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

此套路荟萃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秘传七星内劲功定步发力和活步套路(民间庶乎失传抑或演绎异化),以及河南安徽等地流传的“十形连环”“十形合一”“十形七拳”之精华,依据姬祖师墨本“十大形阐微述真”之拳论而创编。

“真”者性也本也,“真形”者,动物之本性本真本能也。

取其真意寓其形骸。

师曰:“十大真形”是一种功景境界,是一种参悟与体认,是一种自然法则和辨证法规律,绝不是外形的模拟和塑造……此套路简洁,劲意遒放。

练时寓蕴“勇猛短毒急快狠利”八字心法,以及阴阳暗合五行生克“道”的运化之理、数、象。

演练时必须在心意内功基础上施以心法,方可卓有成效。

请注意,演练套路时不存在什么“呼吸之法”。

(一)静立放松面向东方站立。

两手直臂外旋翻掌朝上,从两边缓慢提绕至头顶,随吸气意念宇宙精微从我“五心”进人丹田气穴正置完毕(即直臂上绕与吸气意念同步进行)。

略停1秒,两手内旋翻掌朝下,掌指相对,经头胸腹缓慢往下按,按到裆部后,恢复立正姿势的同时,意念宇宙精微从气穴充斥四肢百骸,正置呼吸完毕。

一吸一呼约30秒到1分钟(图1)。

(二)第一式熊出洞(侵扑站)用鼻顿吸一口气立即闭息之同时,震右脚出左脚,右腿半蹲支撑全身重量;双手由怀里向上向前再略向怀里勾搂,抖颤晃膀,左手落于胸前略上,右手落于腹前,双手下勾,松垂拉。

头略抬起,两眼下吊(谱曰:熊似观天不看天)(图2)。

(三)第二式鸡形大劈左脚向前上步,右脚刮地而起,脚尖上翘,离地约四五寸(一般不超过7寸);左手由怀里向上向外拔至胸前的瞬间,右臂上提并迅猛地由右上方往左下方劈下,五指揸开,手心往内凹。

意念双手被我劈成两半,体悟狠毒以及落为顺意(图3)。

要点:当右臂向左下方劈至胸前,左手反衬迎击右尺臂内侧可以击出声响并产生发力效果,同时带出风声。

左手反衬后向右肩上方反插至右耳旁,掌心向外,以护右头脸部。

(四)第三式野马闯林(马奔把)右脚上前一大步,左脚随之托蹭一点点;右掌变拳向前崩击,左掌变拳向下向怀里再向前向上绕行一周,抵住右臂腕侧,与右拳一起向前崩击,拳面均朝上(图4)。

要点:崩右拳与上右步要同步协调、要猛。

(五)第四式追风赶月右脚向右前方略上步,随即上身右转90‘大拧中节,左掌向右下插至右胯外侧,右掌向左上方反插至左肩外侧,五指揸开,掌心向右(图5)。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半步成左鸡步;右掌下落的同时左掌向前方分拔,五指揸开,掌心均向里(图6)。

注:追风赶月把,即与民间心意六合拳所流传的“撩阴”近似,主要砍击对方阴部,致人于死地。

(六)第五式一头碎把碑把(鹰落式)接上式,左脚不动,上身左转90°,右脚刮地而起,离地略三四寸高,脚尖上翘(俗称地风);右拳屈肘操起,拳面朝前,左拳附于右肘弯处(图7)。

上动不停,立即上左步,迅疾束身折腰(又称龙斩身),左拳往下砸,右拳向后抽拉,头往前略向下猛然栽撞(对方胸腹)(图8)。

要点:头往前栽撞时要顿发雷声“咦”!雷声为“身成六式”之一。

发雷声时,舌头用力上挑牙龈,颈部用力,提升丹田,意念丹田气发于头颈部,贯穿对方胸腹。

“雷声”为“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雷声”。

姬氏墨本谱曰:“‘雷声’者乃身成六式(势)之‘内式’。

”故可以单操练习。

这里不赘述。

(七)第六式双方贯耳右脚向前跨一大步成右弓箭步;两拳从身体两侧迂回合击(对方太阳穴)。

手腕用力内扣(图9)。

(八)第七式双虎抱头起右脚略上步,左脚随即跟上半步成右鸡步;双臂屈肘抱头,使之肘尖往前顶击(图10)。

(九)第八式虎扑双把抬右脚略上步,左脚立即跟上并超过右脚,随着右腿半蹲,左脚屈膝,左脚尖点地;两掌从头上往下切至左膝两侧(图11)。

上动不停,当两掌切至左膝两侧,两掌迅疾往回抽,由腹部往里再往上往前略往下推扑,拇指相扣。

左脚随着推扑同时向前跨一大步,落成左弓箭步,平视,虎视眈眈,气势逼人(图12)。

(十)第九式鹞子入林斜劈把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与左脚并齐,束身沉臀;左手外拨,捋至胸前,右臂从右上方往左下方遽然劈下。

