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梯结构设计

楼梯结构设计

9 .1 楼梯
楼梯是房屋的竖向通道,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

钢筋混凝土楼梯具有坚固、耐久、耐火等优点。

因而在多、高层房屋中广泛应用。

常用的现浇钢混凝土楼梯按其受力特点可分为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

9.1.1 板式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

见图9-1。

梯段是斜放带踏步的齿形板,支承于平台梁和楼层梁上,底层下端支承在地梁或地垄墙上。

图9-1 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的优点是:斜梯段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较方便,外形轻巧美观。

缺点是斜板较厚,一般适用于梯段板水平跨度不超过3m 的民用建筑楼梯。

梯段板的厚度为梯段板板底的法向最小厚度作为板的计算厚度h ,一般取0h=(1/30~1/50)l ,常用厚度为100~120mm 。

1、现浇板式楼梯的传力途径与内力计算
(1)传力途径 梯段板为沿梯跑方向的受弯物件,梯段板支承在上下平台梁上。

荷载通过以下途径传递:
梯段板、平台板荷载 → 平台梁 → 墙或柱 → 基础或地基(梁)
(2)梯段板内计算 计算梯段板时,沿梯段宽度取1m 单宽或整个梯段作为计算单元。

弯矩近似按下计算: 2max 0()10
g q M l += (9-1) 式中 max M —— 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
g 、q —— 作用于梯段板上沿水平投影方向的恒荷载、活荷载的设计值;
0l —— 梯段板的水平计算跨度。

0n l l b =+,n l 为梯段板水平投影净跨;
b —— 平台梁宽度。

(3)平台板内力计算 平台板一般属单向板,计算时取1.0m 单宽计算。

若板的两边与梁整体连接时,按式(9-1)计算板跨中弯矩;反之,则按下式计算跨中弯矩。

2max 0()8
g q M l += (9-2)
l——平台板计算跨度。

式中
(4)平台梁内力计算平台梁的两端一般支承在楼梯间的承重墙或构造柱上,可按式(9-2)计算。

2、配筋计算
斜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均按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

3、构造要求
板式楼梯的配筋形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

分离式配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故工程上常用,见图9-2 。

图9-2 板式楼梯配筋图
梯段的受力钢筋按跨中最大弯矩计算。

考虑到斜板支座附近有负弯矩作用,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上部钢筋。

在垂直梯段受力钢筋方向还要配每步一根φ6的构造钢筋。

9.1.2 梁式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梯段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见图9-3。

踏步板支承于斜梁上,斜梁支承在平台梁上,平台梁支承于楼梯间的墙体或结构梁上。

图9-3梁式楼梯
梁式楼梯因在踏步板两端采用两根斜梁,所以梯段的抗弯性能较好,适用于较大跨度的楼梯段。

一般适用梯段跨度大于3m的情况。

缺点是施工支模较复杂,外形不够轻巧。

1、现浇梁式楼梯的传力途径及构造
(1)传力途径荷载按以下途径传递:
平台板

踏步板 → 梯段斜梁 → 平台梁 → 墙体 → 基础
(2)踏步板计算与构造
踏步板按两端支承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计算,取1个踏步作为计算单元,见图9-4。

踏步板的恒载按踏步板的梯形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折算为同宽度的矩形截面,折算高度为)cos 2(αh C +。

踏步板厚度h 一般取~3025
l l h =,且不小于40mm 。

每个踏步的受力钢筋不少于2φ6,分布钢筋不宜少于φ6@300。

图9-4 踏步板的截面计算及配筋图
2、梯段斜梁的计算
斜梁承受踏步传来的均布荷载,应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弯矩按式(9-3)计算,剪力按下式计算: max 1()cos 2
n V g q l α=+ (9-3) 式中 max V ——梯段斜梁的支座剪力;
g 、q —— 作用于梯段斜梁上沿水平投影方向的恒载、活载设计值;
n l —— 梯段斜梁水平净跨。

斜梁的配筋计算和构造要求与一般梁相同。

3、平台板、平台梁
平台板的计算与构造同板式楼梯。

平台梁承受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一般按简支梁计算,近似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