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长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方法和艺术【我们深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因此,一个学校办的好坏,关键在于对理。
所以,提高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是校长管理学校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一名校长,在学校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集职、责、权于一身,又处在社会、上级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
要建设好一支理想的教师队伍,我认为,首先应考虑教及各种因素。
从学校外部看,目前,教育地位、教师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民对教育的认识观念对教育的投入尚需加大,急需在社会上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目前,政府和社会正在全力做,因而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影响较大。
从学校的内部看,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逐步规教师,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的尊重。
因而,教师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管理教师的方法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校长的高度重视。
从事小学校长工作已二十多年,根据本人的一点实践,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真学习、明确方向。
为一名校长,除了了解当地的民风、名俗、学校内部情况,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系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当前,特别要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全教会的《规划纲要》,用正确己,提高自己理论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应带头贯彻落实上级教育精神,带领广大教师和上级实履行教育方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合格的人才。
因此,作为校长,应和广大教师一起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掌握正确办学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征途上不迷路,不走弯路,才能培养要的有用人才。
铁要靠自身硬。
只有自己通过认真学习,充实了自己,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上级的信任,才能使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使办学质量稳定提高。
行制度规范管理,融入情感交流。
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学校管理也是如此,订好制度,按章办事,是对事不对人,教师容易事半功倍;反之,是对人不对事,事与愿违。
执行制度的同时,还应考虑关心和爱护广大教职工。
制度管理求共性,又要因人而异,关心他人,达来不仅用力,而且用心去做,把制度作为工作的动力,又能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真正把学校的教育己的事业。
使学校工作团结、紧张、愉快和谐。
具体工作上,既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消极情绪,使教师在互帮互爱,互相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作贡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二方面做起:一.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和爱护。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付出大量的爱,同时,也需要得到组名校长,要以爱教师为先,充分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只有把心放在教师身上,教师才会把工作师个人或家庭遇到特殊情况,校长要考虑到,尽量地多关心、帮助教师。
二、充分了解教师情绪的变化。
作为一名校长,应多接触、多了解教师,把握住教师情绪的两极变化师的知音。
当教师工作处于最佳状态时,应适度鼓励。
反之,采取适当方法,变低潮为高潮,这就是作水平和方法了。
精神激励为主,适当用权。
力是一种约束力、控制力。
校长主要有三权:即业务上的管理权,财经上的支配权,人事上的建议权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学校工作目标进行有序活动。
但一味追求权力,久而久之,造成教师工作们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
现在学校里,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管理对校长的要求较高,校长既要重视权力因素的发挥,又要使教师产生信赖和尊敬,爱岗敬业,完成工作任务。
怎样才能发挥校长的才能呢?我认为:一,校长必须要有优秀的思想品质。
“要做事,先做人”。
能“吃苦、吃亏、吃气”,心胸宽广,豁才能使教职工产生信任感和吸引力。
二、要有较强的组织才能和业务素质。
校长必须胜任学校内的各部门工作及相关教学工作。
小学校长科教学,会写计划总结,可填各种表格,”并具有一定的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
三、与教职工和睦相处。
格的校长,能造就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有哪些需要呢,我认为,教师的需要主要是物要、自尊需要与成就需要等。
教师需要的各个层次是彼此渗透,相互联系的。
了解教师需要,有针对点,采取物质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去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工作水平,满足要,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工作。
师的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关系,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发明才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一名校长,要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深入研究对教师管理的艺术和方法,促成熟,建设一支富有现代气息,适应未来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
如何管理小学的教师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10-10-3 19:14 |提问者:不善变娃娃一位小学领导他的年龄都比老师们要低一些,或者平等,这样很让自己说话没底气,怎么解决好?还有怎样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谢谢!最佳答案作为一名小学校长要有一颗为教师服务的心,要积极走近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困难,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这就需要小学校长不断研究和探索管理学校的方法和技巧,做教师的带头人和贴心人。
一、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应当有章可循,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管理要科学化,首先要建立健全适合教育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制度。
