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Air-source heat pump dryer for grain目次前言...................................................................................................................................................................... I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和编码 (2)5技术要求 (3)6试验方法 (5)7检验规则 (11)8标志和随行文件 (12)9包装、运输和贮存 (12)参考文献 (1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农村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8)归口。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负责组织起草。
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以下简称“烘干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编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用于玉米、小麦、稻谷和油菜籽干燥的烘干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68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GB/T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T 5506.1 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1部分:手洗法测定湿面筋GB/T 5506.2 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 13306 标牌GB/T 14095 农产品干燥技术术语GB/T 21162 顺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GB/T 30467 横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JB/T 8574 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JB/T 9832.2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JB/T 13628 循环式粮食干燥机NB/T 10156 空气源热泵干燥机组通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1409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air-source heat pump dryer for grain以空气源热泵为热源,使粮食中的水分蒸发,达到要求水分的烘干机,又称空气源热泵粮食干燥机。
3.2连续式粮食烘干机continuous flow dryer for grain粮食不间断地通过烘干机,一次降至要求水分而不再循环干燥的设备。
3.3循环式粮食烘干机recirculation dryer for grain进行多次循环干燥,直到粮食达到要求水分时排出的干燥设备。
3.4处理量throughput单位时间内通过连续式烘干机一次干燥降到要求水分的湿粮食质量。
3.5批处理量batch throughput干燥前按循环式烘干机有效容积一次装满的湿粮食质量。
3.6干燥速率drying rate经多次循环干燥后,单位时间内粮食水分的变化值。
3.7单位失水量specific moisture loss粮食在从开始烘干到干粮排出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失去的水分。
3.8单位耗电量specific electric consumption干燥过程中,从粮食中每蒸发1kg水,烘干机、空气源热泵和辅助电加热所消耗的总电量。
4分类和编码4.1分类4.1.1按烘干机类型分为:循环式和连续式。
4.1.2按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热量的结构型式分为:闭式、开式和半开式。
4.2编码烘干机的产品编码结构应符合JB/T 8574的规定,每个码位所代表的含义如图1所示:图1 编码结构图第4 部分和第5 部分之间用“—”隔开,从左到右每个码位上所使用的代码字符见表1。
表 1 代码字符示例:5HXR-30 表示批处理量为30t 的空气源热泵循环式粮食烘干机。
4.3 主参数烘干机的主参数和主参数系列见表 2。
表2 主参数和主参数系列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烘干机的热风管道应设置有热空气温度监测装置。
5.1.2 与烘干机相匹配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应符合 NB/T 10156 的规定。
5.1.3 烘干机热风温度和粮食受热允许温度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热风温度和粮食受热允许温度单位为摄氏度5.2 性能指标烘干机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性能指标5.3装配质量5.3.1整机装配后,烘干机外形应无擦伤、错位;内表面应平滑,无凸台、凹槽;底座应稳固、平整、无歪斜;预埋件应连接良好,无松动。
5.3.2轴、齿轮、带轮及其他旋转件装配后不应有窜动、跳动、偏摆或振动现象。
5.3.3烘干机的排粮机构应转动灵活,无卡滞和刮擦,同时还应保证足够的强度,运转时不应出现变形。
5.3.4整机的热风管管道应敷设保温层,外表应平整无凹陷,管道气密性良好。
5.4外观质量5.4.1烘干机的外表面不应有锈蚀和毛刺。
