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民政府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报告
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市农业局《关于开展我市家庭农场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为了解我镇家庭农场发展状况,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就此项工作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家庭农场的条件标准,逐户进行调查,做到不漏登一户、不错登一户的总体要求做好本次摸底调查工作。
同时,抽调专人负责对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典型专业户入户走访,对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存在问题与取得经验进行调研。
现将**镇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本镇以绿色蔬菜种植为特色产业,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出现了一批从事蔬菜经济作物、林果业种植等多种经营的规模大户。
随着大户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大户自发或在政府引导下,将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寻求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全镇从事粮食、蔬菜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种植的家庭农场共有11户,其中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有5户,未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有6户。
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业呈现多元化,覆盖面逐步拓宽。
种植业由单一种植粮食作物,逐步向多种经济作物拓宽,多元发展,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2、综合素质较好,管理水平较高。
大部分农场主都是乡土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场主产业规模都是从小做到大,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较强,懂政策、懂经营、会管理。
二、当前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对发展家庭农场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家庭农场潜在发展对象的种养大户,普遍缺乏市场意识,满足于现状,缺乏组建家庭农场的积极性。
同时在发展家庭农场中,缺少系统的专门政策扶持。
(二)土地流转困难,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一是部分农户对土地存在思想障碍。
有的是土地命根子思想浓厚,担心失了地、丢了根,不愿流转;有的是外出收入高,对那点田、那点租金无所谓,田放那也不用养它,还可以领补贴,也不愿意流转;加之政府对土地流转没有硬措施,没有办法制约农户。
二是土地零散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土地难以流转。
三是流转价格逐年上涨快,特别是对从事种植业的农场发展带来压力,导致发展缓慢。
四是不规范的土地流转与短期的流转期限的的限制,导致土地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家庭农场发展。
(三)种养行业的高风险低效益性,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因农业基础薄弱,受自然界约束,摆脱不了雨养农业的局面,风险增加。
同时,的市场价格不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家庭农场的巩固与发展。
(四)融资、用工等要素制约发展。
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不多,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
(五)农场主经营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尽管大部分农场主多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毕竟受学历、理念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承担现代农业发展重任,需进一步提高经营素质。
三、引导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培育和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有条件的家庭经营专业大户,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顺势引导,为家庭农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有选择性的,对已经基本具备发展家庭农场的条件的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
策,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强化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中介协调、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中;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保体系,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三)加大扶持,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生产力水平。
要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升级为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增加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四)健全服务,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供坚强保障。
搞好农业保险服务,杜绝入保容易,理赔难的课题,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农场主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经验管理水平。
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