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七章 环境生态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七章 环境生态
•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 ------建设生态文明,守住青山绿水。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七章 环境生态
浙江省安吉县石灰岩多 水泥和矿山
徐州煤矿开采
目录
•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系统理论 • 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恢复生态学理论 • 生态系统管理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生态学是环 境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因此,要想学习环 境生态学,首先得知道一些有关生态学产生、发展和 现状的知识。
• 生态系统的功能
7.2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统理论
• 稳定性和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 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 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 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的状态。
不同与经典的生态学,解决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环境问题。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主要研究内容:
7.2 生态系统理论
• 7.2.1 生态系统的定义 •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 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年提出)
•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最显著的
特征之一,是生命景观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生态系统 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的破坏和面临的威胁非常严重,保护生 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
7.2 生态系统理论
• 7.2.2 生物多样性
持平衡的状态
7.2 生态系统理论
• 反馈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
负反馈调节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7.2 生态系统理论
• 7.2.2 生物多样性
• 定义: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 微生物、各种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 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4.成熟期:1930年以后,大量专著出版和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例如: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
强的边缘学科,它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生态学的分支。 其发展历史较短,对其定义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 王翊亭等认为:“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污染物在以人类为中心的 各个生态系统中的扩散、分配和富集过程等消长规律,以便对环 境质量作出科学评价。”
•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先提出生态学的定义: • 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
是广义的生存条件。这里指有机的和无机的生存环境。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著名生态学家E Odum(奥德姆)的定义: •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 普遍采用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生态学产生于社会实践,人们很早就发现生物和环
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地球上虽然生物种类繁 多,形态各异,但各种生物都有其相对狭窄的环境。 鱼离不开水,没有水鱼就无法生存。虽然青蛙能在水 里生活,也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却只能在水 域中发育,如果没有水域,它也繁衍不了后代。
7.2 生态系统理论
特定的生态系统
7.2 生态系统理论
• 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 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 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初级生产者也是自 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 媒介。
的科学。他研究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作为一门科学,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 1.奠基阶段: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值得提及的学者及论著
有: • 鲍尔(Boyle)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结果,标
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即个体生态学。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7.2 生态系统理论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系统保持现行状态 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2)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 向,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生态系统自 我调控是其反馈功能的一个体现。
• 正反馈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 负反馈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生物依赖于环境,如海岸带的螃蟹,泥滩---召潮蟹,岩石岸--居集蟹,沙滩---白螃蟹。
• 动物界是这样,植物界也是这样,如从大环境来说热带是阔叶林, 寒带是针叶林。
• 正由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门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 相互关系的科学就产生了。------生态学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2.建立初期:1900年至1920年生态学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在个 体,种群或群落的水平上阐述其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代表论著: 亚当斯(Adams, 1913)<动物生态学研究指南>被认为是第一 部动物生态学教科书。
• 3.发展期:至1930年由描述过度到对生态现象的解释。
• 消费者 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 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 生物。
7.2 生态系统理论
• 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 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小型 消费者使构成有机成分的元素和贮备的能量通过分解 作用又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