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蛙心起搏点

蛙心起搏点

蛙心起搏点
实验报告
1.课程名称: 动物机能学实验
2.实验名称: 蛙心起搏点
3.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蛙类手术的操作过程
2.观察蛙心起搏点及各部分自律性的高低
4.实验原理
哺乳动物的心脏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节律性高低不同,以节律性最高。

蛙类及其它两栖动物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正常时,蛙静脉窦的起搏细胞发出的冲动通过特殊的传导系统依次传入心房和心室。

5.实验材料
⑴.实验动物: 蟾蜍
⑵.实验器械: 蛙类手术器械、记时器
⑶.实验药品:任氏液
6.实验步骤及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1.取蟾蜍一只,用探针捣毁其大脑脊髓,将其仰卧于蛙板上。

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
剪一小口,之后向两侧锁骨剪开并剪去皮肤,使成为一个倒三角形,剪开肌肉、胸骨及心包膜,暴露心脏。

2.识别静脉窦,心室及心房,并观察各自的收缩顺序,并记录各部分搏动频率。

3.在主动脉下穿一线备用,然后将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然后将主动脉干下
的线结扎,以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次为斯丹尼氏第一结扎,观察心房、心室及静脉窦的搏动情况,并记录各自节律。

4.待心房、心室及静脉窦搏动恢复正常后,再取一线在房室沟作第二次结扎,阻断心
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观察心房和心室的搏动情况,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搏动情况。

7.实验结果与分析
⑴.实验结果
⑵.分析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起源于心肌细胞本身。

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组织和细胞,称为自律组织和自律细胞。

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的特定部位,即起搏点。

两栖动物的起搏点位于静脉窦。

正常情况下,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最高,然后依次为心房肌、房室结,即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最高,故称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分为潜在起搏点。

当静脉窦的兴奋因传导阻滞不能对潜在起搏细胞进行控制时,潜在起搏点将代替静脉窦的起搏功能,所形成的心脏节律性称为异位节律
1.正常时
正常时,静脉窦和房室结并不表现出各自的固有节律,这是因为静脉窦对潜在起搏点有控制作用,这种控制作用主要时通过“抢先占领”来实现的,其作用机理为:由于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因此当潜在起搏点的4期自动去极化在未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就已经被静脉窦传来的冲动所激动而产生动作电位,使其自身的自律性无法表现出来。

从而使心脏各起搏点的频率保持一致,且房室结的搏动落后于静脉窦。

2. 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
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传导被切断,从而使静脉窦和心房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节律性。

但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未被切断,且心房节律高于心室,所以心房与心室仍保持一致的频率,从这一步骤可以看出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是高于心房与心室的自动节律性的。

3. 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
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被切断,从而使心房与心室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自动节律性,从这一步骤可以看出,心房的自动节律性是高于心室的自动节律性的。

8.实验小结
⑴蛙类及其它两栖动物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

⑵蛙类动物的起搏点各自固有自动节律性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2006年4月1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