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关于成都区域经济的进展有怎么样的妨碍?上午,成都抗震减灾局在金牛宾馆举办一具论坛,我应邀做《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区域经济进展妨碍》的演说。

“5.12”地震短期效应是引起的消费需求下落以及以后别确定性因素增多会妨碍行为人对以后的收益预期和信心,这直接会妨碍投资需求。

招商引资形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妨碍。

凡事都有二重性。

距离震中70公里,成都怎么说经受住了8级地震的考验,这在世界地震史上,也属罕见。

其实,成都在别经意间,差不多赢得可能在以后会逐渐显现出来的巨大的投资机会。

(1)对成都地质环境稳定性的重新认识
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地质结构稳定,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身边地震可不能对其造成大的破坏。

成都处于扬子板块以西最边缘,紧挨青藏板块与龙门山断裂带,在后者的冲撞中向下凹陷,填集了大量沙泥、石灰岩等密度相对松软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也同样有延缓应力的作用。

(2)对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的重新认识
地震未来,人们特别关怀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也特别关注成都楼市的进展前景。

除了经济宏观因素的妨碍外,我认为,由于成都西北附近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峻,成都主城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凸现出来,这关于促进成都楼市良性进展有积极作用。

(3)对成都投资环境优越性的重新认识
成都平整的地貌和宜人的气候,加之闲适的文化和发达的创意产业,是最佳投资环境。

经过地震考验的成都平原,在自然条件的稳定性方面又赢得加分。

应该加大关于成都投资环境别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优越的宣传。

(4)抗震救灾带来新的进展机遇和条件
由于抗震救灾,使得成都成为全国和全世界目光的交汇点,其实也带来巨大的人气、信息、资金、项目和政策关注。

成都实际上是全国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质、资金和信息的集散地,这关于成都的中心枢纽作用有新的提升;抗震救灾的特殊任务,也会加速一些重大项目的发展并放大其效应,比如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预计1010年5月建成,成都至都江堰只需30分钟行程,这将形成成都和都江堰新的物流机会和产业进展会。

(5)建议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国家法定的“减灾与志愿者日”,此间一周为“全民应急活动周”。

惟独当全民的减灾意识和活动,转变为一种适应和能力时,那个社会的进展才是稳健、和谐和有力的。

并且,我们一定要记住大量志愿者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成都有理由成为中国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成长进展的见证者和促进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