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性
——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性
曾经一位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说:“高考作文, 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 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 ‘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 喝不出滋味来的。
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 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 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 是高考作文的大忌。”中考作文何尝不是如 此?
抒情点题
抒情点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中,有这 样几句话:“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 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好一个安 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 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 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通过这五个带有“安塞腰鼓”的抒情句,不仅使文 章层次清晰,而且逐渐把感情推向高潮。
作文的“点题” 的主要作用 在于表明自己的作文在文题范围内 运作。因而,在这里说的“点题” 指的就是点“中心话题”,它不必 画龙点睛式精当,但应当突兀和醒 目。
按行文中间点题文字出现的位置,常用的中考作文点 题方式有: 1、篇首点题。开宗明义,为全文定下基调。一般来 说,记叙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见人见事;议论文的开头 要亮明观点,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2、篇中点题。在叙述或议论的过程中,用简洁精炼 的语句,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有时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文章的思想内涵得到升 华。 3、篇末点题。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 到渠成,卒章显志。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 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的艺术效果。 4、首尾呼应点题。能使文章前呼后应,主题贯穿始 终,既能让文章中心更加突出鲜明,又能使文章结构更为 完整严谨。
一、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二、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考生的妙招
专家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 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 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文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你的思 维而去。”
中考作文点题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按表 达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四类: 通过抒情点题, 通过议论点题, 通过描写点题, 通过叙述点题。
2、点题句,段首明义。
将点题的话语放在中间文段的开头,也是 非常引人注目的。 例: 作文“建造自己的房子”,分别在中间几 段段首用“建造自己的房子,需要脚踏实
地,付诸实践”,“建造自己的房子,需 要勇于拚搏,精益求精”,“建造自己的 房子还需要持之以恒,至始至终”点题句
作分论点,使文章既结构清晰,主旨鲜明,又 很好地论述了话题,大有一气呵成的气势。
(05年高考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 芒》的结尾)
二、中间醒目处点题
首尾点题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也不 能把中间的主体段落给忘了。在中间的 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 句子,常常可起到纲举目张、突出主旨 的作用,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阅卷老师, 我是紧扣文题作文的。
1、点题句,独立成段。
把用于点题的几个语句以独立成段的形 式表达,或者就用小标题的方式显现,这应 该是最醒目的点题方式。
3、点题句,分析论据。
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文 题进行适当地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 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例:
例:
1.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 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 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 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 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
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05年高考满分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的开头)
2.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 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 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 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 来……
描写点题
பைடு நூலகம்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驿路梨花》中,“我”和老余在深山中正 愁没处住宿时,意外的发现了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 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循着美丽的梨树林我们找到了舒适的小 屋……在香甜的酣睡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 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第二天早上 我们正在修葺小茅屋时,“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走 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 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经过一番解释以后,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 一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文章先写自然界的梨花的美,再写在自然界的梨花衬托下的哈 尼小姑娘的美,最后由衷的发出“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赞叹,使整 篇文章始终洋溢着梨花的芳香,让人真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 的温暖。
议论点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论雷峰塔的倒掉》,文章以 “听说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 倒掉——终究倒掉”五个议论句,作为贯穿全文的一 条思想感情的线索,揭示了一切镇压人民的反动势力 终究要垮台的真理。
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在行文中间点题。古人云:“亢节之 处,妙在一点。”中考作文阅卷,由于时间紧、任务 重,考生宜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地点 明题旨,回扣题意,才能大大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 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
例如: 05年满分作文《忘记和铭记》的中间几段,就 是几个点题句独句成段,“忘记历史,意味着成为 众矢之的”,“忘记痛苦,铭记快乐”,“忘记名 利,铭记奉献”;而另一篇满分作文,则是用点题 的句子作为中间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因为忘记, 所以潇洒”,“因为忘记,所以宽容”,“因为铭 记,所以为君子”,题义凸显,引领全篇。
一、首尾点题。
开头是考场作文的重头戏,考生要开门 见山,开篇便点明题义。结尾也是阅卷老 师重点关注的,肯定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 卒章显“题”,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 位置。如果是前面的内容很少提到文题甚至 有偏题的嫌疑,那最后的亡羊补“题”就显 得更为重要了。考场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 视首尾点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