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工程钻孔咬合桩施工方案XX地铁3号线XX站钻孔咬合桩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⑴ XX市新洪城大市场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合同。
⑵《XX市新洪城大市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暂无)。
⑶XX市新洪城大市场工程施工图纸。
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⑹现场实际情况。
1.2编制原则本施工方案在充分考虑我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的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响应合同、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文明环保的目标来编制。
二、工程概况2.1概述新洪城大市场工程位于XX市XX县东新乡,生米大桥东侧、昌南大道南侧,区位优势明显。
本工程规划总用地为136.5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41.6万平米。
本次编制范围针对于A2-2地块已拆迁区域,A2-2地块已拆迁区域面积55554㎡,开挖区域面积13261㎡。
本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一般段基坑深度约?左右,小里程A-G 段宽度(围护结构内沿)29.4m,G-L段宽度(围护结构内沿)24.1m,1轴-24轴段宽度(围护结构内沿)179.125m,大里程A-E段宽度(围护结构内沿)22.765m,局部深挖段深约? M,新洪城大市场围护结构采用Φ1000@750的套筒咬合桩加内支撑的结构体系,咬合桩桩长分别为13.7m、15.7m。
附图1《XX地铁XX站钻孔咬合桩平面布置图》。
2.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附表1《XXXX站钻孔咬合桩统计表》。
2.3工程地质本站周边地势较为平坦,既有地面标高在?~?m(1985国家高程基准)左右。
根据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见表1:暂缺地质描述三、施工部署及施工机构的建立3.1施工部署围护结构咬合桩的施工,必须先完成咬合桩的施工,钻孔咬合桩的施工顺序为两台钻机分别从东(南)开始向西(北)推进直至与之相接闭合,见附图2《XX地铁明发站钻孔咬合桩施工安排图本分项工程内容包括约634根Φ1000钻孔咬合桩(其中荤桩318根、素桩316根)、31根Φ800立柱桩,机械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泥浆外运、混凝土灌注。
3.2钻孔咬合桩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安排,投入2台液压摇摆式全套管钻机、1台GPS18回转钻机,每天成桩9根(咬合8根、立柱1根)。
于2010年12月15日开始咬合桩施工,计划于2011年1月15日完成立柱桩施工(31根),2011年1月26日完成咬合桩336根,其余部分(298根)在2011年3月20日完成。
具体工期及投入设备根据项目部进度安排做出调整。
3.3项目管理人员及分工我项目以王刚为施工负责人主抓整体施工生产,力使其达到质量、安全、文明、环保的优质工程。
连金荣为技术主管负责整体施工方案和技术指导。
王雷为生产经理负责具体施工方案和整体技术、质量控制。
谢德武为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本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
朱建球为试验员主要负责各种原材质量和成品质量检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付红军为物设部长主要负责材料的采购。
乐洋为现场工长主要负责现场管理和调解,人员和机械的调配。
于松山为现场质检员主要负责现场质量管理和检查。
3.4劳动力组织安排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配备劳动定员,明确岗位职责,主要劳动力组织见表2(表中人数按两台钻机4个班施工考虑):表2 劳动力组织表3.5施工机械设备表钻孔咬合桩施工所需主要配套机具设备见表3,其相关配置数量及所需技术性能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定。
表3 主要机具设备表四、钻孔咬合桩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本工程围护桩设计要求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的咬合桩组成,钢筋混凝土桩(即A 序桩)桩径1.0m 、素混凝土桩(即B 序桩)桩径1.0m ,A 序桩中心距1.5m ,相邻两桩咬合25cm ,桩深约13.7—15.7m 。
4.1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原理钻孔咬合桩是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施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如下图1所示,为便于切割,桩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素混凝土桩(B 桩)和钢筋混凝土桩(A 桩)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B 桩后施工A 桩,B 桩采用超缓凝砼,要求必须在B 桩混凝土初凝前完成A 桩的施工,A 桩施工时采用全套管钻机切割掉相邻B 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实现咬合。
如下图2所示。
图1 钻孔咬合桩平面示意图图3钻孔咬合桩平面示意图图2 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原理图4.2工艺流程旋挖施工流程图4.3操作要点⑴、导墙的施工为了提高钻孔咬合桩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桩顶上部施作混凝土导墙或钢筋混凝土导墙,这是钻孔咬合桩施工前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具体步骤:①平整场地:清除地表杂物,填平碾压地下管线迁移的沟槽。
②测放桩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按外放100mm,(为抵消咬合桩在基坑开挖时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向内位移和变形而造成的基坑结构净空减小变化、为了消除桩身垂直度及放样误差可能引起的倾限及为主体结构外放预留空间)计算咬合桩中心线坐标,采用全站仪根据地面导线控制点进行实地放样,并做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
报监理复核。
③导墙沟槽开挖:在桩位放样线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沟槽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施工。
开挖结束后对沟槽整平夯实,并立即将沟槽中心线引入沟槽下,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确保导墙中心线的正确无误。
