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图示结构的M、Q图。
d=2m。
(20分)二、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M图。
EI=常数。
(20分)三、作图示梁的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的值。
(12分)一、(20分)支座反力20KN®, 10KN, 20KN¯, 10KN 每个图形10分,每根杆2分M 图 (KN.m )Q 图 (KN)每根杆符号错扣1分二、. (20分)2分)(3分)力法方程 0 IP 111=∆+X δ(2分)(2分)(2分)系数: ;3/2311EI l =δ (2分);24/4IP EI ql -=∆ (2分) 解得: 16/1ql X = (1分) 最后弯矩图M 图ql 2/163ql 2/32ql 2/163ql 2/32(4分)选择其它基本体系可参照以上给分。
三、 (12分)1m 1mDEFGM B 影响线 C 1m+AB(7分)mKN M B .851100201321301121-=⨯-⨯⨯⨯+⨯⨯⨯-= (5分)图6三、计算题(共 60 分)1、作图7示刚架弯矩、剪力图。
(15分)4、用力法解图10示刚架,并作刚架的最后弯矩图。
图10四、作图题(本题15分)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剪力,弯矩图六、计算题(本题15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四、作图题(本题15分)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剪力,弯矩图解:(1)求解支座反力由,得由,得由,得(2)作内力图六、计算题(本题15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解:图示结构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列力法方程:解得:杆端弯矩:,,,五、作图示结构、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图示结构在移动集中荷载作用下截面K弯矩的最大值(绝对值),已知P=10kN。
(15分)五、(18分) P=10KN的影响线(5分)的影响线(5分)(5分)四、(本大题4分)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十、(本大题10分)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M图。
EI=常数,不考虑链杆的轴向变形。
十一、(本大题18分)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EI=常数。
(计算二轮)四、(本大题4分)几何不变,有一个多余约束。
(4分)十、(本大题10分)∆l3EI22M图∆l3EI22δ11312=l EI/,∆∆122c=-/,X EI l1332=∆/(10分)十一、(本大题18分)(12分)78.9267.1959.383.918.449073.1316.88M图(kN⋅m) (6分)二、P=1在如图所示的静定多跨梁ABCD上移动。
(1)作截面E的弯矩影响线;(2)画出使M E(3)当可动均布荷载q=5kN/m 时,求M Emax的值。
2m 2m 2m四、用力法计算如图所示刚架,画M图,EI=常数。
DEI 6mA B C6m 6m六、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如图(a)所示连续梁,画M图,EI=常数。
固端弯矩表如图(b)所示。
(a) (b)2kN·m 8kN qAD A BlP4m 8m 3m 3m M F AB=-1/12·ql 2M F BA =1/12·ql 2A P BM F AB=-3/16Pl二、解:1、M E的影响线(m)2/32/3 2/32、M Emax的最不利布置如图(a);M Emin最不利布置如图(b);(a)(b)3、M Emax=∑qω=5×1/2×2/3×3=5kN·m四、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如图(a)2、列力法方程:δ11•x1+△1P=03、作M1图,如图(b);作M P图,如图(c)4、计算δ11、△1Pδ11=1/2EI×1/2×6×6×4+1/EI×6×6×6=252/EI△1P=1/EI×6×36×6=1296/EI5、解方程:X1=-△1P/δ11=-1296/252=-5.14kN6、作M图,如图(d)(a) (b)基本体系M1(m)61 1(c)36 M P(kN·m)六、解:(1)计算转动刚度与分配系数(令EI=1)S BA=4i BA=4×1/4=1,S BC=4i BC=4×2/8=1, S CB=4i CB=4×2/8=1,S CD=3i CD=3×3/6=1.5μBA=0.5, μBC=0.5, μCB=0.4, μCD=0.6(2)计算固端弯矩:M F BC=-M F CB=-1/12×ql2=-1/12×3×82=-64(kN·m)M F CD=-3/16×Pl=-3/16×8×6=-9(kN·m)(3)分配与传递:0.5 0.5 0.4 0.64.57 9.14 -9.13 15.94 -15.94(4)画M图(kN·m)11.46三(本大题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图示体系为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7.(9 分)试用力矩分配法求作图示结构弯矩图(计算两轮),EI=常数,F P = 28 kN。
