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临床实践标准
抑菌性生理盐水成人24小时不能多于30毫升 新生儿禁忌
抑菌性的,非杀菌性
给药准备
美国药典要求无菌准
备
层流工作台是配置冲洗
液的必须条件
由配药房准备,护士
工作的环境不经常有 以上的工作台
多剂量瓶
多种微生物相关BSI,包括阴
沟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肝素封管液中可能存在的疟疾
病菌
步骤
S = 盐水 A=用药 S= 盐水 H= 肝素
步骤
S=盐水 A=用药 S=盐水
外周静脉导管
• 2-3 毫升生理盐水 • 冲管&封管 • 不使用肝素 • 盐水和肝素在保持外 周导管的通畅性方面 没有区别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 管(PICC)
每个管腔内用5-10
感染源
导管留置一周以内
皮肤是最主要的感
染源
表皮 毛囊
微生物被脂质保护
皮脂腺
消毒剂难以渗入起
效
感染源
导管留置超过一周
导管接口是最主要
的感染源
导管接口的操作
给药或更换接头 冲管 采血
产品转换 = 血流感染增加
从分隔膜式接头转换到机械阀式接头会增加
病人安全 = 预防并发症
不正确的冲封管操作会导致导管相关性并
发症的增加:
导管堵塞 渗出/外渗 血流感染
病人 医护工作人员
两个独立的流动系统
血管内的血流 导管腔内的液流
导管堵塞
原因
血栓 药物配伍禁忌导致的沉淀 外力影响
正确的冲封管有助于预防或识别这些问
每次30-60分钟的“旁
路系统”的短期输液
每次间隔几分钟的直
接注射
输液方法
间歇的输液
只通过静脉给药 每 6, 8, 12 或24
小时给一次 没有持续性的输液 移动性大,移除时 间早
强制性的抽回血!
所有的导管应该在输注任何一种药物之前抽少量
的回血
回血不良的导管意味着导管功能的丧失
冲封管
评估和维护导管
功能性的最重要的 方法
问题
各种类型导管冲封管的目的和流程? 哪种器械对冲封管影响最大? 冲封管的标准和指南是什么呢?
输液方法
连续输注
持续输注
多小时 多天 多周
单种液体或者多种
液体
输液方法
间歇的持续输液
持续的输液
多次的间断性的给药
的血液和药物
L- 封管
冲管A-C-L
A- 评估 C- 冲管 L- 在导管使用
间隙用一定量的 液体封闭管腔
何时应冲管?
导管置入后马上冲管 持续输液时
非正确的速率输液 输入配伍禁忌药物的前后
当从持续性输液转为间歇性输液时
何时应冲管?
当没有液体输注时,每次间断性给药
渗出, 非渗透性溶
液流失进入皮下组织
渗出,渗透性溶液流
失进入皮下组织
发疱剂,可导致组织
坏死的一类药物
渗出/外渗
外周短导管的常见并发症 各类CVC的使用中也会发生 因此,导管通透性的评估至关重要
血流感染
微生物来源
皮肤
穿刺位置 医护人员手部
导管接口 输注的液体中 内源性感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冲管
• 采用0.9% 的氯化钠(生理盐水) • 持续和间歇性输液治疗 • 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导管
封管
• 肝素封管液(10 单位/毫升) • 为加强通畅性,保证血管内导管腔 内充满封管液 •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间歇性输液时, 需要进行封管
静脉给药管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SASH 外周静脉导管的SAS
冲管技术
• 脉冲技术
也叫推-停或者停-推或者脉冲 暂时尚无科学依据证明这种方法可有效清
除附着于导管壁的纤维或者生物膜
冲管技术
根据器械有所不同
注射器的设计 无针接头
注射器的设计
传统的注射器
小剂量的注射器(3毫升的注射器)
与较大的注射器相比较,小剂量的注射器在导管
腔内产生更大的压力
题
血栓导致的堵管
导管腔内血栓
血栓导致的堵管
血管腔内血栓
药物沉淀物堵管
产生于两种或多种药
物或液体的接触时
药物PH值的改变
脂肪乳中的脂质堵塞
物
导管内壁的蜡质层
外力影响
导管扭结,常见于穿刺部位及静脉瓣 静脉痉挛,原因:
输入低温液体,如血液 输液袋/瓶液体流空后导致的输液压力变化
BSI的发生率
Long-term acute care facility in USA
(Salgado,2007) Large teaching medical center in USA (Rupp, 2007) 5 large hospitals in USA and Australia (Jarvis, 2009)
频繁,但不要超过每72小时更换 确保所有部件的兼容性,最小化漏液和裂开的 风险
标准和指南
CDC指南, 2011 通过使用杀菌剂(洗必泰,碘伏,70%酒精)
擦拭接头以及保证植入的器械的无菌来最小化 污染的风险 当使用无针系统的时候,分隔膜优于机械阀, 因为机械阀有较高的感染的风险。
标准和指南
血管内导管维护标准
Lynn Hadaway, M.Ed., RN, BC, CRNI Lynn Hadaway Associates, Inc.
