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一、东南亚威权政体
(一)威权政治的概念
在现代政治学中,威权政治一般是指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军人政体或非军人政体(一党专制)的高度集权性政体。
它具备以往类似于寡头政治的某些性质,如权力集中、家族垄断、军人干预政治。
主要特征:政治领域的权力具有专制性,权力的行使相对不受宪法和民意的约束和制衡,而在其他领域内社会成员则有相对的自由和自主性,是一种有限的多元主义政权形态;采用专家治理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法制;政策制定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导向;控制系统非常发达,具有很高的社会渗透力;行政权力较为强大,立法权力相对较弱,甚至仅为该政权现代性的象征符号;中央政府的权力远远大于地方政府,政治决策基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权威方式来实现;国家力量超过社团力量,国家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源向受治者规定义务,并在它认为必要时予以强制执行。
威权政治是一种由传统专制政体向现代民主政体转变的过渡性政治形态,兼具有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双重特征——
—“威权为体,民主为用”,是高度集权、对社会实行强控制,集传统性和现代性于一身的独特政治形态。
威权政治目前主要指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政治形态,它成为推进这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东南亚威权政体类别与特征
总体上看东南亚的威权政体分为两类:
1.贤明型的威权政体。
它基于国家和民族利益,按照社会需要,考虑到平衡各阶层利益需要,为有效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而建立起来的强力政府。
它一般能建立社会秩序,稳定国家政局,克服社会经济危机,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这类国家主要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主要特征:(1)它们大都具备一定的民意,其上台不是通过暴力手段,而是通过选举上台。
(2)在解决国内问题上,大都通过协商、妥协而解决,很少通过血腥的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2.家族型国家。
此类国家大都是通过一个强人(军人或文人)进行统治,他们虽然也重视经济建设,努力争取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他们忽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要,把握大权,独断专行,在发展的战略上急功近利,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就,但是却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与稳定。
主要特征:(1)大都是通过暴力政变手段取得政权,也有通过民主选举后再转变到独裁的。
(2)在解决国内问题上大都通过强制性手段。
二、威权政体政治合法性如何取得
(一)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一般指政府凭借非暴力手段使被统治者自觉或自愿地接受政府统治的能力。
古往今来,任何政府的有效统治都离不开合法性的支持。
当今世界,如果一个政府既不能把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又不能把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那么它往往就要把经济发展业绩当作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
亨廷顿指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威权政权几乎毫无例外地被迫去把政绩当作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不是唯一来源的话。
为了换取民众的支持,威权政权的领袖们往往被迫作出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承诺,而且他们还要反复强调这种经济增长是在其他政权领导下根本无法实现的。
(二)东南亚威权政体如何获得政治合法性
在战后的东南亚各国发展中,政治上大多采取了中央集中权力,而在经济发展上却实行市场经济,而且是中央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表面或宏观的民主化和内在的实际的施政过程的威权制。
形式上的民主化架构为执政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三、威权政体下市场经济运行
(一)东南亚威权政体下市场经济运行现状
威权主义的特征就是:“政府强力干预”。
从60年代起东盟各国都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与威权政治并没有必然的矛盾,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
这些威权国家取得这么大的经济成绩,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天然资源丰富,在冷战中处于中间地位而享受到外援外,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大多采取了国家宏观控制经济的措施,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加以干预。
按照新加坡学者的看法,政府除了担任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主张的传统任务外,还担当目标规定人、生产、调节者和财政代理人的角色。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干预经济的优势在于:它能克服市场生产的盲目性、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推动国际收支平衡、集中财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维持经济发展的稳定。
(二)东南亚威权政体下市场经济运行给我们的启示
在东南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国家经历了反复,都体验到了威权政治所带来的甜头和苦果。
威权政府的国家干预(长期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集中财力等)诚然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某些不足,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仅仅是对市场经济的不足的弥补。
而威权政体能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久持续的推动作用,按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看法,取决于在市场经济的深层部分:公平竞争、产权清晰和法律制衡。
市场竞争对经济发展是必须的。
但当竞争者中出现非常态或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自己的利益时,法律手段的重要性开始出现。
通过法律手段,不但可以预防竞争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的手段,还可以对在竞争中落败者从法律的角度给予救助,以避免出现社会的动乱。
各个企业之间竞争,要求明确市场下的各个竞争主体的关系,产权要清晰,只有在清晰的产权下各个竞争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和彰显。
从东南亚经济成败国家中我们看到,在家族型的威权国家里面,统治者本身就是大量企业的拥有者,这就使得产权不分。
在这些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以强权干涉,压抑中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国企经营不善,缺乏竞争力,依赖于政府的保护而生存,最终成为政府的包袱,导致经济的大动荡。
而在东南亚威权政治中成功的国家,如新加坡政府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政府可以干预的范围。
新加坡政府各部所属单位中,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国家行政机关,如外交部各司、署,文化部的宣传署等,其职权是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
另一类是法定机构,如贸易及工业部所属经济发展局、裕廊工业园区管理署等。
法定机构是为履行某种特别任务,由议会通过相应的法案而成立的,其性质与任务是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同时又是独立经济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
在新加坡的威权政治中,政府部门即使进入市场,也是作为一个企业主体去参与竞争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威权政府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产权、确保法制、公平竞争的话,那么威权政府与市场经济是没有矛盾的。
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言最好的贵族政体接近于民主政体,那么,最好的威权政体是否能接近于民主政体的。
这一点将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中得到佐证。
参考文献
[1]赵虎吉.《比较政治学——
—后发展国家视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美]迈克尔·罗金斯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澳]约翰·芬斯顿主编.《东南亚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美]卢西恩.W.派伊著.《东南亚政治制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东南亚国家威权主义特征及启示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唐动亚安徽省当涂县石桥中学华浩明
[摘要]本文在分析东南亚威权政体类别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政治合法性理论,阐述东南亚威权政体如何取得政治合法性,以及在此种政体下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与效率。
[关键词]威权国家干预民主与市场政治合法
基础理论研讨
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