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如何叙例(学生版)

议论文如何叙例(学生版)

议论文如何叙例
一、议论文叙例的原则
宁用一百字写三个材料,也决不用一百字写一个材料。

要论证“勇于打破常规”怎么概述这则材料?(150字以内)
原始材料: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

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

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

”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

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

”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

”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

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浓缩后的材料:
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该怎样概括性叙述呢?
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

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和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一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一)叙例要巧妙安排材料
以下材料安排有问题吗?
孙膑、李白、司马迁、史铁生、海伦、邰丽华、奥斯特洛夫斯……他们在人生的追求中也都适时地为自己打开一扇窗,也都收获了希望,收获了成功,收获了许多许多。

以下材料安排有问题吗?
毛泽东面对满腹经纶的徐特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使徐老倾囊而出,造就一代政治家。

法拉第不顾学识浅,身份低,在声名显赫的戴维面前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使自己在物理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古代毛遂自荐,敢在三千门客前班门弄斧,才慑服楚王,请到救兵,成为出众的演说家。

(《敢于班门弄斧》)
(二)叙例要讲究方法
• A.剪裁删补法
论证:要善于抓住机遇
材料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

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

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

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要论证“治学之要,在于实事求是”,运用“剪裁填补法”改写下面一段话。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

有同学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

”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能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 B.概括排比法
其一,事实叠加。

穿越时空,用整饬的句子荟萃名人典例。

如:
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

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练习:论证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其二,句式辅助。

经常用到的句式有:“从……到……”;“当……时……”;“假如……那么……”;“正因为……所以……”
例一:从“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到“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
黄巢不丈夫”的宋江;从“迎闯王,不纳粮”的李自成,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洪秀全,一批批农民英雄揭竿而起。

酒酣胆热,他们拼死高张义旗,“掀开地网,撞破天罗”,但惨烈的事实宣告了这条造反求安之路的断绝。

例二: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时,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时,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懂得人应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时,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

例三:
假如海明威在人生的大海上握紧自己理想的大桨,那么枪口怎会放进自己的嘴巴?
假如普希金在爱情的天平上放缓自己情感的脚步,那么子弹怎会射进自己的胸膛?
假如川端康成在花未眠的晚上扼住命运女神的咽喉,那么煤气又怎会窒息一个文学的天才?假如海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面朝社会的大海,那么锃亮的铁轨上哪会横卧疲惫的冤魂?
练习:
请用“概括排比法”,写几个论据,论证“找准位臵”这个观点。

C.繁简结合法
【示例】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交迫的百姓,作为士大夫的屈原束手无策,于是他纵身跃入了涛涛江水中;屈原是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的他只能投身于江,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是繁例)屈原找准了自己的位臵。

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找准自己位臵的人。

他们不盲目羡慕高官厚禄与富足的生活;他们只为祖国的安定、进步、发达做自己的贡献。

刘翔、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就是这样的人。

(这是简例)-----<<找准自己的位臵>>。

【示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首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种意气;陶渊明“带月荷锄归”是一种意气。

他们昭示着一种傲然独立、回归自我的坚定的信心。

——湖南考生《谈意气》
例如: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

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

练习:用“繁简结合法”论证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假设推理法
【示例】
其实,历史已不只一次向人们鸣响警钟: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假如,当初蔡桓公相信了扁鹊的话,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呢?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之谏而变法,秦国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实行精兵简政的话,革命政权又何以能变成“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
再如:
如果唐王朝能够防微杜渐,便不必到“安史之乱”之后再去挽回每况愈下的大唐盛世。

如果清政府当初能将鸦片拒之于国门外,就不必靠虎门销烟来挽救微弱的民族。

如果国民政府能够及时一致对外,就不必用无数人的血泪来换取八年抗战之后辛酸的举国欢庆。

如果“文革”能及时得以制止,便不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们才看见中华这条腾飞的巨龙。

---《未雨绸缪与亡羊补牢》
练习:请用“假设推理法”,写几个论据论证“心要在焉”这个观点。

E.正反对举法
正反对举法
有好心情相伴,陶潜居陋室能“审容膝之易安”;刘禹锡偏居一隅亦能“调素琴,阅金经”。

而没有好心情,纵然华屋丽舍也不过是堂皇的囚室。

欧也妮·葛朗台坐拥千金却在寂寞和痛苦中终老一生;贾宝玉锦衣玉食却抛妻别子,遁入空门。

-----<<要有个好心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

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

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吴王夫差偏信伯否逼死伍子胥,终致国破身亡。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练习:
请用“正反对举法”,用几个论据论证“学会转身”这个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