有了这些制度,学校的一切工作才能走向正规化,校长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据可依。
要让制度来管理学校。
有了完善的制度,校长首先应带头遵守制度,绝对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校长只有以身示范,教师才能遵守制度,尊重校长,才能自觉的去工作。
二、校长要为教师营造温馨的“家”校长应关注教师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教师安心、舒适地工作,让学校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教师之间在思想上互相帮助,业务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照顾,学校中人人有舞台,人人被重视,教师的归属感自会油然而生。
校长要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
校长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长处,挖掘教师的潜能,为教师大显身手搭建舞台。
校长应该在教学上充分信任教师,鼓励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安排工作时,尽可能用其所长,投其所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让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热发光怎样做教师心中的好校长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全体教师从精神上对我校长工作的支持,那我在学校里连一天都呆不住。
”可见把教师视为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是校长工作根本的指导思想。
如果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的作用发挥得不够,要办好一所学校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要怎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下面是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尊重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也是教育者的主体。
校长在研究中,对下属所提的问题应当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
学校的管理者,不应该是“救世主”,而应该是服务员。
如果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盛气凌人,那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领导要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平时要及时吸纳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来完善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
即使是在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教改等活动中,也要以“服务员”的身份出现,与人为善、互相探讨,真正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师,使自己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二、信任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只有信任教师,让教师心情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要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强全校教职工的通力合作,如学科间的配合,各年级之间的衔接,后勤的保障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倡群策群力,鼓励教师献计献策。
要达到这个目的,学校领导非经常性地“蹲”下去不可。
只有经常性地到教室、办公室、老师宿舍,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等等,采访“民间”、不耻下问、耳聪目明、见微知著。
否则,就会出现雾里看花、隔靴搔痒,出现指挥失当的被动局面。
校长要做到知人善任。
所谓善任,就是使用人才时,做到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对教师合理使用安排,还表现在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上。
安排合理,不仅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反之,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三、关心教师在教育学生、关心学生的同时,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关心。
因为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也需要关爱,因为人都需要情谊。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
这样,才有望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中去。
如:现在我校师资结构很不合理,53周岁以上的占近一半,而且这些教师的家庭情况都很特殊,其中一位教师失去老伴,而四个孩子都是大龄,只结婚了一个,他的思想压力很大。
还有另一位教师是残疾人(独臂),对生活很悲观。
为了让这些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学校构造了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上尽量照顾他们,在精神上鼓励开导他们,经常跟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校长是他们的贴心人。
这几年来,我觉得全体教师都能团结协作,支持我的工作。
只要我们对教师真正做到尊重、理解、信赖、关心,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我们的学校也一定能够办好。
四、激励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是激发人工作动力和积极性的根本因素。
作为领导者应该懂得激励教师,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物质给予一定的奖励。
我当校长已有十五个年头,任过两所学校的校长。
在这两所学校中,我都重视教师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凡是有评优评先的名额,尽量让给表现好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善于发动社会集资,筹备资金,为教师改善舒适的工作环境。
制定了奖教条例,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增安小学时集资近六十万,用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和奖励教师。
提高教师福利,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2005年后由于并校调入梅岭小学任职。
梅岭村是洛阳经济比较不发达的村,在村委会的配合下,我校于2005年组建校董会,并集资六万元。
一部分用于学校的硬件改善,大部分用于奖励教师。
每学年有的教师最多能奖励上千元,最少也有几百元。
这样一来,大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使教师感受到校长是在实实在在为他们办实事的人,让教师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在新时期,校长要转变观念、不断端正管理观、教师观,改进作风,提高领导素养,要懂得尊重、信任、关心、激励教师,让教师在精神上有满足感,在心态上有平衡感,从而使广大教师有一种稳定、向上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形成一种不断持续进取的驱动力,使学校的教育管理蒸蒸日上、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