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
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国家地区
建筑特点
建筑类型
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
中国
木结构;庭院式组群布局;创造丰富的艺术形象
宫殿、园林
东方建筑
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江苏无锡、苏州园林等
古埃及
石柱结构
陵墓、神庙
埃及建筑
卡纳克神庙
古希腊
石制的梁柱结构,形成多利安、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等。
神庙
希腊建筑
雅典卫城
古罗马
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泥土结构;券拱结构。
神庙
罗马建筑
万神庙
东罗马帝国(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内部空间宏伟而有变化。
教堂
拜占庭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
法国
高耸峻拔、轻盈灵巧;内部大面积彩色玻璃窗画;柱式与拱券结合。
教堂
哥特式建筑
夏特尔教堂
印度尼西亚
塔
佛教建筑
婆罗浮屠
印度
陵墓
伊斯兰建筑
泰姬陵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⒈顾凯之的两幅传世作品?《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
⒉《韩熙载夜宴图》由哪五个部分组成?(请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形容五个部分内容)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二、新课讲授:
㈠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⒈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⒉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⒊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首先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三种柱式:多利克式——粗壮有力,显得浑厚而刚毅(象征男性)
爱奥尼亚式——修长挺拔,显得秀丽而典雅(象征女性)
科林斯式——顶端雕饰上精美的花纹,显得华丽美
观(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柱头有了变化)
⒋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
建筑的格局形式为“围柱式”。
“帕提侬”原意
为“处女宫”,
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所以又称为“雅典娜处女庙”。
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
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
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
帕提侬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
它采用的是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
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
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
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问题:神庙为什么选用三级台基和屋顶为两坡顶?有什么寓意?(想体现建筑什么样感觉)
解答:体现建筑的庄严、宏伟与明朗、圣洁的美感特征。
㈡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⒈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这种“继承”不仅是从时间先后来说的,而且是从建筑艺术的根本风格来说的。
这种根本风格的内容就是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
不过,这种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在古罗马建筑中又有了新的含义,正是这种新的含义,推动了古罗马建筑艺术在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础上的大踏步地前进。
如果说,古希腊人崇拜人是通过崇拜“神”来体现的话,那么,古罗马人对人的崇拜,则更倾向于对世俗的、现实的人的崇拜的直接表现,所表现的人的意识,也已从群体转向个体,“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上的享受”。
正是在这样一种意识的左右下,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⒉罗马万神庙
万神庙建筑的屋顶属于穹隆顶,这种穹隆顶使神庙建筑的基本格局和空间结构由矩形变为圆形。
另外,壁龛和壁柱的设计使原先平板的墙体也变得更为丰富和奇特。
同时,天然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无疑使新发明的建筑技术有了质量上的保证。
罗马人奉祀神灵与希腊人不同,他们习惯于将多个神灵集于一堂供奉,故称“万神庙”。
万神庙的注释柱式属于“科林斯式”。
万神庙的内部半球形圆顶是建筑物的最精彩部分,它的空间开阔,垂直的顶高与圆形直径相仿。
四周无一窗户,唯有从圆拱的顶端天窗射入日光。
因此,人在这个圆顶下,好象处在一个厚重的围壁包围之中,给人以一种恒定、宏阔的神秘印象,任何声音都可以互相撞回,使空间的共鸣性增大。
此种围合性的空间感,造成了信神者内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种静态的力量,却又感到有无比的压力。
问题:万神庙内部上方的光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代表什么含义?
解答:给人以神秘感,这是人间与天上交流的通道,充满着神秘而神圣的感觉,既可以仰望苍穹,祈求神的保佑,又可以沐浴神界的光辉,驱逐邪恶。
问题:万神庙建筑形式能作为现在住宅、办公室等建筑场所使用吗?为什么?
解答:不能。
因为气氛上不合适,万神庙内部气氛很压抑,我们所生活的地方需要温馨的感觉。
⒊罗马大竞技场
在古代统治者寻欢作乐方面,再没有比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更狂热的了。
从共和时期就开始兴建斗兽场,最著名的罗马大斗兽场始建于72年弗拉维王朝到82年提图斯时代才完成。
这是帝国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纪念胜利驱使8万犹太俘虏修建的。
斗兽场呈椭圆形,长轴为188米,短轴156米;中央区为86∶54。
周长527米,高57米,占地2万平方米,
可容8万观众。
建筑形制椭圆的外形单纯、明确,浑然一体,无始无终;外观极其宏伟雄壮,高高的立面分为4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⒋法国巴黎爱德华凯旋门
这是巴黎最大的凯旋门,由著名建筑家让·弗朗索瓦·沙尔格兰 (1739-1811年) 根据1806年2月12日的拿破仑指令负责设计的,直到1830年7月29日才落成。
这座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厚22米,它完全以古罗马的单拱形凯旋门为蓝本,只是在它的壁面装饰上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点。
在四面拱门内刻有曾跟随拿破仑远征的 368名将军的名字,两侧门上端和前后拱形的两侧有六块描绘历次重大战役的浮雕,最重要的有两块:一块是于1833年由著名雕刻家弗朗索瓦·吕德雕刻的《马赛曲》,这是根据里勒的同名歌曲而创作的,它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表现马赛人民高唱战斗歌曲奔赴首都,为拯救祖国而战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另外一块是雕刻家格尔杜特(1787-1843年)雕的拿破仑加冕,也是一幅浪漫主义作品,中心主体形象拿破仑穿戴和神情完全像一个罗马帝王。
这座凯旋门成了拿破仑军事光荣的记功碑。
㈢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⒈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