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3.4第1课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
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3.4第1课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
(2)两条细绳是否等长,不会影响实验,A 错误;避免拉力和纸面不平行,否 则画出的力就不是实际作用力了,B 可以减小误差;细绳稍长些,这样在描点画 力的方向时,偏差小,误差小,C 正确;实验前调节弹簧测力计,使两个弹簧测 力计的读数相同,可以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准确,可以减小误差,D 正确。
[答案] (1)afdbec (2)BCD
[对点训练] 1.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的实验时:
(1)下列器材必须要用的是________。
(2)在做上述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 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用 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 O, 此时需记下: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________________,再 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 当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 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实验步骤 1.将夹子夹在“力的关系探究装置”的“0”号射线顶端。
2.如图(a)所示,分别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两根细绳的末端,沿任意两条射线 方向拉细绳,使汇力圆环与平板上的定位圆重合。用铅笔在平板上记下这 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3.如图(b)所示,直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同样使汇力圆环与平板上的 定位圆重合,用铅笔在平板上记下这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Hale Waihona Puke [微点拨] 实验操作的四点提醒: (1)在同一次实验中,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与一个测力计单独拉时, 应把小圆环拉到相同的位置。 (2)在实验时,两分力 F1 和 F2 间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 60°~120° 之间为宜。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4)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 当远一些。
4.在平板上用力的图示法作出三个力,如图(c)所示,观察这三个力所构成的 几何图形。
5.改变第 2 步中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误差分析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或弹簧测力计的
外壳和板面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会引起系统误差。 2.两次测量拉力时,汇力圆环的位置不可能做到完全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
误差。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的实验中,有下列实 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 在板上的 A 点。 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弹簧测力计把小圆环拉到同样的位置 O,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力 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 1 课时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
实验目的 1.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2.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
实验原理 如果两个互成角度的力 F1、F2 作用于挂在橡皮条一端的小圆环上,与只 用一个力 F 作用于小圆环上都能使小圆环伸长到同一点,也就是作用效果相 同,则 F 为 F1 和 F2 的合力,用虚线把拉力 F 的箭头端分别与 F1、F2 的箭头 端连接,看所围成的形状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实验器材 力的关系探究装置、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解析] (1)先固定好白纸和橡皮条,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小圆环处 于 O 点,记下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两个力的合力,然后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仍然到 O 点,记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第一次的合 力比较大小和方向,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重复实验。故实验步骤为 afdbec。
(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方法”的实验。将一木板(图中未画出)竖直放置,与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 平行。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1)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 O; (2)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末端 拉到同一位置 O,记录细绳套 AO、BO 的_______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 数。图乙中 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 N; (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 FA、FB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 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 FA、FB 的合力 F′; (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 F 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 F 和 F′,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F2 及小圆环的位置, 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 F1 和 F2 的图示,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e.比较力 F′与 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小圆环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小圆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 度地拉小圆环,橡皮条伸长,使小圆环到达某一位置 O。 完成下列填空:
(3)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 F1 与 F2 的合力的理论值; ________是力 F1 与 F2 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对 F 和 F′进行比较,验证平行 四边形定则。 解析: (1)实验中要作平行四边形,故需要用刻度尺,要通过弹簧测力计拉伸 橡皮条来显示力的大小。 (2)实验中要记录橡皮条拉伸后 O 点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力的方向。 (3)本实验中合力的理论值是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得出,而合力的实验值则是通 过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同一 O 点而直接测得。 答案:(1)BC (2)①O 点位置 ②细绳所指方向 ③相应弹簧测力计读数 同 一位置 O 点 弹簧测力计读数和细绳方向 (3)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