左手反衬迎击右尺臂内侧,使之劈出声来,并产生发力效果。

然后回插至右脸旁,掌心向外(图13)。

(十一)第十式龙摆尾左脚不动,右脚随右转身90°往后撤一大步;右臂屈肘向右后上方旋击,手掌附于后脑勺,左手内旋翻掌贴至左大腿上(图14)。

(十二)第十一式反拧鹞子钻翻抬左脚略向后落步,右脚上步,左手由怀里向上向前再略向下外拨至左胸前的瞬间,右掌从左手臂下迅速穿出,掌心向上(图15)。

上动不停,当右掌即将穿至极点时,上身疾速左后转180°。

此时右掌倏然转向上插,当即将插至头顶,掌内旋,掌心翻向上。

左掌下落至裆部,臂外旋掌心朝上。

左脚在前,脚尖上翘,右腿在后微蹲,支撑全身重量(图16)。

要点:进步、翻转身、穿掌转掌同步协调。

(十三)熊形大拍把(不是熊形单把)左脚迅速后撤,身下俯的同时,右臂往前往下、左臂往胯后往上同步做一个直臂大回环(亦可做两个直臂大回环,)最后沉臂折身的同时,右臂用力向前向下拍砸,五指揸开,手心往后凹,眼睛斜向上注视(图17)。

要点:右掌拍砸时,意念对方被我砸成一堆肉泥,我有天塌之气势。

体悟曰:“塌天意”。

左右臂直臂大回环,有虎啸风声、潇洒自如之感。

动作协调美观,往往带出风来。

(十四)虎步践躜起身上左脚向前践行,默数1、2、3、4、5、6、7、8共8步,上肢两臂屈肘勾手,贴于胸腹前做熊出洞式(图18)。

当践行2、3、4步时,两勾手往上往前再往下往怀里勾搂完毕以协调践行。

践行5、6、7、8步时,完成第二次勾搂(图19)。

当第9步左脚落定后,右脚迅疾跟至左脚后跟用力垫步震脚,使左脚再次快速抬起。

此时,随着后转180°,两手用力抓握成拳,置于腰眼处,拳心朝上,拳面朝前(图20)。

要点:虎践步不是虎剪躜。

有蓄势待发之意。

正如谱曰:“脚踩正意莫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蓄意须防被敌觉,起势好似卷地风。

”(十五)震脚栓马桩右脚撤回与左脚并齐的同时用力震脚并往后大退一步,屈膝全蹲,左腿绷直,如左仆步,双拳相对,拳背朝外,上身右转90°,腰略右拧,头左转向前平视(图21)。

(十六)鸡形起势把左脚原位不动,起身的同时用力抢提右膝,脚尖上翘,左腿蹬直独立;左拳变掌随起身从裆腹胸前上穿脸右侧,右拳也变掌随起身从右胯腰肋也穿至脸右侧。

此时,两掌同时握拳在右耳旁,屈肘上架用力向力两边拉撑,两拳心朝外,腰右拧头左偏,眼往前平视(图22)。

上动不停,随上身左转,右脚向右前方横向落步成马裆式(越低越好);右臂握拳垂直落于胸前,如迎面铁壁,左臂握拳屈肘后抽落于左腰间,拳心朝上(图23)。

(十七)鸡扑把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右脚托上半步,上身略右转。

左臂和右臂同时在胸前相抱,左臂在里,右臂再外,此时两拳变掌同时内旋,左掌擦着右尺臂迅猛劈出,右掌回抽,按与裆前(图24)。

(十八)龙行翻横略抬左脚依然落于原处,左手外拨,即将落于右胸前的瞬间,右臂从右上方向左下方遽然劈下。

左手反衬,迎击右尺臂内侧,使之劈出声来,然后反插至右脸旁,掌心朝外。

右臂向左下方劈砸之同时,上右步,身体左转90°(图25)。

上动不停,左腿经右腿后面迅速向右后前方插脚,一旦落地,随即左转身翻滚270°,同时,束身底盘完全落地,左腿在上,右腿在下。

左转身翻滚270°开始时,开始屈右肘,底盘落定,正置肘尖朝前,左掌心抵住右拳面(图26)。

(十九)虎:扑双把起身上左脚并向前猛力迈上一大步成左弓箭步;双掌从前向下向小腹回抽再上绕往前中平推击,拇指相扣(图27)。

(二十)蛇形挑拨左脚上一大步,右脚跟半步,裆内摔,弯套弯,完全成左鸡步,上身左转,大拧中节;左手外拨至左胸前处,右臂随即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劈击,并落于左膝胯之间,掌心向外,五指揸开,左手在左胸前迎击右尺臂后,反插至右脸侧,掌心朝外(图28)。

