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高2019届零诊模拟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到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A.甲B.乙C.丙D.丁2.图中最高山峰位于村庄的方向为A.正西B.东南C.西南D.正南3.图中丁地与最高山峰相对高度最大可达到A.310米B.270米C.300米D.290米【答案】1.A 2.C 3.D【解题思路】第1题,水库大坝宜建在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区。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
丙地位于鞍部不适宜建水坝;丁地建水坝,集水区范围小。
第2题,图中最高山峰位于图幅的西北部,根据指向标可得出图中最高山峰位于村庄的西南方。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丁地为40—60米,最高山峰的海拔为320—340米,故丁地与最高山峰相对高度260—300米。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
图中阴影部分示意A地区的位置。
读图,回答4—6题。
4.图示A地区沿岸洋流A.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B.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C.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D.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5.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8、9月A.接受到太阳直射、光照强B.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C.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D.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6.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答案】4.B 5.B 6.D【解题思路】第4题,图示A地区沿岸洋流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是在离岸风影响下形成,A 错。
是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B对。
造成沿海地区气温降低,C错。
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减慢,D错。
第5题,该地区多肉植物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是因为干旱,8、9月生机再现的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8、9月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B对。
该纬度没有太阳直射,A错。
气温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
晴天多,水分条件差,不利于多肉植物生长,D错。
第6题,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马六甲海峡,D对。
不会经过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A、D错。
苏伊士运河航线也不一定经过,可能绕南端的好望角,B错。
下图为亚洲某两区域图。
读图,完成7—10题。
7.关于两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左图区域属伊斯兰文化圈B.右图区域有很多水上市场的原因是河流流量全年稳定C.两地植被类型相同D.两地河流汛期相同8.与左图比,右图区域突出的气候特征是A.气温年较差大B.降水分配均匀C.全年光照充足D.年降水量多9.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洋流性质10.左图区域主要矿产是A.石油B.煤炭C.铁矿D.天然气【答案】7.A 8.D 9.A 10.C【解题思路】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受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1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13.关于图中乙地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大量的冰川融水,湖泊群应为淡水湖B.自然植被应为森林到草原的过渡类型C.年太阳辐射量比图中甲地更大D.冬季气温很低主要是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答案】11.A 12.B 13.C【解题思路】第11题,喜马拉雅山南麓位于热带季风西南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沿着河流峡谷进入北部地区,沿着河谷地区降水量比同纬度两侧多。
第12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因为地壳上升,河流下切,而东非大裂谷为断层作用。
第13题,读我国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4—17题。
14.若图中出现锋面天气系统,则锋面出现的位置及锋面的类型是A.①—冷锋B.②—暖锋C.③—冷锋D.④—冷锋15.N地的风向是A.偏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偏南风16.有关图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地区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B.天津将出现降温天气C.M点的气压值为995hpa D.④地风力较②地小17.此季节我国各地气候特点正确的是A.东北易出现暴雨天气B.江淮地区常有伏旱天气C.西南地区出现“华西秋雨”D.雅鲁藏布江谷地多晴朗天气【答案】14.C 15.A 16.B 17.D【解题思路】第14题,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
图中③地为低压槽附近,容易出现锋面,根据锋面两侧的空气运动状况判断,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③处附近形成冷锋天气。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第15题,第16题,内蒙古地区此时受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阴天、大风、雨雪天气,不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A选项错误;天津未来几天将要受冷锋影响,所以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B选项正确;M点的等压线位于1010与1015之间,相邻两天等压线数值相等或相差一个等值距,所以M点气压值可能为1010或1015hpa,C选项错误;④处等压线较密集,所以④处风力较大。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第17题,读“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数未包括西藏)统计表”,回答18—19题。
