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企业供应链治理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钢铁行业企业供应链治理系统建设单位:东方网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二OO四年二月二十日目录一、项目承担单位介绍 (1)1.1东方网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1)1.2东方集团电子商务进展之路 (1)二、市场分析 (4)2.1目前国内SCM市场现状 (5)2.2国内钢铁行业SCM市场潜力巨大 (6)2.3以后几年我国SCM市场分析 (8)三、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8)四、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方案 (10)4.1、项目建设目标 (10)4.2、项目建设内容 (10)4.3、项目建设方案 (11)4.3.1采纳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 (11)4.3.2组织专业的项目开发队伍 (11)五、项目建设条件 (12)5.1技术基础 (12)5.2物理基础 (14)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15)6.1项目总投资及时期目标 (15)6.2资金筹措方案 (15)七、项目展望 (15)一、项目承担单位介绍1.1东方网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东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e化的钢铁物流、钢铁企业ERP 软件开发、钢铁加工配送为主的股份制企业集团,拥有东方网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投资治理有限公司、东方实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控股和参股公司。
集团总部位于沈阳市青年大街219号华新国际大厦,现有职员35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6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62%;公司拥有行政治理、商务、软件技术开发科技园、生产作业厂房等建筑,总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电子商务网站设施、钢铁加工生产线等大型设备340台/套;资产总额为5亿元;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1.2东方集团电子商务进展之路东方的电子商务之路:●2000年11月,东方集团集中技术力量在沈阳建立了东北第一家钢铁电子商务交易网站,同时组织人力着手开发东方商务进销存治理系统。
●2001年东方电子商务交易网站和东方商务进销存治理系统首个版本成功的投入使用,同时取得了专门可观的成果。
交易平台和软件系统的使用缩减了工作环节,增强了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了公司的钢铁交易量。
钢铁交易量从2000年的几万吨一跃上升到2001年的十几万吨,营业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
●2001年交易平台和软件系统的成功应用使公司的业绩有了显著的增长,同时公司在使用原有版本的同时又组织了人力投入更大的资金进行版本的开发。
●2002年公司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招聘了一批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应用、推广方面有着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的专家,采纳MVC三层架构、J2EE技术、工作流思路对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和其配套软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开发。
●2002年11月新的“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投入试运营,11月21日东方和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签订交易平台在线支付协议,在线支付业务也开始投入使用。
同时东方的电子商务业务的推广也加大了力度,2002年公司也钢铁交易量超过了20万吨,交易额达到了历史的6.35亿元人民币。
●2003年重新开发的“东方钢铁销售工作流治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此系统的使用将钢铁交易平台、业务治理系统、在线支付系统、发货系统、合同治理系统、客户治理系统、公司的OA系统成功的结合起来,将公司整体的网络运营环境成功的搭建起来,制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运营氛围。
●2003年11月15日,通过一年的网上支付的试运营,东方集团同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召开对外新闻公布会,宣布“东方钢铁网络超市”在线支付业务正式开通,成为钢铁物流行业全国第一家拥有此项功能的网站。
2003年东方钢铁销售额超过30万吨,营业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由于电子商务的成功介入,使东方的钢铁营销业务有了质的飞跃,公司在短短的三年时刻从年销售钢铁几万吨到超过30万吨,营业额从当初的2亿到10亿,东方人真正体验到了网络的速度。
几年的电子商务的开发和建设,不仅使东方本身得到了大力的进展,同时东方也为几十家企业定制开发了ERP配套应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比如:成功的关心了中国慈善总会的网站开发、为本溪市开发“中国北方药谷”大型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及配套软件系统正在进行一期工程。
几年间东方通过自身的实力成功的获得了双软认证、高科技企业认证、ICP经营许可证、软件著作权等一系列的国家认证。
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注。
几年的电子商务进展,东方人也确立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进展方向,那确实是:➢东方集中开展钢铁物流行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和企业ERP服务;➢东方通过ERP整合钢铁制造、加工配送、仓储、销售的全过程;➢东方通过电子商务使整个钢铁行业的供应链连动,使客户得到最大的实惠;➢东方将坚决不移的贯彻以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进展的思路。
以后几年东方将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电子商务业务的扩建和进展,东方将以电子商务为龙头,以ERP服务为核心,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与国内外技术雄厚的IT企业以及钢铁物流企业大力合作,由此促进科技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快速结合,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产品的升级换代,为增强传统产业在信息产业方面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的为开创我国传统经济进展的新局面添砖加瓦。