④钢筋绑扎:沟槽开挖结束后绑扎导墙钢筋,经“三检”合格,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⑤模板施工:模板采用自制整体钢模(转角处可用砖砌),导墙预留定位孔模板直径为设计桩径扩大20mm,模板加固采用角钢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1m,确保加固牢靠,严防跑模,并保证轴线和净空的准确,砼灌注前先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线以及净距是否符合要求,经“三检”合格报监理通过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⑥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两边对称交替进行,严防走模,如发生跑模,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重新加固模板,并纠正到设计位置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为600mm左右,防止振捣不均,同时也要防止在一边过振而发生走模现象。
⑦等导墙有足够的强度后,拆除模板,重新定位放样排桩中心位置,将点位反到导墙顶面上,作为钻机定位控制点。
⑧导墙的宽度为预留出孔径两边各长1000mm,250mm厚。
(见附图3)⑵、单桩施工工艺流程单桩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4①钻机就位:待导墙有足够的强度后,移动套管钻机,使套管钻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定位在导墙孔位中心。
②取土成孔:先压入第一节套管(每节套管长度约7~8m),压入深度约2.5~3.0m,然后用抓斗从套管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下压套管,要始终保持套管底口超前于取土面且深度不小于2.5m;第一节套管全部压入土中后(地面以上要留着1.2-1.5米,以便于接管)检测垂直度,如不合格则进行纠偏调整,如合格则安装第二节套管下压取压……直到设计孔底标高。
③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本工程根据设计钢筋笼长分别为17.205m、18.055m及16.225m。
采用整节制作一次吊放完成。
钢筋主筋采用搭接电弧焊,单面焊10d,双面焊搭接长度≥5d (d为钢筋直径),搭接焊在搭接处先折向一侧保证焊后的两钢筋主筋在同一轴线上。
桩身纵向主筋与箍筋以50﹪点焊,焊点交错布置,桩身纵向主筋与加劲筋全部焊接。
钢筋砼桩成孔检查合格后进行吊放钢筋笼工作。
在吊放过程中,缓慢下放。
吊放钢筋笼时采取严格控制成孔深度及将钢筋笼部分主筋加长到桩底等措施保证钢筋笼标高。
④灌注混凝土: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灌注混凝土。
A 导管安装:导管采用管径φ250mm的钢导管,导管使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实验、抗拉实验,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和抗拉性能。
导管接头由管端粗丝扣连接,并设橡胶密封圈,以保证导管连接处牢固、不漏水。
下放导管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成孔深度及套管口距地面的高度确定导管的下放长度,保证导管口离孔底距离在300mm~500mm,管通过与其连接的料斗卡放在套管口。
B灌注水下混凝土:A桩身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水下混凝土,B桩身采用C30缓凝型混凝土。
混凝土通过罐车运至现场后,检查坍落度合格后,倒入导管上口设置的料斗中进行灌注。
先灌入的首批混凝土,数量要经过计算,使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结合隔水皮球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保证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
当料斗中的混凝土方量达到首次浇筑方量时,拔掉料斗底设置的活栓,开始浇筑,一边浇注混凝土一边起拔套管,套管的拔起高度与套管的总长度、套管成孔时的超前量,料斗的放料的斗数相配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套管底低于混凝土面2.5m以上并保证导管埋深大于2m。
随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以便及时提升或拆除套管和导管,导管的拆卸采用履带吊配合作业。
浇注完毕后,导管及套筒要缓慢拔除。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若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如仍然不满足要求时坚决退掉。
浇筑整个过程中保持和拌和站的联系。
由于咬合桩桩长最长为15.7m,一般情况下,两辆罐车即能满足运输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及避免由于混凝土运输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待一根桩的全部混凝土到场后再开始灌注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时,按规定制作砼试块,并妥善养护,强度测试后,填写试验报告表。
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导常现象等,现场技术人员均应详细记录,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指导下一根桩的施工。
水下灌注桩的桩顶标高需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5m,以保证设计桩顶的混凝土质量。
④钻机移位:桩机液压装置收起,在履带吊配合下移位。
⑶、咬合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总的原则是先施工B桩,后施工A桩,其施工工艺流程是:B1——B2——A1——B3——A2——B4……Bn——An-1,如下图3所示。
图3 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六、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详见附图5《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2质量保证措施⑴人员组织与安排①为保证XX地铁3号线明发站土建工程的建设质量,我队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负责人及技术主管任正、副组长,成员由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试验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作业班长组成,组织质量管理工作。
基层施工人员配备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按工序组织工班,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及一定管理组织才能的人员担任施工员及班组长。
②专业工种人员作到持证上岗。
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③建立健全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作到每道工序的质量都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
⑵施工技术保证措施①施工前,详细审核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与项目部主管人员联系,尽快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