上动不停,右脚随上步,右掌用力往上挑击,五指揸开,左掌落于裆部以护阴(图29)。

(二十一)起横捶略抬右脚仍落原处并屈膝全蹲,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左脚迈过右脚向前伸出,左腿微屈,脚尖上勾;右手握拳附于右胯部,左手五指揸开,附于左胫内侧(图30)。

亦有右手揸开不握拳而附于右胯部(图30A)。

上动不停,右腿后蹬,进左脚成左牮步;右拳合于左掌心,左掌五指揸开,由裆部向上向前挑崩,意念前面对手被我从裆部掀翻丈外致于死地(图31)。

注:谱曰:“起为横,落为顺,”即起横捶实为打的横劲。

如能挑崩触及到对方阴部,定能致命。

这一招体现了心意拳的“勇猛狠毒利”。

(二十二)鹞子抓肩略抬左脚仍落原地,随左转身90°,右脚猛然往右前方迈一步;左手外拨,随着左转身上右步之同时,右掌往左下方猛插至左胯外侧,利用反衬之回力,使之右肩抖颤撞击对方胸部,左手斜向右肩反插,以协调整伤发力(图32)。

重点:抖肩撞击时,舌挑上牙龈,颈部用力,使之头肩形成一个整体抖撞对方,同时用丹田发力,顿发“哼!”心意拳凡用栽肩抖肩插肩技击时,均要发“雷声”做“内式”。

(二十三)反腕托阴掌左脚不动,右脚上一大步成右弓箭步,拧腰快速俯身,右臂内旋翻掌用掌根托击对方阴部,虎口朝下,左手随即下落,护住裆部(图33)。

(二十四)转身夜马奔槽以右脚为轴心,右后转身180°,左腿也随之右后转身旋摆180°,两手抓握成拳附于小腹两侧(图34)。

上动不停,上左脚跟,右脚成左鸡步之同时,屈肘紧握两拳,从小腹向前向上抖崩,用拳背拳面抨击对方胸部和下颌(图35)。

要点:抖崩时,先含胸拔背,然后挺胸鼓腹挤抨助推双肘,以起最大的摧伤力。

(二十五)野马窜道右脚向前刮地而起,脚尖上翘;双拳内扣手腕,双臂同时内旋往怀里往下经胸脘再向前向上迅猛抖崩捅出,拳面向正前方,拳背朝上(图36)。

(二十六)野马抖缰两脚原地不动,上身略右转,屈膝下坐成底盘式(歇步);双掌相对,随上身下坐,从两耳经肋胯垂直下切至两胯旁(图37)。

右脚不动,起身上左脚,随即双掌外旋,掌心向上,五指揸开,先向身前伸击,然后回拉用力向自己腹部砍击,口鼻喷气,顿发“嗨!”(图38)。

注:往自己腹部砍击时,意念双手抓住对方手臂往自己腹部戳判,折伤对方腕关节。

口鼻喷气寓于顾法。

此把意必在心意排打功的基础上方可使用。

(二十七)熊形单拍把左脚向左前方调步,左掌向下向右再向上环抄,右手向下向左再向上也同时环抄,左臂在内,右臂在外。

当右手向下向上向右回抄至右颌下时,掌内旋屈肘迅速往回拉抽,随着上右脚向前拍击(图39)。

要点:①当右掌回抽之同时,用口鼻大抽吸一口气、闭息沉人丹田,尔后向前猛力拍击。

此时煞腰坐臀,寓于坠肘暗击达到最佳技击效果。

②练时,左手回拍合击右手腕,发出巨响,产生较好的发力效果。

(二十八)猴形倒打把上左脚提右膝,左腿绷直,右脚上勾;左掌向右上方斜插至右耳旁,掌心向里,护住右部头脸,右掌外旋后抽停于右腰眼处,五指揸开,手心向上(图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