二、市场分析钢铁行业是传统的支柱型产业,随着中国加入 WTO,它正在往常所未有的速度走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作为钢材交易、流通的市场,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规范的同时,更需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来降低库存水平、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提高生产力、缩短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作业效率,推动社会经济进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正日趋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角逐,SCM(供应链治理)系统也正在企业用户中形成宽敞的市场。
在市场全球化和外包策略被广泛用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今天,许多企业都选择了供应链和物流治理作为猎取竞争优势所必须采取的战略步骤。
在企业实施了供应链治理之后,供应链成本治理将成为这些企业之间优势差异的新的突破潜力。
而第三方物流公司现在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各种挑战。
关于企业内部物流,第三方物流必须使企业把成本分布于各个分公司和部门。
同时需要满足各种中、小型配送中心之不同需求。
在不中断信息流的情况下,减少成本的同时,也需要提高配送中心的操作能力及效率。
当前存货治理信息系统也正从信息处理和业务模拟型转向治理决策支持型;系统所采纳的治理模型也正从静态的经济订货量模型,转向能够对存货进行动态预期的即时订货模型。
网络将是以后钢材市场营销的主渠道。
中国有几千家钢铁企业,再加上相关行业约有几十万家。
2002年,我国B2B电子商务年交易额为771.46亿人民币,同期美国年交易额为2800亿美元,这讲明我国电子商务的进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也预示着有宽敞的进展空间。
2.1目前国内SCM市场现状SCM市场在国内仍处于启动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市场竞争趋势已由原来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而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势要紧取决于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竞争,国内制造和流通企业迫切需要运用IT技术实现其生产、库存、日常交易的治理规范化、精确化,加强企业成本操纵,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因此,对成本操纵和价值制造进行的研究差不多推动企业,特不是制造商、运输公司,转向供应链治理解决方案以便取得盈利的结果并在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中巩固商业关系。
SCM系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其中大中型企业成为市场需求主体。
尤其是,随着许多企业尝试实施并应用了ERP系统,业务系统必将接着向上、下游扩展,因此SCM必将是企业信息化的下一个重点方向。
2.2国内钢铁行业SCM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展脚步放缓、全球钢铁产能严峻过剩、全球性的钢铁贸易纠纷、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大环境下,中国钢铁企业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进展现代物流,是钢铁企业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钢铁企业必须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具有更高的市场反应灵敏度,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准时交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整个市场对钢材产品的需求由“少品种大批量”的模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模式转变,客户所需要的钢材品种规格众多、批量不一,客户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
钢铁行业今后进展的要紧趋势表现为:➢全球钢铁市场买方化:对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等要求越来越高。
➢客户需求个性化:对钢材的品种、规格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企业的生产模式由原来少品种大批量模式转变为多品种少批量模式。
➢节能-清洁型的生产技术,短流程的生产工艺。
➢钢材流通领域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那么,国内传统的以集约化、大批量生产方式为主的钢铁企业将如何适应市场的转变?答案是精简运营流程,从而能够改进业务流程、性能、成本治理和客户服务。
SCM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以最低的价格向市场提供适当的产品。
当利用互网络来变革SCM流程时,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和产品缺乏、改进响应和供货。
实践证明使用一流SCM解决方案将使企业:减少 10 – 50%的库存减少 40 – 50% 的降价和报废产品提高 10 – 20%的资源利用率提高 95 – 99%的供货可靠性缩短 10 – 20%的生产周期降低 10 – 15%的运输成本因此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进展现代物流,是钢铁企业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治理能够关心中国制造业的用户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信息流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有序操纵,全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力求使供货商(零部件供应商)、厂家、批发及商品流通、零售等一条龙在整体上处于最佳状态,它是使全面减少库存、降低经营成本等变为可能的一种新型治理方法。
不管是对厂家、依旧对零售业来讲,它都不失为一种解决推进型市场矛盾的革新经营的方法。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操纵,将物资产品经由制造商/供应商送到最终用户手中的一个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资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也是一条不断实现顾客价值让渡的增值链,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前向后向伙伴关系。
2.3以后几年我国SCM市场分析据赛迪顾问预测,今后5年里,中国SCM软件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07年将由现在的4.09亿元翻一番,增加到9.54亿元。
大型企业仍将是市场的主体,但大企业市场份额将是先升后降。
相反,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在今后五年中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制造、流通、能源在以后几年里仍将是市场的要紧部分,占据80%以上的份额。
随着供应链从供应推动模式(面向库存)进展到需求拉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