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雪华《金匮要略》全文

王雪华《金匮要略》全文

《金匮要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雪华教授主讲
目录
王雪华简介
01《金匮要略方论》性质与沿革
02《金匮》的内容、体例和成就(1)
03《金匮》的成就及贡献(2)
04 诊治杂病的辩证思维过程
05《金匮》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影响【01话:芫荽】
06 学习《金匮》的目的与方法【02话:肺感染】【03话:】
07 第一篇:概述: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08 第一篇:论肝虚治法和虚实异治
09 第一篇:论发病、预防及病因
10 第一篇:论病机、四诊举例(1)【04:嗜铬细胞瘤】【05:卒厥】【06:黑色病变】
11 第一篇:四诊举例【07话:吃灰菜中毒】【08话:乳腺癌】
12 第一篇:小结: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09话:葛根和麻黄同煎】【10话:外感痉病】【11话:外感痉病】13 第二篇:痉病
14 第二篇:湿病证治(1)【12话:《瓜蒂散》搐鼻退黄】【13话:转筋】
15 第二篇:湿病证治(2)
16 第三篇:概述: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14话:百合病厌食证】
17 第三篇:百合病证治(1)【15话:行为异常】【16话:感觉异常】
18 第三篇:百合病证治(2)【17话:百合病癔病】【18话:癔症】【19话:抑郁】
19 第三篇:百合病(总结)狐惑病证治(1)【20话:百合病表现为幻视】
20 第三篇:狐惑病证治(2)【21话:热毒瘀血搏结溃腐成脓】【22话:赤小豆】
21 第三篇:阴阳毒证治【23话:流行性出血热】【24话:丙肝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2 第四篇:概述:疟病证治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23 第五篇:概述:中风病辩证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24 第五篇:历节病病因病机、证治(1)
25 第五篇:历节病证治(2)【25话:椎间盘脱出】
26 第五篇:中风鉴别诊断小结【26话:黄芪的用量】
27 第六篇:概述:血痹病证治(1)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28 第六篇:血痹病证治(2)【27话:面部进行性肌肉萎缩】【28话:末梢神经炎】
29 第六篇:虚劳病辩证【29话:半产】
30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2)
31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3)【30话:高热:下午3、4点钟开始发热】
32 第六篇:虚劳病证治(4)【31话:血管痉挛性头痛】【32话:空洞性肺结核】
33 第六篇:小结: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34 第七篇:肺痿:肺痈证治(1)
35 第七篇:肺痿:肺痈证治(2)【33话:(肺化脓症)连续发烧】
36 第七篇:肺胀证治:小结:【34话:结节病】【35话:过敏性哮喘《射干麻黄汤》】
37 第八篇:奔豚气病证治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38 第八篇:小结: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36话:肺癌】
39 第九篇:胸痹病证治(2)【37话:不自主的长出气,即“胸中气塞”】
40 第九篇:胸痹病证治(3)
41 第九篇:心痛病证治(2)
42 第十篇:概述: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43 第十篇:腹满病辩证(2)
44 第十篇:实热性腹满病证治【38话:老年性便秘】
45 第十篇:腹满、寒疝病证治【39话:隐匿性肾炎(《大黄附子汤》大黄同煎)】
46 第十篇:寒疝、宿食病证治(内容与第45讲相同)
47 第十篇:小结: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48 第十一篇:肾着、脾约、心伤等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50 第十二篇:留饮、伏饮
51 第十二篇:痰饮治则(2)
52 第十二篇:四饮证治(2)【40话:肾变期,尿不下尿来】
53 第十二篇:四饮证治(3)【41话:气胸】
54 第十二篇:支饮病案分析
55 第十二篇:痰饮治法纵横谈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56 第十三篇:消渴小便不利证治【42话:多饮多尿】
57 第十三篇:小便不利淋病证治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58 第十四篇:水气病
59 第十四篇:血分、水分
60 第十四篇:四水证治
61 第十四篇:综述黄汗证治与现代研究
62 第十五篇:概述: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63 第十五篇:黑疸
64 第十五篇:黄疸证治(2)【43话:排石】
65 第十五篇:黄疸证治(3)
66 仲景退黄八法及临床应用举隅【44话:乙肝】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45话:惊悸证】
68 第十六篇:吐衄下血证治和预后
69 第十六篇:瘀血证辨治(2)小结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70 第十七篇:概述:呕血证治(2)【46话:食已即吐】
71 第十七篇:概述:呕血证治(3)【47话:慢性反流性胃炎】
72 第十七篇:下利证治、小结:【48话:热结旁流】【49话:脾胃虚寒,湿热未尽】
73 第十八篇:概述: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74 第十八篇:阳痈证治(2)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50话:胆道蛔虫】
75 第二十篇:概述: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51话:风心病】
76 妊娠常见诸疾证治
77 第二十一篇:概述: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78 第二十一篇:产后病证治
79 第二十二篇:概述: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80 第二十二篇:妇人杂病证治
王雪华简介
王雪华教授,女,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学术、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委、省医药管理局、哈尔滨市卫生局科技成果(立项)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现受聘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

主讲《中药学》、《金匮要略》等学验俱丰,深得海内外不同层次学员的赞誉,并应邀赴韩国讲学。

200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启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被遴选为四大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金匮要略精讲》主讲人,完成80学时VCD光盘制作内容所需的100余万文字的修改与校订工作。

自198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研究生30余名。

2002年1月荣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称号。

在"张仲景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和"经方的临床应用与开发实验研究"领域富有开拓性、创新性。

主持重大科研课题7项,参与项目3项。

已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学成果奖3项。

其中,(1)经方加味治疗肺癌的机理研究以及放化疗损伤的研究;(2)《当归芍药散》胶囊剂/汤剂加味治疗妇科腹痛、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系列研究;(3)《射干麻黄汤》冲剂治疗小儿寒饮咳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4)研制痛痹贴治疗寒湿历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研究颇具特色。

有利于深入挖掘仲景学说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阐发张仲景对内伤杂病的证治规律。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际、国家、省级学术会议颁发的奖杯、奖牌、证书15个;主审、主编、副主编大型辞书、专著、教材、教参等计19部。

2002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最擅长治疗肿瘤及放、化疗损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结石症、过敏症、胸痹、心悸、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精神抑郁症以及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疾病。

第01讲:《金匮要略方论》性质与沿革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学习《金匮要略》这门课程。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多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雪华教授。

我为能够荣幸地被遴选为本课程的主讲人,我很高兴。

一、有一种荣誉感。

就是对我个人,对我的工作单位,对我所在的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的全体老师和研究生们,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

二、是责任感。

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大温课”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决不能辜负各级领导和所有听课学员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三、使命感。

正当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争创佳绩迎接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胜利召开之际,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快车道”。

我能够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尽心竭力地工作,是值得庆幸和终身难忘的。

因此,我把这次学习的好机会,看作是代表全国的同行们,在这里作一次中心发言,作一次公开教学,愿抛砖引玉,并广泛听取宝贵意见。

借此机会,我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的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和现场学员的真诚合作。

好了,我们开始上课。

内容是开头的话,绪言。

学习《伤寒论》,讲沿革,我们已经了解到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时期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其中十卷是辨伤寒,六卷是来论杂病。

由于历史原因,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