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插件技术规格书目录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目的 (1)1.2适用范围 (1)2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 (1)3 职责 (2)4 定义 (2)5 要求 (2)5.1一般要求 (2)5.2电气要求 (3)5.3环境实验要求 (4)5.4安全要求测试 (6)5.5包装、运输、贮存 (6)5.6质量与可靠性 (7)5.7其它要求 (7)6 对供应商的要求 (7)6.1规范接收 (7)6.2提供资料和数据 (7)6.3产品更改 (7)6.4质量控制要求 (7)6.5供应商承诺 (7)7 资格认证 (7)7.1样本 (7)7.2样本试验 (8)7.3资格认证试验 (8)8 重要说明 (8)9 相关附件、文件、记录 (8)9.1附件 (8)9.2文件 (8)9.3记录 (8)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物料技术规格书是描述公司外购或外协物料的受控性文件,是公司物料规范化管理的基石。
其作用为:·供应厂商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检验的依据·质量部门验货、退货的依据·采购部进行采购的依据·对供应厂商产品质量进行技术认证的依据·研发部门选用物料的依据本技术规格书的目的是让供应厂商了解公司对该物料在质量及其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只有质量和可靠性两方面都100%达到要求的物料才被接受。
公司有权取消不合格产品供应商的资格,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技术规范的有关内容,届时供应商会提前收到有关更改通知并给予适当的时间来做相应的更改。
1.2 适用范围本规格书适用于供应厂商进行接插件设计、生产以及检验,指导质量部对供应厂商提供的接插件进行技术认证及进货检验,指导采购部采购合格产品,研发部在设计新产品选用合格物料。
2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MIL-STD-1344A 电子连接器测试方法MIL-STD-202F 电子零件测试方法EIA364 电子零件测试方法JIS C 0051 电子零件测试方法MIL-G-45204C 镀金规格IEC-512-3 IEC电流测试标准QQ-N-290A 镀镍规格MIL-P-81728A 镀锡铅规格MIL-T-10727B 镀锡规格UL498 UL安规要求标准EN/ISO5961 总铅和总镉含量测定EN1122 总铅和总镉含量测定EN13346 重金属含量测定EPA3052 总铅和总镉含量测定3 职责供货商负责根据规格书提供合乎规格及质量的产品,并进行相应质量评定试验,进货检验单位负责根据进货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接收与否的判定。
4 定义无。
5 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材质要求导体:黄铜镀镍(参见QQ-N-290A镀镍规格)导体:黄铜镀锡铅(参见MIL-P-81728A镀锡铅规格)导体:黄铜镀锡(参见MIL-T-10727B镀锡规格)5.1.2 外观尺寸要求按规格图所注控制尺寸,所有尺寸要求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见厂家规格书)5.1.2.1 尺寸整体尺寸:见厂家规格书,公差0.1 mm。
插针尺寸:见厂家规格书,公差范围0.05mm。
5.1.2.2 重量重量应在要求规定范围之内。
(见厂家规格书)5.1.2.3 外观要求5.1.3 标识要求标识上应有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生产批号、产品型号,标识要牢固、清晰,查看方便。
5.1.4 使用环境要求5.2 电气要求5.2.1 测试环境工作温度: -55℃~85℃相对湿度: 5%RH~95%RH大气压:86kPa~106kPa5.2.2 接触阻抗固定在外壳里的端子连接到一个封闭的回路中,测试电流10mA,电压20mV MAX。
阻抗应≤20mΩ。
5.2.3 绝缘阻抗样品端子之间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电阻,条件500VDC阻抗应≥5000MΩ5.2.4 耐电压样品端子之间和端子与接地之间的电压,承受电压500VDC,时间1分钟,漏电流不大于0.5mA。
5.2.5 端子保持力轴向力以(25+/-3mm)每分的速度从塑胶本体中拔出端子,保持力应≥5.88N/Pin。
5.3 环境实验要求5.3.1 可焊性产品可焊性符合MIL-STD-202F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表面不得有污染物。
5.3.2 耐焊接热试验方法:将样品接插件放入(255±5)℃的烘箱内两分钟;样品不损坏。
5.3.2.1 波峰焊能承受三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预热、焊接、冷却三个连续的阶段完成的波峰焊。
5.3.2.2 预热温度增加不超过6℃/秒。
5.3.2.3 焊接波峰焊温度:可承受预热温度(150-170)℃时间60秒和最高温度260℃时间10秒。
5.3.3 冷却冷却速度能承受6℃/秒。
5.3.4 寿命测试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样品的使用寿命所用仪器:毫欧表试验步骤:(1)将样品与配套产品进行插拔500次。