5.4.2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剥落和划伤等。
5.5涂层质量5.5.1涂漆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漏及损伤等。
5.5.2表面涂漆涂层厚度应符合JB/T 9832.2 的规定。
5.6电气控制5.6.1一般要求5.6.1.1电气控制应包括烘干机主机、空气源热泵、进出粮输送和清理设备等的控制。
5.6.1.2空气源热泵可单独控制,也可与烘干机主机集成控制。
5.6.1.3所有电气控制应具有过载、欠压、短路、断路和漏电保护等功能。
5.6.2 绝缘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机组带电部位有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5.7有效度烘干机按6.7的方法进行试验,烘干机不应发生导致机具功能完全丧失、危及作业、人身安全或引起重要总成报废的致命故障,以及导致功能严重下降,主要零部件损坏的严重故障,使用有效度应不小于98%。
5.8安全5.8.1安全防护5.8.1.1对操作人员有危险的外露传动和回转部件应有可靠的防护罩。
5.8.1.2平台、通廊、爬梯和塔架等应设置扶手或围栏防护设施,围(护)栏高度应≥1100mm,爬梯距离地面3000 mm 以上应安装护圈。
5.8.1.3连续式烘干机所有正压风机进风口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5.8.1.4除移动式烘干机外,循环式烘干机单体顶部应有上盖,并设置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防护栅栏。
5.8.2安全信息5.8.2.1对操作者存在或有潜在危险的电机传动装置、风机进风口、高温热源装置和排粮链传动机构等部位,应在其附近明显位置上固定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0396 的规定。
5.8.2.2使用说明书中应有安全注意事项,产品上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应在使用说明书中复现。
5.8.3安全装备5.8.3.1循环式烘干机应设置粮位观察孔或料位显示装置、满粮报警装置、热风温度超温报警装置和开机前警示装置;连续式烘干机应有热风温度超温报警装置、开机前警示装置、料位器或料位显示监控装置。
5.8.3.2连续式烘干机下部应设置具有快开门机构的紧急排粮口,紧急排粮口应对称分布。
5.8.3.3室外作业的烘干机组应设置有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避雷装置。
5.8.3.4电控系统应设置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所有电气及设备的安全均应符合GB/T 5226.1 的规定。
5.9环境保护5.9.1噪声操作人员经常活动的地方,循环式烘干机工作现场噪声值应≤85 dB(A),连续式烘干机工作现场噪声值应≤92 dB(A)的要求。
5.9.2粉尘浓度在烘干机周围操作人员活动区域的粉尘浓度应≤8 mg/m3 。
6试验方法6.1试验要求6.1.1一般要求6.1.1.1所有试验应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频率下进行。
6.1.1.2进入烘干机的湿粮应符合下列要求:a)水分不均匀度≤3 %;b)湿粮含杂率≤2 %,其中秸秆(≤50 mm)含量不超过0.2 %,且不应有秸秆(>50 mm)、果穗、石子、绳头、包装物和金属物等大型异物。
6.1.2测试仪器测试仪器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测试仪器要求6.1.3样机状态6.1.3.1烘干机在经过空载和负载调试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6.1.3.2空气源热泵机组应处于正常提供热空气运行状态,且提供热空气的温度和流量能满足干燥需求。
6.1.4安全检查6.1.4.1在试验前应进行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检查,安全检查通过后方可进行试验和结束试验。
6.1.4.2试验前应检查烘干机的风管和连接管、辅助元件、管路、电路和接口等是否正确安装,风机和电机等所有转动件的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6.2性能指标6.2.1取样6.2.1.1样品每个取样样品的质量应不小于0.5 kg。
6.2.1.2进机物料连续式烘干机应在上粮装置入口处每10 min~15 min 等间隔接取一个样品,样品数量9 个;循环式烘干机在物料进机稳定时,等间隔接取样品,样品数量7 个。
6.2.1.3出机物料连续式烘干机应在排粮装置出口处每10 min~15 min 等间隔接取一个样品,样品数量9 个;循环式烘干机在物料出机时每5 min 等间隔接取一个样品,样品数量7 个。
6.2.1.4干燥不均匀度连续式烘干机在冷却段两侧同一平面角盒口等间隔取样,水平伸入机内200 mm~300 mm 抓取,根据烘干机机体尺寸的大小,每侧各取4 个~6 个样品;在冷却段无角盒口的烘干机,应在排粮斗内排粮装置底部的烘干机四角和中心位置,接取5 个点的样品。
循环式烘干机干燥不均匀度取样按 6.2.1.3执行,不单独取样。
6.2.1.5小麦湿面筋率接取进、出机样品各一个。
6.2.2测试步骤6.2.2.1记录测试过程中,作好下列记录:a)记录测试时间和测试人,以及烘干机的结构参数、配套电机功率、风机额定风量和风压等相关参数。
b)记录进风管和排风管管道截面积,分别测量进风管和排风管的热风温度、风速和风压,每30min 记录一次,并计算其平均值。
6.2.2.2含杂率样品用分样器分样,大样样品质量应控制在450 g~550 g,对大样分两次进行筛分,用1.5 mm(小麦)、3.0 mm(玉米)、2.0 mm(稻谷)、1.0 mm(油菜籽)圆孔筛筛出筛下物,两次筛分样品均匀混合后用分样器分小样,小样样品质量:玉米90 g~110 g、小麦、稻谷和油菜籽均为45 g~55 g,筛下物为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