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1.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三个基本量,下列仪器所测的物理量不是
..基本量的是
A.秒表B.托盘天平C.刻度尺D.弹簧测力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时间、质量和路程都是标量,位移、速度和力都是矢量
C.研究气流对乒乓球旋转的影响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炮弹以700m/s的速度射出炮口,700m/s是指炮弹在炮筒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猎豹突然加速扑向猎物时,因速度变化快,所以加速度大
B.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C.“长征三号甲”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D.直道上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4.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
B .在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时用到了放大法
C .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 .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5.如图1所示为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AB 段质点做匀速运动 B .BC 段质点做加速运动 C .CD 段质点运动速度最大 D .0~4 s 质点的位移大小为4 m
6.2019年10月在我国武汉举行的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中国跳水队获得男子双人10米台金牌。
运动员从开始下落到入水前的运动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在此过程中 A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 .运动员将感觉到水面匀速靠近 C .前一半位移用时短,后一半位移用时长 D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7.在四辆小车车厢顶部用细线各悬挂一个小球,小车在水平道路上均作直线运动,当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0θαβ,则加速度最大的小车是
A B C D
8.如图2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倾角为α的斜面体P ,在P 上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Q ,且P 、Q 均静止,则 A .P 对Q 的支持力大小为αsin mg B .P 对Q 的摩擦力大小为αcos mg C .地面对P 的支持力大小为g m M )(+ D .地面对P 的摩擦力大小为αcos mg
9.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 、7N 、12N ,则其合力可能是
A .1N
B .8N
C .15N
D .23N
1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图1
s /m
t /s
1 2 3 4
2 1 v v v
v β
θ
α
图2
α
Q P
图3
v /m s -1
. t /s
甲 乙
2 1 0
1 2 3
如图3所示,t=0时刻两车并排行驶,则 A .t=1s 时,两车相距2m B .t=2s 时,两车再次并排行驶 C .0~1s 内,乙车总在甲车前 D .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相距2m
11.如图4所示,半圆柱体P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挡板MN ,在半圆柱体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圆柱体Q 。
现使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则在Q 落地之前
A .Q 所受的合力保持不变
B .P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
C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
D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增大
12.如图5(甲)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弹簧上端h 高处静止释放。
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Ox ,画出小球所受弹力F 大小随位置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5(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A .当x=h 时,速度最大 B .当x=h +x 0时,速度最大 C .当x=h +2x 0时,加速度大小为g D .从x=h 到x=h +2x 0,加速度一直减小
(背面还有试题)
图4
Q
P
M
N
图5
x
O
h
F
x
h h+x h+2x
2mg mg
甲
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6(乙)所示装置研究弹簧弹力
(1)测得弹力大小F 和弹簧长度L 的关系如图6(甲)所示,由图可知,该弹簧的原
长为_________c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
(2)某次测量如图6(乙)所示,弹簧稳定时指针示数为 ______ cm 。
由此可推测出本
次所挂钩码的个数为_____个。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100g ,重力加速度g 取9.8m/s 2)
14.某同学利用图7(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接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B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钩码质量m 和小车质量M 直接用公式M
mg
a =
求出 C .把所悬挂的钩码总重量当成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可任意添加钩码来改变拉力 D .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使小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合力大小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2)图7(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相邻两
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
由此可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m/s ;小车的加速度
=a 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甲
图6
5.88 3.92 1.96 0
3
x /cm
7.84 1
2
4 5
6
7
8
9
F /N 乙
图7
乙
甲
1 2 3 4 5 1.43 2.53
3.59
4.71
小车 纸带打点
计时器
钩码
(3)该同学实验时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量出多组a 、F (F 大小
为所挂钩码的总重量)值,作出的a -F 图象可能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某汽车在平直大路上以1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看到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减速礼让行人,汽车刹车过程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3 s 末汽车的速度为3 m/s ,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刹车经2 s ,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
16.(8分)如图9所示,载有小孩的雪橇总质量m=40 kg ,在大小为100 N 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雪地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cos37°= 0.8,sin37°= 0.6。
求: (1)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大小; (2)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图9
a
O F
F a
O A B C
a
F
O
图11
17.(9分)质量m=2.0 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 s 后撤去拉力。
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v-t 图象如图10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求:
(1)物体在0~1 s 内的加速度大小a 1和1 s~3 s 内的加速度大小a 2; (2)物体所受到的水平拉力F 大小和摩擦力f 大小。
18.(11分)如图11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0=2.5m/s 顺时针转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托盘Q 和物块P (置于传送带最右端、可视为质点),OP 段水平,物块P 与托盘Q 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物块P 的质量m 1=0.2 kg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传送带的两端相距l=2 m ,托盘Q 到地面的高度h=1.25 m ,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求: (1)托盘Q 的质量m 2;
(2)现将质量m=0.1kg 的砝码轻放入托盘中,托盘Q 开始向下运动,落地后自动与轻
绳脱离,则
①托盘Q 落地的速度大小; ②物块P 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t 。
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