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题,每题1分。
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是生物生活所必须的、含量很少的元素B.蛋白质和核酸构成了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C.胆固醇是一种对人体有害无益的脂质D.干种子细胞中只有结合水没有自由水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主要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简式是C5H1102NS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为(m-n)D.某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 l6O5N2,则该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3.生物组织中的某些化合物能与相关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检测四种化合物的实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4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5.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D.细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菌细胞膜相似6.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大内膜面积B.内质网通过膜的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C.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体和基粒扩展了其受光面积D.髙尔基体通过外膜产生具膜小泡来增大膜面积7.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生物膜能为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广阔的反应场所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8.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淸晰可见B.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始终保持有水状态C.用盐酸处理细胞后,健那绿染液可迅速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在高倍镜视野中,藓类叶片中的叶绿体绝大多数是静止不动的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的方式分别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主动运输、胞吞C.胞吞、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0.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物质①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密切相关B.由②的特性可知一些小分子脂质容易通过细胞膜C.a、b进人细胞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所有物质③的分子都是贯穿在物质②分子之中的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B.大多数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1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B点指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1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的是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因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不能直接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提供能量D.因为机体的许多反应都需要能量,所以细胞中存在大量ATP14.下列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既产生[H]又产生ATP的过程是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③有氧呼吸笫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笫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15.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以葡萄糖为反应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有[H]的生成,无氧呼吸则没有B.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不彻底,所以释放的能量少C.若呼吸产物中有水生成,则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D.若呼吸产物中没有C02生成,则只进行了无氧呼吸16.下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人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丁扩散距离最大,说明丁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C.若将绿叶放置一段时间再重复该实验,甲乙色素含最会下降D.甲、乙、丙和丁四种光合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17.下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B.c段结束时DNA含童增加一倍C.d段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D.b和c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18.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最重要的区别是无丝分裂A.有核膜、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C.没有DNA分子的自我复制 D.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19.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到图1、图2、图3所示图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与图2相比,图1图像的放大倍数更大C.由图1转换为图2的操作中需要转动粗准焦嫌旋D.在图3中无法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20.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生理过程是A.分泌肤岛素 B.合成ATP C.合成mRAN D.复制DNA2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发生的变化是稳定的,一般是不可逆的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赋予不同种类的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C.细胞分化导致新的细胞种类出现,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细胞分化后,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2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B.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现出全能性C.一般来说,分裂能力比较强的细胞其全能性可能更容易体现D.生殖细胞只有体细胞中一半的核遗传物质,因此没有全能性23.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些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关于这个实例说法正确的是A.保留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B.用干细胞培育人体需要的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D.移植自体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后,应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24.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代谢缓慢C.细胞能无限分裂 D.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25.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B.细胞凋亡对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是不利的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D.细胞坏死一般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缓慢死亡的过程26.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导致细胞恶性增长B.癌细胞内水分减少,同时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D.烟焦油等化学致癌因子,会诱发细胞中的DNA分子改变27.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在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B.c的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C.b过程中产生的02参与a的第二阶段反应D.物质X是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的28.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02B.只要提供0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02和ATPC.在黑暗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和热能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9.下图为人体某些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进人过程c的细胞,某些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慢30.根据细胞中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31.下列与果酒和果醋制作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发酵装置需保持通气状态B.在果酒中加人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8~25℃C.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需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D.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32.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只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②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④决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卤汤⑤加盐可以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⑥卤汤中酒的含最应控制在30%左右,酒析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33.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乳酸菌在有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B.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泡菜坛盖边沿水槽中补充水C.泡菜腌制的时间、温度高低和食盐用量都会影响亚酸盐含量D.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可能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34.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微生物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B.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D.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3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的目的是A.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B.给分解尿素的细菌提供营养C.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D.维持正常pH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36.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常加入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主要为细菌提供氮源B.刚果红染液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C.刚果红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加入前需要将刚果红溶液灭菌D.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37.将菊花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中,可以培育出菊花试管苗。