S3i4i4i3im3/74/74/73/7M f0.0021.00-28.0028.000.000.00M m-8.00-16.00-12.00& 6.438.57 4.28M C-1.22-2.45-1.830.520.70M0.0027.95-27.9513.83-13.830.0027.9 13.813.5 35.1四(本大题4分)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七(本大题8分)已知图示结构的M图, 作F Q , F N图。
八(本大题10分)作图示结构F Q B左,M F的影响线。
九(本大题12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图。
已知:q=40 kN/m 各杆EI相同。
M (kN·m)F=17一、几何组成分析: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七、内力图如下所示八、影响线如下所示九、按对称性取半进行计算Q B 1图一、(本大题14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可利用对称性),并作弯矩图。
已知各杆EI=常数。
二、(本大题5分)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三根链杆连接两刚片,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分析(3分) 结论(3分)三、 (本大题14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可利用对称性),并作弯矩图。
已知各杆EI =常数。
解:半结构3分)30.754BA EI S EI ==,3 1.52BF EIS EI ==0.7510.75 1.53BA μ==+, 1.520.75 1.53BF μ==+(分配系数3分)图(kN·m)M (3分)三 分析计算题(4小题,共计50分)1 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说明分析过程并作出结论。
(5分)2 作图示简支梁M C 、F QC 影响线,并求图示移动荷载作用下截面C的最大弯矩值。
(13分)40kN 60kN 20kN 30kN (固端弯矩2分) (分配2分) (结论1分)3m 9m3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图,EI为常数。
(18分)20kN/m6m三分析计算题(4小题,共计50分)1 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说明分析过程并作出结论。
(5分)常变体系(5分)2 作图示简支梁M C、F QC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截面C最大弯矩值。
(13分)①作梁M C、F QC影响线(6分)②判断移动荷载的最不利位置(2分)③求移动荷载作用下M CMAX(5分)+ M C影响线3/4(+) F QC 影响线1/43 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 图,EI 为常数。
(18分)①选取力法基本结构如图(1分) ②力法方程(1分) 01111=∆+P X δ ③求系数和自由项(3+3分) EI 36011=δ,EIP 93601-=∆ 6m 240 240 84X 1 X 1=1基本结构 M 1图(m) M P 图(kN.m) M 图(kN.m)(2+2分)④求X1(2分) X 1= 26kN2、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 图。
已知:40/q kN m =,各杆EI 相同。
(15分)mkN M C .5.2424330452047604940max=⨯+⨯+⨯+⨯=m kN M C .5.2374530472049604340=⨯+⨯+⨯+⨯=、解:取半结构分析:33BA EI S =⨯,33BC EI S =⨯,2463BD EI EIS =⨯=3/8BA μ=,3/8BC μ=,1/4BD μ=固段弯矩2120.12FDBql MkN m =-=-,2120.12F BD ql M kN m==分配过程:2 2.91.AB B M i kN m θ==,4 5.82.BE B M i kN m θ==, 2.91.EB M kN m =由0B M =∑,有0BA BE BC M M M ++=,所以11.64.BC M kN m =- 由0C M =∑,有0CB CD M M +=,所以16.CB M kN m =BC 杆中点处弯矩大小为:210.18.28BC CB M M ql kN m-+-+=作弯矩图:4、图示结构,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时(先处理法,计轴向变形),请标注编码,并给出各单元的定位向量。
(10分)4、解:15472、请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并求D 点竖向位移。
(25分)2、解:分配系数323,,2/3,1/3 88BA BC BA BCEI EIS Sμμ⨯⨯====固端弯矩233328148,1258 161682F FBA BCPl qlM M⨯⨯====-+⨯=-分配弯矩''21(100(5848))220/3,(100(5848))110/3 33BA BCM M=⨯--+==⨯--+=取如下图所示的静定结构,在D 点施加单位荷载后弯矩图如下1利用图乘法,计算D 点位移:112228122(212221.332)86412363D EI EI EI ⨯∆=⨯⨯⨯+⨯⨯+⨯-⨯⨯⨯⨯求得D ∆↑204.45=()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