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品归类
《协调制度》中的编码只有6位数,我国采用 8—10位编码,即由4位品目和4—6位子目构 成,其中第7、第8位是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加入 “本国子目”。
第5位编码---它所在品目下所含商品1级子目的顺序 号,在商品编码表中的商品名称前用“-”表示 第6位编码---它所在品目下所含商品2级子目的顺序 号,在商品编码表中的商品名称前用“--” 表示 第7位编码---它所在品目下所含商品3级子目的顺序 号,在商品编码表中的商品名称前用“---” 表示 第8位编码---它所在品目下所含商品4级子目的顺序 号在商品编码表中的商品名称前用“----” 表示 若5—8位是出现数字9,则通常情况下代表未具体列 名的商品,即在“9”的前面一般留有空序号以便 于修订时增添新商品。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考试给出20个商品名称,每个2分,共40分。 除此之外,查找商品编码的一些基础常识以及 “六大归类总规则”也会以单选题、多选或判断 题的方式来出题,占的分值是2-3分。 3、《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一共是21类97章,目 录要熟悉,在考试的时候看到所给出的商品名称, 要能够判断出它是21类中的哪一类,根据目录找 到其所在的一个大致的章节。第1类到第4类是农 副产品,从第5类到21类是工业品。 4、21类商品: 重点类(章)是:第六类、第十一类和第十六类 其次是:第一类、第四类和第十五类
本规则第二部分规定,商品应按以下两 条规则进行归类:(1)按照品目条文及任 何相关的类、章注释的规定办理;(2)品 目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的,可以根据 其他规则的规定办理。 规则一、针对适用性,简要概括为“无 注释的用总则,类章分章是虚设”(类章 是为方便查找,归类时先看税目条文、类、 章注,无注释用总则。)
进出口商品归类
考试大纲
1、掌握归类总规则的具体规定 2、掌握商品归类的依据和要求 3、掌握正确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 4、熟悉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结 构 5、了解《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 本情况。
本章基本考情分析
本章的内容极为重要,在历年试题中 所占分值都在40分以上。试卷中商品归类 是一种特殊的题型。该部分内容对考生来 讲,是全新的内容,对没有学过商品学课 程的学生来说,稍显困难(海关学校专门 有商品学课程,就是针对商品归类的)尽 管教材中列举的方法很系统,但仔细看, 还是没有一个完美的查找办法!所以掌握 的方法只有多翻书、多练习、多自我总结 (因为每个人的难点不一样)。以便能准 确地将商品编码查找出来。
规则一应用举例 1、马戏团的猴子 归在9508,而不是0106 2、涤纶针织紧身胸衣归在6212,而不是61 章 3、不带瘦肉的肥猪肉归在0209,不在1501 4、木质衣箱归在4202,不在44章 5、由80%铁、2%金、3%银、15%铜制成的合 金条(非货币用),归在7108.1300 6、冻猪胃归在0504.0029
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概述
1、《协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贸易间的商品分类目 录,体系不同,造成在国际贸易流通过程中,商 品要被多次重新命名、分类、编码,给进出口谈 判和了解商品交易行程带来很大困难。 70年代中期,海关合作理事会成立了协调制 度委员会,由6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 研究制订,经过10余年的努力,于1983年编制成 《协调制度》并制订“协调制度”公约及附件。 目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商品 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为基础制订本国海关税.
本章出题方式是给出20个商品名称,在《进 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找到正确的商品的8位数编 码,将这8个数字相加,求得的和在答题卡上涂上。 例题:1、洗衣皂 经查商品编码为3401.1910,将这8位数字相加, 即:3+4+0+1+1+9+1+0=19,将答题卡上两行0-9数 字框涂成黑色.