(2)插拔结束后测试接触阻抗应≤50mΩ5.3.5 低频正弦振动试验目的: 验证样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振动冲击的可靠性所用仪器:振动台、毫欧表试验方法(1)将接插件样品保持连接状态,用毫欧表连接对应的插针进行测试。
(2)对样品进行频率变化每分钟从10-55-10Hz,振幅为1.5mm,相互垂直的三个面的振动,每个面振动2小时。
(3)振动结束后测试接触阻抗应≤50mΩ且不允许出现1微秒的瞬间断开。
(4)适用标准:MIL-STD-202F,方法201。
5.3.6 热冲击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性能的可靠性所用仪器:高低温冲击箱、毫欧表、绝缘阻抗测试仪试验方法:将样品放入高低温冲击箱,在温度为-55℃情况下保持30分钟后将温度转换到85℃,转换时间不超过30秒,共做5次循环,然后测试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
适用标准:MIL-STD-202,方法:107D,条件:A。
5.3.7 冲击使用适合的固定方式,适合MIL-STD-202,方法213,加速度490m/s2,三个轴上都进行测试。
测试后样品无损坏。
5.3.8 恒温恒湿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所用仪器:高低温湿热箱、毫欧表、绝缘阻抗测试仪试验方法:将样品放进温度为40℃湿度为90-95%的高低温湿热箱中,试验时间为96小时,试验结束后测试样品接触阻抗应≤50mΩ,耐电压正常,绝缘阻抗应≥5000MΩ适用标准:MIL-STD-202,方法:1035.3.9 盐雾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样品金属件抗盐雾腐蚀能力。
所用仪器:盐雾试验箱、毫欧表试验方法: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6.5~7.2(35℃±2℃)之间,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置,其浓度为(5±0.1)%(质量百分比),盐雾沉降量(1~2)ml/80cm2 连续雾化持续时间48h,试验后应清洗样品。
在恢复期结束时,测试样品的接触阻抗应满足要求。
适用标准:MIL-STD-202,方法:101,条件B。
5.3.10 高温工作试验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所用仪器:高低温箱、毫欧表试验方法:将样品放入温度为85℃高低温箱,试验时间为96小时,试验结束后测试样品接触阻抗应满足要求。
适用标准:MIL-STD-202,方法:108。
5.4 安全要求测试(略)5.5 包装、运输、贮存5.5.1 包装(内、外包装要求)发货前,接插件必须包装,如损坏的装箱,通知供应商。
在每个外包装上应贴上标签,并注明: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制造厂商等。
(注意:装有出货检验报告的包装箱外面必须有明显标识,以便查找)包装应标上标称阻抗,制造日期(代码)、型号规格等。
内、外包装无破损,器件无散漏。
5.5.2 运输产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严格按要求执行。
5.5.3 贮存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下。
产品储存有限期限为一年,储存仓库温度为-65~125℃,相对湿度不大于75%。
5.6 质量与可靠性质量可靠性要求见表17。
5.7 其它要求无。
6 对供应商的要求6.1 规范接收每一批收到的产品,可以抽样或100%检验上述部分参数或全部参数。
6.2 提供资料和数据每批产品应附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或“检测记录”。
供应商还应同时提供关键工序的Cpk≥1.33数据。
6.3 产品更改按签订的PCN协议及时通知。
6.4 质量控制要求供应商应严格按照认可的加工工艺进行生产。
6.5 供应商承诺供应商应对该类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7 资格认证本规定用于公司产品中使用物料的资格进行技术认证。
凡欲进入公司的物料均须有相关的认证机构进行技术认证并取得合格证书。
7.1 样本样品应从现行生产的产品中抽取,其材料和生产工艺应和预提供给公司的产品相同,若不能从现行产品中抽取,应保证样品与将来供货产品严格相同。
资格认证的样品,样本大小不得小于50件。
7.2 样本试验以固定样本大小为基础进行认证,样本应足以代表获得批准的各种参数值的范围。
样品应从现行生产的产品中多批次随机抽取。
7.3 资格认证试验对于由上述详细规范规定的各项认证,要做完整的认证实验。
8 重要说明有可能对器件性能产生影响的任何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变更都应事先通知。
并得到认可,停产升级信息必须提前半年以上通知,重新认证,否则,有权做不合格处理并取消其供货资格。
对本技术规范书的任何修改,都必须得到本技术规范书制定部门的批准。
本技术规范书的解释权归本规范的制定部门。
供求双方有技术上的分歧时,以本规范作为仲裁。
9 相关附件、文件、记录9.1 附件无9.2 文件无9.3 记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