18.关于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产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B.四川人口总数大约为云南的3倍C.云南的人均农林牧资源比全国平均高D.按当地资源配置,本区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潜力巨大19.限制四川资源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不足B.地形复杂C.交通不便D.经济基础薄弱【答案】18.B 19.C【解题思路】第18题,根据表格数据解答,西南地区的农林牧资源49.4%是资源结构,是和本地区的矿产水能资源比重比较,而不是全国的农林牧资源进行比较,所以A选项错误;,表述正确;C选项,云南的人均农林牧资源比全国平均低,所以C错误;D选项,该地区矿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金,但石油化工是市场指向性工业,该地区交通不便,不适合发展。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第19题,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制约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三条铁路干线运输的主要货物是A.小麦B.钢铁C.海盐D.煤炭21.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A.大兴安岭B.太行山脉C.秦岭D.贺兰山脉22.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答案】20.D 21.B 22.A【解题思路】第20题,图示华北平原的三大运煤专项依次为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第21题,图示铁路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故穿越了太行山。
第22题,图示地区为华北地区,由于地处北方,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小,而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故水资源不足。
家住成都的刘先生利用春节长假去F国(见下图)旅游。
刘先生早上5点从成都出发,经12小时飞行到达F国首都,飞机降落时阳光从右后方照射进机舱。
据此回答23—25题。
23.关于F国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非洲北部B.南临地中海C.西临太平洋D.与印度隔海相望24.飞机降落时的飞行方向最有可能是A.自南向北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西向东25.刘先生在F国旅游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F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B.南部海滨浴场游客众多C.南部沿海树叶落光D.西侧海域迎来一年中风平浪静季节【答案】23.B 24.A25.A【解题思路】第23题,由图中轮廓和经纬度可以判断,F国为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故A项错误;法国南临地中海,故B项正确;法国西临大西洋,故C项错误;法国与英国隔海相望,故D 项错误。
第24题,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刘先生早上5点从成都出发,经12小时飞行到达F国首都,由图示信息知F国首都位于零时区,当刘先生到达F国首都时F国首都所在的零时区区时为上午9时,F国首都地方时为9时左右,此时太阳位于F国首都东南,太阳光线从东南方向射来,飞机降落时阳光从右后方照射进机舱,故飞机降落时的飞行方向最有可能是自南向北。
第25题,潘先生在法国旅游期间当地处于冬季。
法国北部沿海盛行西南风,故A项错误;法国南部冬季阴雨天多,海滨浴场处于淡季,游客较少,故B项错误;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树木在冬季树叶落不会光,故C项错误;西侧海域盛行西南风,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分)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一块狭长的高平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良种。
这里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耐储存,正常情况下储存三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4%以上。
下图为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示意图及甘肃敦煌和陇南两市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祁连山脉对甘肃中西部地区河流的影响。
(4分)(2)与陇南相比,敦煌的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5分)(3)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说明河西走廊更有利于种子保存的自然原因。
(4分)【参考答案】(1)发源于祁连山,由南向北流(西南向东北)(1分);冰川积雪融水,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为该区域河流提供补给水源;(2分)河流流经祁连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
(1分)(2)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寒冷),降水量少。
(2分)原因: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无高大山脉阻挡;(2分,任答2点得2分)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性强。
(1分)(3)空气湿度小(干燥),利于种子的采收和自然干燥(不易霉烂,也不易被烘烤损伤种子);(2分)冬季寒冷,防止了害虫的生长繁殖。
(2分)【解题思路】(1)由图示可知祁连山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限,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甘肃省的西部,呈条带状,成东南—西北走向。
山脉对河流的影响,要从发源地,流向,补给分析;甘肃位于西北地区,降水较少;祁连山脉有冰川存在,形成大量的冰雪融水,许多河流发源于该地;该山脉还对夏季风有一定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对河流加以补给,受山脉的影响河流多为西南向东北。
(2)该题考查气候特征的差异,要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分析,降水要从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集中季节来分析;气温要从平均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来分析;原因要从影响气候的因素来分析,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和洋流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