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新区图书馆空间布置

无锡新区图书馆空间布置

1 中心图书馆空间布置1.1 空间规划目标21世纪全球的图书馆最重视个性化阅读空间,让读者能自由自在悠游于每个角落,融入在数字与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性,这也是无锡新区读书馆在这股潮流中建置的目的,这座图书馆将提供更多先进服务给新区居民、高端公司、残疾人士等读者。

1.1.1 服务质量的提升:秉着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现代图书馆经营新理念,为读者创造舒适的环境、提供便利的服务,并进一步有效的管理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是空间规划改善方案的首要目标;藉由不同读者群的分流管理,提供不同的硬件(使用空间)与软件(图书标的与服务内容),提升全面服务质量。

1.1.2 空间的效率利用:图书馆是一服务性的机构,因此空间规划与设计应着重功能与效率,并以服务读者、提供便利且具亲和力的服务环境为目标。

其中,图书馆动线规划与空间配置、噪音问题、使用者习惯与环境心理学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规划时均依循下列原则:⏹维持和谐的空间机能:从读者、馆员与图书数据的观点来设计,动线规划原则是不交叉、不迂回、不重迭,为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移动路径愈短愈好。

⏹减轻噪音干扰:图书馆在读者、馆员及数据三者互动的环境下,一定会产生「噪音」,因此,如何利用各空间动线模式的处理来控制噪音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般而言,动线最频繁的地方就是噪音程度较高的区域,在规划上秉持(1)在动线较频繁的区域采取正方形的空间型态,不但空间利用较具弹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2)动线频繁区域邻近图书馆的主楼层与主要出入口。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图书馆是机能性建筑,大部分的读者都有使用其它图书馆的经验,根据调查,图书馆建筑对读者满意与和馆员满意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创造愉悦与专业的环境,改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印象是首要目标。

标示系统的有效搭配:标示系统扮演的是矫正行为的工具,在空间规画时将特别用心设计图书馆的标示系统,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导引读者的每个利用行为。

1.2 空间规划设计之原则1.2.1 基本规划与设计原则与理念(Concept)图书馆在一个小区或一个已开发市镇中具有其重要性及功能性,无论在文化、教育或娱乐,其负载的使命有着深远的意义,从前的图书馆在一般国人的印象中,不过昰看看报、翻翻杂志,或学生们查资料的场所。

其实不然,在许多先进国家,图书馆已成为一般都市居民文化养成、新知来源、音乐陶冶、信息查阅…甚至沉淀心灵等的最佳去所。

无锡新区图书馆的成立,除了服务此区域一半的原居住民众外,亦要提供高质量服务给1/2新居民,这包括来自其它省份及国外高科技服务人士,这是身为我们这代表公共建设者的责任,要如何创造一个空间,能吸引群众愿意伫足下来享受空间的力量,进而接受空间中有形或无形的文化洗礼及滋养。

让「图书馆」并不只是一个无趣的图书处。

这是我们也是我们此次配合RFID技术引进,配合规划设计室内空间最大的目的及意义。

1.1 空间装潢理想中的图书馆空间应是”以书为媒,以馆会友”,这包含食物、美学、朋友、舒适、洁净、娱乐、学习等元素的结合,本图书馆更注重于允许社交(sociability)、娱乐(playfulness)及心灵上(soul)的提升...。

此图书馆的设计是首重于「创新式服务」,让读者自由自在悠游于图书馆的每个角落,在更自在的选择当中享受图书馆空间,彷佛置身属于自己的一个大书房中,随时阅读、随兴聆听音乐、随心分享读书心得给予身旁同好、随时取得商业讯息…等。

图书馆提供小区居民、企业一个共同学习及信息交流的空间/场所,Information Commons 或Learning Commons,这是新世代图书馆的新做法。

信息市集(Information Commons)是结合社交、阅读和研究的空间(social 、reading and study space),让读者可以聚在阅读;使用数字科技(digital technology)是提供更大众更新颖与便捷的知识阅读方式,提供新的阅读平台,书本会创新出版,阅读方式也正在进化。

「阅读上的随心所欲」是我们的理想共识,想要一个人阅读的时候,可以很自在地选择自我空间;当需要大众一齐热烈探讨的时候,另有一个区域能聚集同好在一起开展,讨论中亦在同时享受这份空间的所有设计与人性化的规画,累了再来杯cafe,看电视听音乐,图书馆应该就是一个「自由阅读的开放空间」。

1.1.1 图书馆空间在这座国内最新先进的数字图书馆,主要营造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新对应阅读空间概念。

过去,传统阅读区,主要包括传统图书馆藏区(可容纳约2万纸质馆藏)、阅读区(设有多人、单人座位)。

现在,出入口领域,主要有门禁控管、流通柜台、寄存柜、盲人阅读区、自助借还书区、自由阅读区、组团式阅读区(隐含残疾人士座位)、站立式阅读区、儿童阅读区、咖啡吧等。

未来,环绕图书馆的四周,透过高端科技产品于体现出电子数据阅读、多媒体欣赏等先进阅读服务。

透过这三种不同时空背景空间营造出一个结合数字与传统的知识宝库的氛围,让使用者充满着惊讶、兴奋、期待与感恩。

空间布置说明如下图:无锡新区数字图书馆空间布置图:1.1.1.1 主要電梯入口處当读者一趟出电梯时,即可看到无锡新区数字图书馆对他们的欢迎氛围,墙面可用一个简单易懂中文字体延伸出不同语言的字体,表达出此图书馆国际性。

