州市的永泰县、闽清县,宁德市的古田县、屏南 县,以县(市、区)作为调查总体。
第一条 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抽样调查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县(市、区)为调查单位,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 为目的,其成果是控制“二类调查”各主要调查因子的调查精度,综合评价 过去十年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成效,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计划,监督 检查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