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选择题号填入括弧)
1、世界贸易组织确立的理论基础是(C )
A 自由贸易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C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2、经济全球化对世贸组织的建立起(C )
A 经济全球化完全有利于世贸组织的发展
B 经济全球化是世贸组织得以成立的唯一动力
C 推动世贸组织建立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反过来,促进和发展经
济全球化。
3、世贸组织的常设机构是(C )
A 总理事会
B 专门贸易理事会C秘书处及总干事
4、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发达国家成员关税下降为(B )
A 6.3%
B 3.8%
C 6.8%
5、世贸组织建立后到2003年底,共举行了(C )次部长级会议
A 三次
B 四次C五次。
1、世界贸易组织确立的经济体制是(B )
A 自由贸易体制
B 市场经济体制
C 公平竞争机制
3、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解决贸易争端是通过(B )
A 部长级会议B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C 工作组
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关注的问题是(B )
A科学发现权
B知识产权对贸易的影响
C与民间文学有关的权利
D实用技术专有权、创作者的精神权利等
5、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第(B )个成员
A 144
B 143
C 142
三、简答题(任答2题,每题18分,共36分)。
1、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有何不同?
答:(1)机构性质。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2)管辖范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要处理
货物贸易问题,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
远大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为维护世
界经济运行的三大支柱。
(3)争端解决。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
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
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因此,世界贸易组织
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
2、世贸组织新成员如何加入?
答:(1)第一阶段:提出申请与受理。
(2)第二阶段:对外贸易制度的审议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3)第三阶段:多边谈判和起草加入文件。
(4)第四阶段:表决和生效。
影响加入过程的因素:第一、经济体制因素;第二、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申请者谈判成员的谈判水平。
3、农业协议谈判的背景是什么?
答:(1)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一直游离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的有效约束之外,农业保护深深地植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之中,以至于在1947年关贸总协定
“肯尼迪回合”以后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尽管试图将农产品贸易问题纳入关税与贸易总
协定的管理框架,但都未能如愿以偿。
由于不能对农业保护主义进行有效的约束,发达
国家利用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体制缺陷,一方面极力推行农业支持和进口限制
政策,造成农产品生产过量和结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又为缓解库存压力,处理剩余产品,通过巨额出口补贴向国际市场大量销售农产品。
这些做法导致国际农产品贸易冲突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不断升级,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市场。
(2)1986年“乌拉圭回合”启动时,农产品贸易问题被列为该轮谈判的中心议题之一。
4、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有哪些?
答:(1)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加入世贸组织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
(2)加入世贸组织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加速器;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拓展国际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