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量信度一、单选题1.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 c )取得。
dA.奇偶法 B.筛选法 C.反应时法 D.重测法2.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测验长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d )。
bA.测验越长,信度越低B.测验越长,信度越高C.没有关系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3.计算一项测验的分半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 b )。
A.测验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得分。
B.奇数项目与偶数项目的得分。
C.将测验随机分为两部分,比较这两部分的得分。
.D.上述方法都可以。
4.一个40道题目的测验其奇偶分半后的信度为0.5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接近多少? ( b )A. 0.50B. 0.67C. 0.80D. 1.05.当测验的信度减少(接近0)时,测量的标准误将会怎样变化(c )?A.减小,趋向于零。
B.只要趋向于1.0,它就会要么增大,要么减小。
C.增大,趋向于测验的标准差。
D.增大,逼近无限大。
6.再测信度所考虑的误差来源是(d )所带来的随机影响。
A.形式的不同B.题目的不同C.考生的不同D.时间的不同7.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 a )。
A.肯德尔和谐系数B.等级相关系数C.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D.克伦巴赫α系数8.(a )是指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9.信度只受(d )的影响。
b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恒定效应 D.概化理论10.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
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效。
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 c )上的等值性。
dA.时间B.题目C.评分D.内容11.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效。
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 d )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A.原测验B.所有条目之间C.题目与分测验之间D.两半测验⒓.斯皮尔曼―布朗公式21tthhhh rrr??式中hh r为(c )的相关系数, tt r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
A.全测验B.原测验C.一半分数D.全部分数13.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 b )间的一致性。
A.两半测验B.所有题目C.题目与分测验D.分测验14.KR20公式、KR21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α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 b )。
A.多项选择题B.是非题C.简答题D.论述题15.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c )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A. 0.70B. 0.80 c. 0.90 D. 1.0016.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是,当(a )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
A. tt r<0.70B. 0.70≤tt r<0.85C. tt r≥0.85D. tt r=1.0017.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a )测验的信度。
A.高估B.低估C.忽略D.不清楚18.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b )会影响信度系数。
a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19.一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80,欲将信度提高到0.90,通过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的导出公式计算出至少应增加(d )个题数。
A. 40B. 60C.100D. 5020.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a )。
A.大B.低C.小D.不变21.如果某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1,那么该测验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a )。
A. 81%B.19%C.9%D.18%22.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c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23.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a )。
cA.重测信度B.肯德尔和谐系数C.α系数D.复本信度24.分半信度求出后通常需要进行校正,通常用(b )校正。
A.α系数B.斯皮尔曼—布郎公式C.KR20公式D.肯德尔W系数参考答案:1.D 2.B 3.B 4.B 5.C 6.D ⒎A ⒏A 9.B 10.D 11.D 12.C 13.B 14.B 15.C 16.A 17.A 18.A 19.D 20.A 21.A 22.C 23.C 24.B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测验信度被低估?(abd )abcdA.测验的题目难度过高B.被试的同质性太高C.测验题目很多D.测验的题目难度过低21ttt SESr??,公式中SE为测量的标准误,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bd )。
A. 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小B.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C. 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大D.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3.复本信度的缺点有(bcd )。
abdA. 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
B. 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
C. 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
D. 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分困难的。
4.一般来说,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bd )。
abdA.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
B. 测验越长,被试者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C. 测验越长,越遵循报酬递增率原则。
D.测验太长,有时反而会引起被试者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
5.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时的作用是( ac )。
bcA.估计误差分数的范围B.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C.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D.了解误差分数的大小6.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a d )。
A.可靠性 B.有效性 C.特殊性 D.一致性7.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常用的指标包括(abd )。
A.分半信度B.克伦巴赫α系数C.肯德尔W系数D.KR20。
8.下列信度类型中受测量的时间间隔影响的有(ad )。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分半信度D.重测复本信度参考答案:1.ABCD 2.BD 3.ABD ⒋ABD ⒌BC 6.AD 7.ABD 8.AD三、概念题1.克郎巴赫α系数2.测量的标准误四、简答计算题1.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
2.已知“16人参加一次测验后在奇数题和偶数题上的得分情况,试用两种以上方法估计测量信度。
被试12345678910111213141516奇数题32404228353041283234263436254041偶数题31394530402939303230304036264042解:r=0.893.已知某态度量表有6道题,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0、0.81、0.79、0.78、0.80、0.82,测验总分的方差为16.00,求α值。
解:4.信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提高测量信度?5.某智力测验的信度r=0.75,某次施测得到分数的标准差为3.00,则该测验的标准误是多少?若某被试得分为100,试估计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解:Se=2.5 95.1~104.96.甲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
已知两个分测验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
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信度为0.93和0.94,问:甲被试的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解:7.如何根据测验的类型选择信度的估计方法?答:测验信度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测验工具对各种随机误差控制的好坏,是测验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
由于真分数无法直接得到,因而通常需要采用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和内部一致性系数等几种方式来估计信度,但由于每一种方法都特别强调了对某方面误差的控制,因此,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测验。
重测法多用于所测特质是相对稳定的测验。
如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复本法和分半法多用于学业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
内部一致性系数多用于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个性测验,但当测验所测特质包含性质不同的方面时,不能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
以上信度系数估计方法的选择是相对的,实践中可根据测验目的、性质不同采取多种估计方法。
8.为什么可以用标准误估计个人测验分数的误差?解:9.在一次测验中,有些学生得了80分,已知这次测验的标准差为5,信度系数为0.84,如再测一次他们的分数将改变多少?解:1.96Se=3.9210.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必须增加多少题目?解:n=3,增加到原来的3倍11.为节省测验成本,将某个信度为0.98的测验由500题减为300题,则信度变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r=0.96712. 一个包括1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5,若增至50个题目,其信度将是多少?解:r=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