0 0
5、《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 (一)完整性
《协调制度》目录将迄今为止世界上国际贸易 的主要商品全部分类列出,包括目前还无法预 计到的新产品都能在目录的体系中归入合适的 位臵,无论任何一种商品都不会被排斥在该目 录范围之外。
(二)系统性
《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理 和规则,将商品按照人们所了解的自然属性、 生产部类和不同用途来分类排列,同时,还照 顾了商业习惯和实际操作的可能。
(三)通用性 目前世界上已有180多个国家(地区) 采用,而且还有许多国家正准备采用。 (四)准确性 《协调制度》目录所列税目的概念明确, 内涵和外延明了,不重复,各税目的范围 都非常清楚。
二、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结构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采用了2007版 《协调制度》,并据此编制了2007年版《进出 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税则》中的商品编码号列称为税则号列(简称 税号),为征税需要,每项税号后列出了该商 品的税率; 《统计商品目录》中的商品号列为商品编码,为 统计的需要,每项商品编号后列出了该商品计 量单位,并增加了第二十二类“特殊交易品及 未分类商品”内分第九十八章和九十九章
例: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 据有: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 释。它们的优先顺序是: A、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则 B、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C、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则 D、章注—子目注释—类注—归类总则
规则一告诉我们的归类方法步骤: 1.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在头脑中对商品 属于哪类货物初步做个判断; 2.根据判断,去查看《协调制度》的目录, 初步确定商品所在的类; 3.确定了类后,不要急于去查章,一定要 先看类注。如果类注有规定,按照规定直 接查找商品编码; 4.在确定类注没有特别规定时,再去查看 商品所在的章;
物产品,第五类矿产品。在第11类中,各章的 排序是第50章、第51章是动物纤维,第52章、 第53章是植物纤维,第54章、第55章是化学纤 维。 (3)、从税(品)目的排列看,一般也是按照 动、植、矿物质顺序排列,而且更为明显的是 原材料先于产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 程度高的产品,列名具体的品种优先于列名一 般的品种。如在44章:44.03是原木;44.04~ 44.08是经简单加工的木材;44.09~44.13是 木的半制成品;44.14~44.21是木制品。
例题:
上面的商品编码“0105.1110”说明: A、该商品在第一章 B、商品编码中的第5位数是“1”,代表重量不超过185克的家 禽 C、商品编码中的第6位数是“1”,代表重量不超过185克的鸡 D、商品编码中的第7位数是“1”,代表重量不超过185克的改 良种用鸡
5、查找商品编码的方法 (1)、确定所给出的商品名称的中心词,判 断所归入的类、章(21类97章)。 (2)、查阅类注、章注 (3)、查阅相应章中品目条文和注释,如可 见该商品则确定品目。接下来确定一级子 目,有二级子目则继续往下查,依次确定 二、三、四级子目。 (4)、如无规定则运用归类总规则来确定品 目。
在查找商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确定它的 类,其次是章,再确定它的1级子目、2级子目, 依次类推。 ※注意同一数级的子目才能进行比较。 ※要先判断它的一级子目。再到二级子目,依次 类推。在商品名称前面都有一个横杠, “—”表示1级子目 “— —”表示2级子目, “— — —”表示3级子目, “— — — —”表示4级子目。
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1、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 2、《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A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含义 B、《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C、《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 D、《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一、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 是需要按照进出口商品的性质、用途、 功能或加工程度等将其归入某一类别,这 种为海关管理的不同目的而对进出口商品 进行类别划分的行为称为海关进出口商品 归类。进出口商品归类知识是报关员必须 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5.确定了章后,不要急于去查税(品)目 条文,一定要先看章注。如果章注有规定, 按照规定直接查找商品编码; 6.在确定章注没有特别规定时,再去查看 有无子目注释。有子目注释的,按照子目 注释规定直接查找商品编码;无子目注释 的,按照税(品)目条文直接查找商品编 码
规则二 1.内容:
(1)税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 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报验时该项不完整 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 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 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 报验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4、《协调制度》的编排规律 《协调制度》是一部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 分类表,所列商品名称的分类和编排是有 一定规律的。 (1)、从类来看: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 分类,它将属于同一生产部类的产品归在 同一类里; 例如:农业的第一、第二类;化学工业 在第六类;纺织工业在第11类;冶金工业 在第15类;机电制造业在第16类。 (2)、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自然属性 或用途来分类;A、 每章前后顺序是以动 物植物矿物质。如:第一类活动物、动物 产品,第二类植
(2)税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 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 合的物品。税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 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 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 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2. 对规则的解释及运用说明
(1)规则二(1)要解决的是不完整品(或未制 成品)及物品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的归类 问题。其规定税目所列货品的范围不仅限于税 目条文本身,还应扩大到: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协调制度》将国际贸易中种类繁多的商品, 依据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分成若 干类、章、分章和品目。为使人们在对各种商品 进行归类时有所遵循,并使各类商品能准确地归 入相应的子目项下,不发生交叉、重复或归类的 不一致,《协调制度》将其商品分类的普遍规则 加以归纳总结,作为规则列出,并使之成为《协 调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这就是《协调制度》 归类总规则,所有进出口货物在《协调制度》中 的归类都必须遵循这些规则。 货品在协调制度上的归类,应遵循以下六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