诉求重点:透过多国语文表达出无锡新区数字图书馆的国际化服务。

1.1.1.2 接待门厅此区域是读者出入图书馆的区域,主要设备包含门禁控管信道、安全侦测信道门、寄存柜及盲人出入区(含盲道、特别出入口)。

1.1.1.3 流通柜台此区域是提供读者办证、借阅、归还、咨询等服务,是读者与馆员交流最主要的场所。

1.2.1.1 自由阅览区此区域是整个图书馆精神重点表现区域之ㄧ,透过具有特色家具摆设,让读者随意取书、随意坐、自由阅读,感受图书馆给于开放的阅读空间。

1.2.1.2 组团式阅读区此区域提供多人或单人使用的多元化信息设施,图书信息查询、数据库信息查询、多媒体影音观赏、课程学习、电子书阅读等等。

1.1.1.1 少儿图书阅读区此区域主要提供新区少儿使用,此区域包含少儿书籍、少儿专用计算机设备、少儿专用桌椅等。

另外,亦有一区域为儿童说故事,让老师、家长或志工与少儿互动的区块。

诉求重点:丰富色彩、少儿可取得书及高度、特殊造型。

诉求重点: 少儿专用计算机及桌椅,符合人体工学。

1.1.1.2 讨论室此区域提供读者群一个讨论空间,图书馆会不定期提供特定主题让有兴趣读者使用该空间进行讨论,如读书心得分享等。

受限于图书馆多元化使用,所以将此讨论是区分为两间,但若有更多人育同时使用时,可将中间活动隔板移走,让整个讨论是范围更大,容纳更多人的使用。

1.2.1.3 阅报区(电子报纸和纸质)此区域提供全国性、地方性的各种纸质报纸,每种报纸保存期限最多一星期,若读者欲寻找过期报纸时,则可透过国内图书馆罕见的电子报纸显示平台及丰富的电子数据库。

1.2.1.4 期刊阅读区(纸质)此区域主要为中西文期刊置放区,以鸠巢式外表置放各类型当期期刊数据,而木板之后则可存放过期期刊,读者站立于此随意取书浏览或坐于期刊架附近。

1.1.1.1 传统阅读区(纸质书籍馆藏区)此区域主要置放纸质书籍的馆藏区及读者自习区,在不特定书架侧面装置查询,让读者随时查询书籍状况。

另外,再靠近窗户旁均设有自修书桌,并在每个书桌上配置个人计算机,方便读者使用电子数据库、多媒体影片欣赏(VOD )、上网搜寻数据等。

1.1.1.1 盲人阅览室此区域提供一个独立空间给盲人使用相关设备,包含盲人点字机(硬件)、扩视机(硬件)、盲用读书机(硬件)、明盲翻译家(软件)、盲人读频软件及盲人使用设备等。

盲人点字机1.1.1.2自助借还书区域此区域主要是让读者使用自助借阅书机自行处理书籍借阅服务,并且再设备旁边提供一台杀菌机,此设备可将书籍封面或纸张予以除菌,保持个人及公共的卫生。

另外,此区域亦设有饮料自动贩卖机及手机讲话亭各乙座,手机电话亭主要是让欲使用手机读者进入此空间,以免讲话而影响到他人的阅读。

盲用读书机扩视机残疾人士设备使用标示书籍杀菌机1.1.1.1 多媒体欣赏区此區域主要利用圖書館內部大型牆面布置LED螢幕或投影幕等,將館方欲傳遞給讀者訊息公告在大型螢幕上,這些設備可讓讀者訊息得知相關訊息。

1.1.1.2 图书采编办公室及信息机房室此区域主要是管理人员办公区域,包含人员办公、休息区域,另外若要进入网络机房时,亦须由此办公室进入,以保持机房的安全性。

1.1 残障图书馆(实体)1.1.1 整体设计无锡新区图书馆位于新区市民中心的五楼,这里是新区市民活动中心和残障人士服务中心。

所以新区图书馆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残障人士使用的便利,同时也要考虑到满足残障人士的前提下尽量消弭和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给予残障人士一个尽可能平等和无障碍、无歧视的阅读空间。

1.1.2 家具设计家具设计中考虑到致残人士使用习惯,在所有区域中都保留部分低位家具,并且所有的服务设施都采用低位方式,并提供轮椅使用的空间和左右手互换的设施。

1.1.3 通道设计与选择进口、出口、紧急出口的通道设计都考虑轮椅和盲道,并在接待处设置专门的残障专用通道,将残障专用阅览室设在入口附近并临近残障人士专用的卫生间,从电梯间经接待大厅至残障专用阅览室铺设盲道,并考虑由残障专用阅览室至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铺设盲道。

1.1.4 设备选择设置转为右上臂致残人士使用的左右手可互换的电脑键盘、鼠标,提供全盲人士使用的有声读物、点字显示设备、弱视人士使用的助视屏幕、助视系统,提供轮椅和其他残障设备保存服务。

1.1.5 设备清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