血管内导管
需要输注关键性的液体和药物
外周短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内导管
导管并发症意味着:
更长的治疗 更长的住院时间 移除和置入新导管所引起的疼痛和风险 置入新导管的费用
易产生注射器诱发的回血
传统的注射器
推动注射器锥头 用力推注到底,将所有溶
液冲入导管 释放施加在锥头上的压力 时会引起导管腔内的血液 回流
因此,不要完全将注射器
内的液体冲尽
改良的注射器
注射器的直径更宽,产
生较小的压力
芯杆胶塞的改变 举例:Posiflush® 胶塞顶端不会被挤压,
防止导管腔内的回血
无针输液接头 =迷惑
名称?
功能?
设计?
无针输液接头 (NC)
为保护医务工作人员,
已在美国被强制使用
血源性病原体标准 减少针刺伤
适用于间歇性输液
器械的颜色
透明或不透明
连接表面
感染风险大 有可能达到充 分清洁吗?
近似平面 凹面 锯齿状的中心面
外部与中心部位成角度 外部与中心部位之间有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 2011
美国超过80%的医疗护理已经转为采用预冲式导管
冲洗器进行冲管操作。
冲管液的容器
多剂量容器
大容量瓶 如30 mL
0.9% 生理盐水 大容量袋 如 250 mL, 500 mL 或 1000 mL 0.9% 生理盐水
极大的风险!
多剂量瓶 (MDV)
其风险远大于优点 细菌性污染率在0%-27% 含有防腐剂苯甲醇
在给药之前,使用10毫升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冲
管5毫升,剩下的5毫升不建议再次使用
即使针头有所替换,一支冲洗器也不可用于
多人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的标签
可识别的内容物 条形码 减少用药错误
标准和指南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CDC)
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指南-2011 手卫生的指南
的前后
在多次间歇性给药之间 从导管内抽血前后
血液回流的原因
• 抽血 • 胸腔内的压力改变 • 置入PICC的手臂部位的 肌肉收缩
血液回流的原因
• 注射器或锥头的推压 • 注射器或输液器的断开 • 冲封管的技术 • 输液袋或输液瓶内液体用尽
冲管
• 采用0.9% 的氯化钠(生理盐水) • 评估导管功能 • 从前一个输液中移除封管液 • 防止禁忌药物之间的接触
CDC 指南(2011)
“产生器械相关疾病的潜在原因包括:接口的
物理特性导致的表面消毒的困难,液体流动特 性(层流和紊流),难以消毒的内部表面,潜 在的死腔,由于接口不透明而导致的不充分冲 管,由于存在内部褶皱而导致的微生物的寄居 ,尤其是当导管被用于抽血时。”
INS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2011)
毫升冲管 采用10单位/毫升肝 素封管,每个管腔 2-3毫升
非隧道式的经皮中心静脉导管
每个管腔5-10毫升生
理盐水冲管 采用10单位/毫升肝 素,每个管腔采用35毫升肝素封管
冲管技术
慢速缓推注射器 暴力冲管可能引起爆管 快速的推注会引起导管穿刺点错位 不要因为任何原因强制冲管!
不正确的导管固定方法
外力影响
CVC导管末端位置
推荐放置于上腔静脉
下与右心房连接处
末端移位至颈静脉或
对侧的无名静脉 左侧置管的堵管风险 更大
导管尖端紧靠上腔静
脉壁
外力影响
导管夹闭综合征
导管在锁骨、第
一肋骨、肋锁韧 带之间的产生的 夹闭 仅发生于内侧锁 骨下穿刺
渗出/外渗
输液器每次使用后都应安放无菌帽 如有任何问题,应立即丢弃 不得连接到高于输液器的注射口
减少接口操作
每96小时更换一次输液接口 减少三通的使用 减少输液系统开通的次数 同时更换输液袋和输液导管
冲管液的来源
护士配制的冲管液 配药房配制的冲管液 厂商生产的预冲式导管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