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3v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

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

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

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脚和ISA的B30脚。

这两脚叫OSC测试脚。

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

在总频OSC线上还电容。

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欧之间,总频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电平。

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脚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

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

有了总频,也不一定有频率。

总频一定正常,可以说明晶体和分频器基本上正常,主要是晶体的振荡电路已经完全正常,
反之就不正常。

当总频产生后,分频器开始分频,R2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南桥处理过后送到P CI槽B8和ISA的B20脚,这两脚叫系统测试脚,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

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这两脚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由南桥提供。

在主板上RESET和CLK者是南桥处理的,在总频正常下,如果RESE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南桥坏。

主板不开机,RESET不正常,先查总频。

在主板上,时钟线
比AD线要粗一些,并带有弯曲。

二、主板时钟芯片电路及时序关系讲解
1、概述
主板时钟芯片电路提供给CPU,主板芯片组和各级总线(CPU总线,AGP总线,PCI总线,ISA总线等)和主板各个接口部分基本工作频率,有了它,电脑才能在CPU控制下,按步就班,协调地完成各项功能工作:
2、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a、解释说明,主板时钟芯片即分频器的原始工作振荡频率,由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谐振频率来产生,提供给分频率一个基准的14.318MHZ的振荡频率,它是一个多谐振荡器的正反馈环电路,也就是说它把输入作为输出,把输出作为输入的反馈频率,象这样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自激过程。

b、基本电路部分:
c、分频器(时钟芯片)电路部分:分频器基本工作条件;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提供14.318MHZ基准频率.;VCC(3.3V)工作电压(依具体时钟芯片而定);V SS接地线(~);滤波电容(对分频器产生的各级频率进行标正微调;分频器产生的各级总线时钟;CPU外部总线时钟频率(CPU CLOCK):66MHZ.100MHZ.133MHZ内存控制管理器总线时钟频率(DIMM):66MHZ.100.133MHZ;AGP总线时钟频率:66MH Z;PCI总线时钟频率:33MHZ;ISA总线时钟频率:8MHZ。

d、基本时序关系:
CPU 66、100、133
PCI(33MHZ)
ISA(8MHZ)
三、图解
频率发生器芯片
频率也可以称为时钟信号,频率在主板的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目前所说的CPU速度,其实也就是CPU的频率,如P4
1.7GHz,这就是CPU的频率。

电脑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送以及正常的运行,没有时钟信号是不行的,时钟信号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步;因为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对时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不
出差错。

时钟信号首先设定了一个基准,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其它信号的宽度,另外时钟信号能够保证收发数据双方的同步。

对于CPU而言,时钟信号作为基准,C PU内部的所有信号处理都要以它作为标尺,这样它就确定CPU指令的执行速度。

时钟信号频率的担任,会使所有数据传送的速度加快,并且提高了CPU 处理数据的速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超频可以提高机器速度的原因。

要产生主板上的时钟信号,那就需要专门的信号发生器,也称为频率发生器。

但是主板电路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完成不同的功能,而各个部分由于存在自己的独立的传输协议、规范、标准,因此它们正常工作的时钟频率也有所不同,如CPU的FSB可达上百兆,I/O口的时钟频率为24MHz,USB的时钟频率为48MHz,因此这么多组的频率输出,不可能单独设计,所以主板上都采用
专用的频率发生器芯片来控制。

频率发生器芯片的型号非常繁多,其性能也各有差异,但是基本原理是
相似的。

例如ICS
950224AF时钟频率发生器,是在I845PE/GE的主板上得到普遍采用时钟频率发生器,通过BIOS内建的“AGP/PCI频率锁定”功能,能够保证在任何时钟频率之下提供正确的PCI/AGP分频,有了起提供的这“AGP/PCI频率锁定”功能,使用多高的系统时钟都不用担心硬盘里面精贵的数据了,也不用担心显卡、声卡等的安全了,超频,只取决于CPU和内存的品质而已了。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DC3.5V电源经过二极管和L1(L1可以用0Ω电阻代替)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

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

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Ω之间。

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

晶体两脚产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脚和ISA槽的B30脚(这两个脚叫OSC测试脚)。

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

在总频OSC的线上还有电容,总频线的对地电阻在450
-700Ω之间。

总频的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

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脚的电压和波形。

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

若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

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有了总频,南、北桥、内存、CPU、C ACHE、I/O上不一定有频率。

总频一旦正常,可以说明晶体和分频器基本正常,主要是晶体的振荡电路
已经完全正常,反之就不正常。

当分频产生后,分频器开始分频,R2经分频器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南桥处理过后送到PCI槽的B39脚(PCICLK)和ISA槽的B20脚(SYSCLK),这两脚叫系统时钟测试脚。

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

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

在主板上,RST和CLK都是由南桥处理的。

若总频正常,如果RS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的情
况下,为南桥坏。

主板不开机,RST灯不正常,要先查总频。

如果在数码卡上有OSC灯和RST灯,没有CLK灯的话,先查R3输出的分频有没有。

若没有,在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分频器坏。

如果CLK的波形幅度不够,那得先查R3输出的幅度够不够。

若不够,一般为分频器坏。

若够,查南桥的电压够不够。

若够,南桥坏;
不够,查电源电路。

R1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给CPU的第6脚(在CPU上RST较旁边,见图纸),这个脚为CPU时钟脚。

CPU如果没有时钟,是绝对不会工作的。

CPU的时钟有可能由北桥提供。

如果南桥上有CLK信号而
CPU上没有,就可能是分频器或南桥坏。

R4为I/O提供频率。

在主板上,时钟线比AD线要粗一些,并带有弯曲。

频率发生偏移,是晶体电容所导致的。

它的现象是刚开机就死机,运行98出错,分频器本身坏了,会导致频率上不去,和晶体无关。

C PU的两边为控制处理(位置见图),控制南桥和分频器,当频率发生偏移,会自动调整。

当CACHE短路会引起不开机,开路不会导致不开机故障。

如果不读内存(C1、C6、D3、D4),多为C ACHE内部或数据线坏。

如果应显示却无显示(2A、0D),一般也是CACHE坏。

开机即死机,也是C ACHE坏。

进入C盘慢或者运行windows死机,也多为CACHE坏.若不进C盘,那一般为TAG或其
电路有故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