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及其临床意义
(3)引起频繁晕厥者安装心脏起
搏器。
0 III AVB
1、临床意义:见于急性心梗下壁、 右室)、药物反应或中毒、心脏瓣膜 病、老年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 2、治疗: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安装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1、I0AVB
见于正常人或药物影响(B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高钾血症、迷走神经兴 奋,心脏病等。 2、处理:病因治疗即可。
II0AVB
1、临床意义:见于急性心梗下 壁、右室)、药物反应或中毒、 心脏瓣膜病。
2、处理:(1)食道-心房调搏评价
AVN功能;(2)药物:阿托品;
2、处理:(1)心脏彩超等明确
病因;(2)病因治疗;(3)症
状明显者B受体阻滞剂或心律平 (心衰者禁用)。
室性早搏
1、临床意义: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
者-紧张、刺激、代谢紊乱;非器质
性心脏病者-各种心脏病。
2、处理:明确病因;病因治疗;药 物-频发及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可 用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重电解质紊乱等,为心脏停跳前表
现。 2、处理:紧急心前区捶击、尽快非
同步直流电复律,同时建立静脉通
道,给予可达龙、肾上腺素、利多
卡因,开始心肺复苏。
房扑、房颤
房 颤
1、临床意义:(1)多见于器质性 心脏病者,凡是可以引起心房扩大 的疾病均可引起房颤,常见病有肺 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甲亢 (3)无原因房颤-孤立性房颤。 2、处理:(1)明确病因;(2)转 律—可达龙,电复律;(3)控制心 室率、同时抗凝(房颤〉24h者必须 抗凝)。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临床意义:多为旁道或房室 结双径路引起,少数由器质性心 脏病引起,大多数不会引起血流 动力学异常。 2、处理:心电监护、建立静脉 通道,给予心律平、可达龙或异 搏定静脉推注。
室性心动过速
1、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严重
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严重心
脏病或心脏病晚期。为急危重情况。
1、临床意义:迷走神经过度兴奋、 高钾、心肌梗死、心肌炎、药物 中毒、病窦综合症 。
2、处理(1)阿托品试验、食道-心房
调博评价窦房结功能;(2)药物: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3)心 脏起搏器植入。
房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
1、临床意义(1)焦虑、电解质紊 乱;(2)甲亢;(3)心肌炎、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常见心电图及其临床意义 之二
张掖市人民医院 王霞
一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脏各腔形态结构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 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 成,产生并维持心脏 正常的节律,保证心 房、心室收缩和舒张 的协调。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 房结、结间束、房室 结、希氏束、束支、 蒲肯野氏纤维。
窦 房 结
窦房结是正常 心脏兴奋的起 源,位于右心 房的上腔静脉 入口处、界嵴 上方的心外膜 下1厘米,呈 扁椭圆形。
临床意义及处理
1、临床意义:疼痛、发热、焦虑、 缺氧、休克、贫血、脱水、某些药 物影响 先心病、肺栓塞、心肌炎、 2、处理:主要是针对潜在病因进 行治疗,必要时可用B-受体阻滞剂 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频率持续缓慢,参数包括: P波频率在60 bpm以下 PR 间期在0.12s以上
2、处理:须紧急治疗--建立监护、
可达龙150mg缓慢静注,或利多卡因
50-75mg入壶,继之持续静脉滴注, 必要时同步直流电复律。
尖端扭转室速由Q-T间期延长引 起(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大多
很快进展为室颤,应紧急同步直
流电复律,同时应用硫酸镁、小 剂量肾上腺素、补钾。慎用可达
龙。
室扑、室颤
1、临床意义:多见于急性心梗、严
结 间
束
结间束是心房内 联系窦房结与房 室结的特殊传导 纤维。 结间束分为前结 间束、中结间束 后结间束。
房 室 结
房室结是心房 与心室之间激 动传导的连接 部。
房 室 束
房室束又称希氏 束, 是心房与心室间 正常传导激动的
唯一途径。
束
支
LBB (左后束支)
LBB (左前束支)
RBB( 右束支)
窦性心律不齐
包括: P波间隔不匀齐,P-P间隔相互差异在 0.12s以上。 PR 间期在0.12~0.20s之内。
1、临床意义:可在正常成人及
儿童中出现;颅高压、急性
心梗、使用吗啡或洋地黄药物
2、治疗:一般无须治疗,当出 现症状性低血压时可用阿托品
或拟交感类药物
窦性停搏
窦房结放电故障导致心房去极化缺乏和 周期性心室心搏停止 频率 = 75 bpm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2.8 秒停搏
正常的窦房结节律
心房率:60-100 bpm PR 间期:120-200 毫秒(0.12-0.20 秒) QRS 间期:60-100 毫秒(0.06-0.10 秒) QT 间期:360-440 毫秒(0.36-0.44 秒)
窦性心动过速
窦房结频率持续超过100bpm, •P波形态正常
•PR 间期 在0.12~0.20s以内
1、临床意义:迷走神经刺激、运动员、 低温、睡眠、电解质紊乱(高钾)、 甲状腺功能减退、下壁心梗、病窦综 合症、某些药物(B-受体阻滞剂或非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地高辛。 2、处理:一般无须治疗,除非引起了一 些症状和体征(黑朦、晕厥、低血压 等),此时可用阿托品提高心率,药 物治疗无效或严重窦缓伴晕厥者应植 入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